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M-88反辐射导弹

AGM-88反辐射导弹

目录导航

概述

美国海军和空军于1972年联合研制的第二代空射雷达导弹,是AGM-45“百舌鸟”反辐射导弹和AGM-78标准反辐射导弹的后继型。主要用来攻击陆基和舰基防空系统,摧毁地对空导弹制导雷达、防空火炮雷达以及警戒雷达,或使其雷达网络失灵,丧失作战能力。1983年装备部队。其最新改型AGM-88EAARGM增加了惯导/GPS系统、主动毫米波末制导雷达,使对方电子对抗越来越难发挥作用。

美国介入越战之后,北越在苏联的支援下迅速建立一支相当现代化的地面防空系统,其中又以SA-2导弹为主要的中高空系统。美国海军根据使用百舌鸟和标准两种反辐射导弹以及相关电子作战的经验,于1969年提出新导弹的设计需求,而德州仪器(其武器生产部门已被雷神公司收购)则是在1974年5月被选为主要开发的公司。1983年HARM的量产计划获得批准,首批导弹递交给美国海军,在1984年时首度使用于小鹰号航空母舰上的A-7攻击机机队。

性能特点

①射速高,射程远。最大速度为3马赫左右,可最大限度压缩敌方反应时间,攻击距离为25千米。

②频带宽,可以攻击现役各种型号雷达。

③有记忆功能。导引头锁定目标后,即使雷达关机,导弹自主式导引头仍能“记忆”锁定并攻击目标。

④不受载机过载及机动限制。

基本数据:

最大射程:25千米

最大速度:3马赫

弹头:66kg(146lb)WDU-21/B火药爆裂弹

(AGM-88C:WDU-37/B火药爆裂弹)

制导方式:被动雷达制导

动力装置:双推力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

弹长:4.17米

弹径:0.254米

翼展:1.13米

发射重量:361千克

杀伤半径:30米

载机:F-4、A-6、EA-6B、F-18等飞机

资料来源

作战运用

作战使用时有3种方式:自卫方式,通过机载雷达搜索发现目标雷达,由导弹控制计算机对目标进行分类拣选,确定攻击的目标并发射;攻击随机目标方式,选择目标和发射方式与自卫方式一样,但利用导弹导引头选择威胁最大的雷达并实施攻击;预定攻击方式,即根据事先已知的目标位置发射导弹,发射后不再接收载机指令,导弹能有效地搜索、分类和识别所有辐射源,并按预先指令自动对威胁最大的目标进行跟踪,直至将其摧毁。这种方式更适合于攻击远距或停机的雷达目标。[1]

1986年3~4月,“哈姆”导弹在美国空袭利比亚的作战中首次投入使用,美军发射了36枚哈姆和12枚“百舌鸟”导弹,摧毁了利比亚的5个雷达阵地。

海湾战争中,“哈姆”导弹再次大显身手,在开战的前5天就发射了600多枚,与“百舌鸟”、“标准”等反辐射导弹一起,摧毁和压制了伊拉克90%的预警雷达和地空导弹制导雷达系统,使其无法发挥防空作战效能,因而有效地降低了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空袭飞机的战损率。

科索沃战争中,南军由于采取了突然开机、间断开机方式工作,无法有效跟踪空袭目标,数量众多的防空武器没有发挥出应有效能,主要是哈姆导弹起到了重要作用。

识别特征

该型弹与百舌鸟相比,外形区别不大:

①卵形弹头、柱形弹体。

②采用两组控制面,第一组位于弹体后部,4片对称安装,前缘后掠,后缘平直,外端平行于导弹轴线。第二组位于弹体中部,4片对称安装,前缘后掠角度由大变小,后缘垂直弹体,百舌鸟导弹控制面前缘线条无变化。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