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校训 致知于行
教授 5
所属地区 中国·山西·太原
讲师 136
学校类型 理工
专业数目 5
英文名 Schoolof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NUC
党委书记 李忠人
主管部门 中北大学
主要院系 法学系、外语系、新闻传播系、政治与行政管理系
简称 中北大学十院
类别 二级学院
目录导航

学院科研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科学在院内外积极开展学术活动、维护学术自由、尊重学术个性、倡导学术创新; 学院成立以来,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70余篇,其中,在《外国语》、《中国翻译》、《外语学刊》、《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教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中央党校学报》、《理论探索》、《晋阳学刊》、《当代经济研究》、《生产力研究》等外语类、政治学类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主办或参加各类 国际、国内学术会议40余次,在翻译理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等研究领域具有较大影响。

学院承担 全校博士生、硕士生及本科生的英 语、 “两课 ”等公共 基础课,学院还肩负着英语、法学、政治与行政管理学、新闻传播学本科教育工作。学院现有各类学生1200余名。

学院概况

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下设英语语言文学学科管理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管理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下辖英语语言文学、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以及英语、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广播电视学、汉语5个本科专业,覆盖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学、法学、传播学6个一级学科。现有教职工197人,其中,高级职称58人,讲师133人,具有博士学位18人。学院拥有外语类、法学类、政治与行政管理学类和新闻传播学类藏书及刊物逾10万册,并拥有多媒体网络教室、语音—视听—网络实验室16座、模拟法庭、物证实验室、电子政务实验室、同声传译实验室、英语自主学习实验室等先进的教学基础设施。此外,学院在翻译理论研究、法学、思想政治教育等方向拥有校外实验实习基地。学院在英语语言文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在英语、法学、政治与行政管理学、新闻传播学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学院还承担了全校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及本科生的英语教学任务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

近年来,学院教师出版学术专著4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在《外国语》、《中国翻译》、《外语学刊》、《中央党校学报》、《理论探索》、《编辑之友》、《青年记者》等政治学类、外语类、新闻传播学类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承担科研项目100余项,主办或参加各类国际、国内学术会议40余次,在翻译理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等研究领域具有较大影响。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出版学术专著3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参加各类国际、国内学术会议40余次,在思想政治教育、翻译理论研究等研究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英语语言文学、法学、新闻传播学形成了研究方向明确、学缘结构合理的研究队伍。学院始终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院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培养学生服务国家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000余名,研究生290余名。

名师风采

李晓瑜

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法学系系主任、硕士生导师和中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硕士专业学术带头人。1988年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并获文学学士学位;1993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并获法学硕士学位。2006年6月被评为山西高校优秀思政理论课教师,中北大学2003——2006年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科研成果:

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我国思想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载于《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6期)、《民主革命时期党开展思想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载于《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年第2期)等近30篇。主持省级和校级科研项目五项。发表学术专著和编著五部

常开霞

中北大学人文社科科学学院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生导师。2000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03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06—2009年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政治学专业,并获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民族政治学

出版专著《中国社会转型期民族利益协调研究》一部,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版;参编教材《宗教理论与宗教政策》一部,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011年获山西省“百部篇工程”三等奖1项,2012年获山西省“百部篇工程”二等奖1项 ,2012年获山西省高等学校文科论文二等奖1项。

芮燕萍

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美国Asuza Pacific University访问学者。社会兼职有山西省青联委员等。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工作在外语教学第一线,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语言哲学等。

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子课题、省级基金项目等8项,主持项目分别于2005年和2010年获山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11年获省级社科成果三等奖;主编共出版《领先商务英语函电》、《大学体验英语视听说》等教材4部,其中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两部;出版《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状况实证研究》等专著2部;在《外语学刊》、《东北大学学报》、《外国语文》、《山西大学学报》、《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2005年应邀赴美国纽约市立大学短期访问期间,参加第37届TESOL国际会议并宣读论文。

在教学方面,讲授《外贸函电》、《研究生英语》和《学术论文写作》等本科生及研究生课程,所带课程“外贸函电”曾获中北大学优秀课程,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获全国课件大赛优胜奖。先后荣我校首届优秀青年主讲教师、优秀主讲教授等称号。

刘陈艳

上海外国语大学在读博士。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语语言文学学科部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为语用学、第二语言习得、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等。

承担本科及研究生英语教学工作,主要教授的课程有:语用学、研究生英语、大学英语。

科研:

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完成3项,在研1项。包括:

1、培养研究生英语交际能力,提升人才社会服务水平,2013年6月

到2014年6月,山西省教育厅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在研)

2、高密度学术报告对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研究,2009

年11月到2010年12月,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的实践与探索研究项目的子课题,项目编号20105009。(完成)

3、工科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实践——视听说课堂的教师行动研究,2009年12月到2011年6月,山西省教育厅。(完成)

4、扩招形势下普通高校不同类型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研究,2003

年8月到2005年7月,山西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完成)

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完成3项,在研1项。

药恩情

本科毕业于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研究生毕业于山西财经大学法学院,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法学系副教授,中北大学法学专业学术带头人,法学系书记,兼任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理事,山西省法学会环境资源和能源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代表作有: 《广告规制法律制度研究》(获山西省2010年百部(篇)工程三等奖)、《大学生法律问题研究》(郭娅丽等著)、 《经济法》(刘泽海主编]、 《经济法》(王贤斌主编)等。主持山西省哲社办课题、山西省社科联课题两项,校级课题两项,在《兰州学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主讲课程:《法律逻辑学》《物证技术学》《经济法》《刑事诉讼法》

师资介绍

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师资力量可以,基础设施完善。学院现有教职工212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57人,讲师141人,博士33人,学校教学名师12人,国家及省级学会理事8人,职业律师12人。学院先后有40余位教师前往美、英、俄、荷、澳、波兰等国知名高校进修或访学者。

序号 专业 教授 副教授 博士 硕士
01 英语语言文学 4 23 10 95
02 法学 1 7 0 22
03 政治学与行政学 1 19 16 11
04 汉语新闻传播学 2 3 6

现任领导

序号 专业 教授 副教授 博士 硕士
01 英语语言文学 4 23 10 95
02 法学 1 7 0 22
03 政治学与行政学 1 19 16 11
04 汉语新闻传播学 2 3 6

学院文化

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党委书记 雷丽蓉

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 院长 芮燕萍

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 王晓东

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 杜刚 杜鹃

院徽释义

学院院训

1.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徽以汉字“文”和铎形为标志的设计元素,造型厚重,直接点明了主题。

2.铎,孔子说:召集武将用金铎,召集文官用木铎,用“铎”暗含“木铎警世”的深刻含义。表明孔子唤醒世人的 用意,借此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文”不仅表达学院发展内涵也表现了思想解放、不断进取、开拓。

3.整个造型严谨细密,简洁明快、虚实结合、动静统一,将中北大学办学理念融为一体,具有较强的时代性

开设专业

敦行至善融以载道

英语专业

翻译专业

本专业(成立于1996年)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英语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

主要课程:基础英语、高级英语、报刊选读、视听、口语、英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理论、语言学概论、主要英语国家文学史及文学作品选读、主要英语国家国情。

就业方向: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

法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创新意识与国际视野的通用型翻译专业人才,能够胜任外事、商务、教育,尤其是工程、科技、法律、地域文化等领域一般难度的笔译、口译或其他跨文化交流工作,能成为繁荣区域文化、促进科技发展的生力军。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英汉语言和翻译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接受汉语和英语两方面语言技能与语言知识的训练,掌握跨文化交际和汉英口、笔译基本技能,具备口笔译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主修课程:语言知识与能力模块:综合英语;英语视听;英语口语;英语阅读;英语写作;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汉语写作;语言学概论,等。翻译知识与技能模块:中西翻译理论概论;中西翻译理论原典选读;英汉语言对比;英汉笔译;英汉视译;科技翻译;联络口译;交替传译;专题口译;翻译批评与鉴赏;计算机辅助翻译;同声翻译;法律翻译;典籍翻译,等。

就业方向:新闻出版、教育教学、商贸往来、文化传播、科技合作、地域文化、法律服务、工程项目、其他企事业部门等。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

法学专业(成立于2000年)培养具有系统扎实的法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法律实践基本方法和技能,毕业后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司法行政管理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工作的高级人才。

主干学科:法学

主要课程: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经济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国际法学、国际私法学、国际经济法学。

就业去向:学生毕业后面向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主要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有关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学教育、科学研究和法律实务工作。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

本专业(成立于2004年)培养能胜任国家机关、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政策研究及公共管理工作的复合型高级行政管理人才。

主干学科:政治学、行政学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行政学概论、政治学原理、公共政策学、中西方政治思想史、当代西方政治思潮、行政法学、公共关系学、国家公务员制度、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电子政务原理、行政案例分析、社会调查与社会统计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党政机关、社会团体、新闻出版机构、教育部门及其它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社会服务、教学、科学研究以及其它相关业务工作。

汉语言文学专业

本专业(成立于2003年)主要培养能系统掌握广播电视新闻学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制作等方面的实践技能,能胜任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等媒体的记者、编辑工作和机关、企事业宣传部门、广告制作公司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新闻传播学

主要课程:新闻学概论、广播电视概论、中外新闻史、传播学、广播电视技术基础、新闻采访与写作、广播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电视摄像、 播音与节目主持艺术、电视新闻作品分析与欣赏、公共关系学、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

就业方向:可在国内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新闻网站及其他新闻媒介就业,也可在国家宣传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文秘、公关工作,或从事学校的教学科研等工作。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