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

中文名 摩崖石刻
释义 各类文字石刻、石刻造像
目录导航

历史起源

摩崖石刻摩崖石刻远古时代,有以石刻石和以色涂石,绘制理想图画祀之或为纪游之所。后来以金凿刻,就更为方便了。

佛教经文刻石的风气盛行于北朝,直至隋唐以及宋元以后连绵不断。

北朝时期,佛教经历了三次灭佛事件。信仰佛教的僧俗人众对此深有忧患:“以为缣缃有坏,简策非久,金牒难求,皮纸易灭”。邹城尖山刻经的石颂亦有“缣竹易销,金石难灭,托以高山,永留不绝”之词句,希望将佛经镌刻于山崖巨岩,使佛法传之不朽。北朝摩崖刻经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它追求大山大川上的经文与整个环境浑然一体,也与人的心灵浑然一体,创出一个有生命的自然整体。灭佛事件使书法艺术冲出雅室殿堂,走向大自然,使书法艺术与其它艺术交融,更加广泛地推动了摩崖艺术的发展和精进。

史料记载

据冯云鹏《金石索》曰:“就其山而凿之,曰摩崖。”

清人叶昌炽《语石》认为:“今人见题名,或称之为摩崖,

不知摩崖不皆题名也。即桂林诸山,诗、赋、赞、颂姑无论,唐宋《平蛮》诸碑、韩云卿《舜庙碑》,非巍然巨制乎?……晋、豫、齐、鲁间佛经、造像,亦往往刻于崖壁……盖摩崖,犹‘碑’也,为通称,为虚位,亦为刻石之纲,其文字则条目也。”

马衡《凡将斋金石丛稿·中国金石学概要》指出:“刻石之特立者谓之碣,天然者谓之摩崖。”

徐自强、吴梦麟在他们的新著《古代石刻通论》中认为:“摩崖石刻是石刻中的一个类别。所谓摩崖石刻,就是利用天然的石壁以刻文记事的石刻。”这里的摩崖石刻是专指文字石刻。但在说及石质造像时,往往又提到了摩崖造像。

主要分布

摩崖石刻摩崖石刻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保存着许多重要的摩崖石刻,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八处,分布在山东、陕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和福建等,字体包括篆、隶、楷、草、行等,内容涉及范围很广,包括文学、人物生平、历史、医药和水利等方面的内容。典型的有:

泰山摩崖石刻

泰山摩崖石刻共有1000余处,其中最著名的《纪泰山铭》刻石,又称唐摩崖,刻于唐开元十四年(726年),在岱顶大观峰崖壁上。摩崖高12.3米,宽5.3米,碑文书24行,满行51字,现存1008字,字大16×25厘米,除“御制御书”4字和末行年、月、日为正书外,其他均为隶书。额高3.95米,隶书“纪泰山铭”2行4字,字大45×56厘米,书法遒劲婉润,端严雄浑。碑文为唐玄宗李隆基东封泰山时亲手撰书,相传由燕许修其辞,韩史润其笔,文词典雅,对研究唐代历史、书法、镌刻艺术均有重要价值。

武夷山中摩崖石刻

武夷山中摩崖石刻遍布山中,约有700余处,琳琅满目,真草隶篆,各呈异彩,内容博大精深,诗文辞赋兼收并蓄。或纪游,或纪胜,或赋诗咏景,或撰文抒志;官府及民间的关于保护武夷山的禁令刻石等也跻身其间。

子房山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摩崖石刻徐州子房山主峰西侧,有一处摩崖石刻景观,面积大约四五百平米。由石刻艺人谢仲华先生历时二十年镌刻而成(1991年—2011年)。石刻收录当代诗人格律诗词五十余篇,由数十名书法家用真、草、隶、篆书写。诗词作品以歌颂张良为题材,内容涵盖了“张良椎击秦王”、“圯上进履”、“四面楚歌”、“张良吹箫”等历史记载及传说。诗词严格按照诗词格律,用韵方面坚持“诗遵平水,曲循中原”。诗作悲壮凄婉,准确的还原了历史。像徐书信先生的七绝:“圯上传书黄石公,沙场屡战建奇功。洞箫凄婉云天外,震断霸王牛角弓。”像徐向中先生的楹联:“若论项羽千声鼓,还逊张良一段箫。”等,都从不同侧面对汉代三杰之一的张良做出了准确客观的描述和赞扬。子房山摩崖石刻的出现,向世人展示了徐州人继承、维护汉文化的风采,使久负盛名的子房山增添了新的文化底蕴和内涵。[1]

千佛寺摩崖石刻

位于重庆市潼南县崇龛镇薛家村1社张家湾北部山脚下。

2011年8月重庆潼南县一个采石点发现了283尊唐至元明时期的千佛寺摩崖石刻造像。专家从造像题材、艺术风格及纪年题记等初步推测,千佛寺摩崖造像最早是中唐时期,一直持续到元明,其中以晚唐、北宋时期造像为主,对研究佛教如何进入巴蜀有重要意义。这批摩崖石刻正在申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2]

弄拉普陀寺摩崖石刻

《金刚经》摩崖石刻《金刚经》摩崖石刻在建的《金刚经》摩崖石刻项目位于弄拉普陀寺所在地的一座山崖半山腰上,小半座山崖被劈开,一面巨大的石壁被打磨得十分光滑平整,长度为150余米,最高处为27米。图为位于广西南宁市大明山北麓的中国弄拉普陀寺正在建设世界上最大的《金刚经》摩崖石刻。在这块约4000平方米的巨大石壁上,中国弄拉普陀寺方丈释永乐正在主持把5176个字的《金刚经》经文镌刻到石壁上,每一个字的规格大约60×60厘米。建成后,这会是世界上单体面积最大的《金刚经》摩崖石刻,会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3]

石刻价值

摩崖石刻摩崖石刻前辈先贤对摩崖石刻的论述,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摩崖石刻是专指石刻文字;一种认为包括石刻文字和造像。

摩崖石刻不仅是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史料价值,许多摩崖石刻为政治或文化名人所题,书法精美,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同时,这些不同年代、不同民族文字的摩崖石刻,或富于天然之意趣,或体量巨大、气势恢弘,或为名家手笔,为秀美的自然风景增加了深厚的人文内涵。

在中国的广大风景名胜区和过去的人类活动地点,保存着许多重要的摩崖石刻,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八处,分布在山东、陕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和福建等,字体包括篆、隶、楷、草、行等,内容涉及范围很广,包括文学、人物生平、历史、医药和水利等方面的内容。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