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麻风节

国际麻风节

流行地区 全世界
中文名称 世界防治麻风病日
节日活动 让全世界了解麻风病
设定时间 1954年
节日类型 文化节
节日时间 每年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
目录导航

设立背景

麻风病在全球范围内出现已近3000年,多数学者认为,非洲早在公元前14世纪就已经存在麻风病。因为晚期麻风病人会出现鼻塌眼陷、面目狰狞、断手断脚、肢体畸残的现象,所以麻风病人有“人身狮面”的别称。作为人类历史上一度不可治愈的传染病,麻风被传统社会赋予了颇多的符号隐喻,比如其在欧洲社会曾被称为“天谴病”,意为患病之人被上帝惩罚。又因为其传染路径高度不确定,导致人们对麻风病产生恐惧和歧视,各国社会普遍对麻风病人都有污名化的观念。[2]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严重慢性消耗性的肉芽肿性疾病,表现为皮肤感觉障碍和外周神经增厚、破坏。麻风病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传播途径有呼吸道、破损的皮肤与黏膜和密切接触等,以家庭传播为主。据调查,麻风病在世界上流行甚广,中国则流行于广东、广西、四川、云南以及青海等省、自治区。

麻风病给流行区人民带来深重灾难。[3]麻风病致病、致畸造成患者部分或全部劳动力丧失,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由于社会对麻风病的不了解,对麻风病人产生歧视和偏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麻风病流行和造成残疾,增加社会负担及对卫生资源的消耗。[4]

设立宗旨

旨在调动社会各种力量来帮助麻风病人克服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获得更多的权利。[1]

发展历程

1954年,法国慈善家佛勒豪(Raoul Follerean,1903—1977)律师,为唤起人们宽容地对待麻风病人,尊重他们的人格和自由,鼓励和帮助他们得到与其他病人一样的治疗和生活,在巴黎发起建立”国际麻风节”(每年1月份的最后1个星期天)。目的是让全世界了解麻风是可以治愈的,过去恐惧和歧视麻风的现象再也不能持续下去了,呼吁人们伸出援助之手。他孜孜不倦地进行32次环球旅行,访问过5大洲102个国家,以其满腔的热情、伟大的同情心和能言善辩的口才,向各国首脑、企业家及民众进行游说,鼓励人们为麻风病人做些事情,敦促政府付诸实施.。

1966年起,佛勒豪律师又先后倡导成立欧洲麻风救济会联合会(ELEP)及国际麻风救济会联合会(ILEP)。

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决定,以每年1月最后1个星期天作为国际麻风节。一年一度的国际麻风节,由国际麻风救济会联合会的成员国组织,很快得到全世界人们的拥护和各国政府的认可和响应,全世界已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行庆祝活动,从而成为全球性的节日。国际麻风节国际麻风节

1987年11月27日,中国麻风防治协会决定,自1988年起“国际麻风节”也作为“中国麻风节”。

1988年起,中国开始进行“世界防治麻风病日”自上而下的、全国性的宣传、科普活动,目的是普及麻风防治知识,消除麻风恐怖和歧视,吸引社会各界关心和参加消灭麻风的事业,对在中国消灭麻风病的伟大事业起促进作用。

1996年,中国卫生部下文称之为“世界防治麻风病日”,并每年发布中国的主题,各地都广泛开展了保持麻风防治及关心麻风病人的庆祝活动。[1]

历届主题

年份 中国主题
1996年 麻风防治是跨世纪的事业,基本消灭乃本世纪的目标
1997年 让每个村庄的每个病人都得到关怀与治疗
1998年 麻风病与全社会
1999年 社会关怀-麻风康复者的希望
2000年 消灭麻风病-新世纪使命
2001年 麻风防治与康复--全社会的责任
2002年 防治麻风病,社会献爱心
2003年 积极防治麻风,关爱畸残病人
2004年 防治麻风病,关爱麻风病人
2005年 持续控制,共享文明
2006年 情系麻风病患者,温暖困难群体
2007年 消除麻风歧视,共建和谐社会
2008年 消除麻风歧视,共建和谐社会
2009年 关爱麻风患者,共享和谐家园
2010年 消除麻风歧视,共享和谐文明
2011年 消除麻风危害,保护健康权益
2012年 加速行动,消除麻风危害
2013年 加速行动,消除麻风危害
2014年 加速行动,消除麻风危害[5]
2015年 加速行动,消除麻风危害[6]
2016年 加速行动,消除麻风危害
2017年 创造一个没有麻风的世界
2018年 创造一个没有麻风的世界
2019年 创造一个没有麻风的世界
2020年 消除麻风贫困,共享健康生活
2021年 全面消除麻风危害,共同走向文明进步[3]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