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 20843 |
男 | 10789 |
女 | 10054 |
家庭户户数 | 4859 |
家庭户总人口(总) | 20830 |
家庭户男 | 10776 |
家庭户女 | 10054 |
0-14岁(总) | 7391 |
0-14岁男 | 3903 |
0-14岁女 | 3488 |
15-64岁(总) | 12383 |
15-64岁男 | 6371 |
15-64岁女 | 6012 |
65岁及以上(总) | 1069 |
65岁及以上男 | 515 |
65岁及以上女 | 554 |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 20442 |
2017年22164人(2017)。
总人口 | 20843 |
男 | 10789 |
女 | 10054 |
家庭户户数 | 4859 |
家庭户总人口(总) | 20830 |
家庭户男 | 10776 |
家庭户女 | 10054 |
0-14岁(总) | 7391 |
0-14岁男 | 3903 |
0-14岁女 | 3488 |
15-64岁(总) | 12383 |
15-64岁男 | 6371 |
15-64岁女 | 6012 |
65岁及以上(总) | 1069 |
65岁及以上男 | 515 |
65岁及以上女 | 554 |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 20442 |
光华镇属丘陵沟壑区,西北高,东南低,中间豁都峪河自北向南,流经光华、上窑、七郎庙、湾里、铺头出境入襄汾县境内。海拔最高为秦王山1472米,最低为铺头村590米,相对高差882米。
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2℃,年降水量565毫米,无霜期130至170天。
光华地处河东煤田边缘,地下资源以煤,铁矿石、石膏、石灰石、粘土等。
2007年,全镇粮食产量达5804吨,其中小麦3320吨,秋粮2230吨。
按照“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思路,建成了海燕、昌源、鑫源三个示范养殖基地,辐射发展带动了一批养殖业。全镇规模养殖户达126户。截止2007年底,全镇猪存栏5001头,牛存栏6720头,羊存栏20565只,鸡存舍42535只。
完成退耕还林工程2300亩,实施荒山造林22000亩,地埂栽植国槐70万株,嫁接枣树30万株,栽植优质核桃30000余株。完成了襄台路17公里通道绿化任务,实施了豁都峪河道一期、二期绿化工程及铺头煤管站广场绿化工程,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工业经济主要以采煤、洗机、焦化、发电、化工为主。全镇共有村办煤矿3座;年产原煤70万吨;洗煤企业21座,年入洗原煤270万吨;焦化厂1座,年生产优质冶金焦60万吨。2×2.5万千瓦煤矸石发电厂1座。
309国道、襄光、光河公路交汇于此,七郎庙至双鹤乡金钟寺通乡油路即将贯通,全镇通村油路达80公里,交通状况明显改善。全镇共有各类运输户500余户,大型运输车辆930辆。
全镇18个村委有14个村委通了电话,固定电话数量达到了2100户,宽带用户达到450户。全镇建有移动、联通基站8处,基本实现全镇通讯无盲区。
实施了村村通闭路电视工程,8个村委1600户群众可收到40个频道的电视节目。建成了光华有线电视台,工作人员6人。
建成了镇文化活动中心和中老年活动中心,6个村委建有文化活动中心。豁都威风锣鼓、竹马、旱船、秧歌等传统文化娱乐丰富多彩,多次参加县上汇演。镇办中学实行8轨制,在校学生1200余名。所有中心小学全部实行寄宿制,实现了多媒体教学,安装了远程教育网。 卫生计划生育,投资300万元新建光华镇中心卫生院门诊大楼,购置了Ⅹ光机、血流便检测仪、血球仪、肺功能检测仪、B超等先进医疗设备。全镇农村居民参合率达97%。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