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话

天台话

中文名 天台方言
区域 天台县全境,以及磐安县方前镇
目录导航

语音特点

浙江 天台县地图浙江 天台县地图天台[1]话一共有八个声调。平声、上声跟普通话相似但喉音重些,许多普通话的去声在这里很多是另外个声调,大致相当平声发音时喉咙有意吐气的样子,另外,有的字比如第四个声调的、第一个声调的在习惯中可能会读成相当普通话去声,如溪ki、肠jia、人ning、台dai等等吧。紧邻天台的磐安方前镇因为地理原因也讲天台话,只是一些习惯用语不同。

方言词汇

(欲学习者请联系天台朋友帮助发音)天台话天台话

过去早起天台人要先看天,以决定行止,早晨这段时间就叫做“窥星”

上午是白昼的前半部则称“昼前”

“午昼”是中午,也叫“日昼”

午后就成“昼了”

古汉语 “晏,晚也”,“届,来也”,下午即晚上将要来临,就称“晏届”

傍晚是下午的尾声,称它“晏届脚跟”是很妥当的

黄昏即称“黄困”,是因为你人昏头搭脑想 “困觉”了

“明天”则叫“天娘”

不——弗[føʔ]

没——呒[m̩]

的——<go到guo的过渡发音>

筷——箸[dzɿ]

看——相[ɕiaŋ]

吃——啜[tɕʰyuʔ]

猪——彘

干——燥

玩——嬉

想——忖

带——du

抱(小孩)——du小老人

提——挈

扶——搀

摸——掸

抹——te

按——捺

汤——羹

挖——剜

去——开

稀——朗/薄

是——正是

女儿——囡

儿子——儿

丈夫——老倌

妻子——女客

祖父——老爷

祖母——老娘

外祖父——阿公

外祖母——阿婆

姑母——嗯娘

舅——娘舅

舅母——娘妗

戏弄——嬲

滚开——死开

水——水[ɕy](音同“许”,天台著名村落水南村(中国第三大自然村)位于城关以南,始丰溪以南,且居民几乎都姓许)

白开水、冷白开——茶[dzo]

该死——天诛

秋裤——棉毛裤

外套——罩衫

纽扣——纽珠

钱——钞票

硬币——角子

不要——馁/休

不知道——覅逮

什么——哪样[lo ɦiaŋ]

干什么——作哪样/作哪样阙

这里(尤指“这一带”)——go带(“带”音“da")

(小范围“这里”、“这些<指物,指人须在其后加结构助词“个”>”,为 “go地” )

(“这些<指人亦可指物>”,为 “ga多” )

那里(尤指“那一带”)——ga带(“带”音“da")

(小范围“那里”、“那些<指物,指人须在其后加结构助词“个”>”,为 “ga地” )

(“这些<指人亦可指物>”,为 “ga多” )

哪里——啰嗨

东西——物事(现多不使用)

邻居——邻舍

肮脏——龌龊

肮脏(物)——阿尼

值钱——值钿

舒服——调泰

坏——哇

今天——今日

昨天——昨日

晚上——夜

一会儿——一即

下雨——落雨

下车——落车

辣椒——辣茄

丝瓜——天罗

老头——老倌

婴儿——小呜娃

小孩;儿童——小老人

青年——后生

四面八方——四向八面

矮子——矮孪

山里人——山哈人(多含贬义)

无赖;死皮赖脸之辈——导水栏(音“腊”)

没出息——呒夹煞

找打——讨柴啜

很多;非常多——木佬佬

很——介[ka]

一——一[iɪʔ]

二——二[ni]

五——五[ŋ̍]

六——六[loʔ]

七——七[tɕʰiɪʔ]

二十——廿[niᴇ]

作噩梦——魇

猫头鹰——夜呜

青蛙——乌蟆[u mo]

鼻子——鼻头

脸——张面

年糕——水糕

现在——恰

什么时候——晓恰

吃饭去——啜饭开

找不到——捕呒着("着"音[dʑiaʔ])

很;非常——蛮

你哪里去了——尔啰嗨开了

让我想一想——让我忖即

午饭吃了吗——昼饭啜啊伐

这东西还不错——箇物事还呒邪

不知搞些什么东西——做蛇瓜

不要动——休动

你这人怎么这样——你箇人咋箇姿

方言特色

天台话之难懂,可能名列台州各县市区方言之首,据说,二十多年前的自卫反击战,越南兵破译了我方的密电码,我军指战员遂叫两个天台兵临时充当报话员,听得越南人直翻白眼。

天台虽离绍兴不远,但口音硬而重,而普通话字正腔圆,天台人普通话说得好的不多,让四十岁以上的天台人说普通话,十有八九让人笑掉大牙,有一个广为流传的例子,某天台人在台州当一把手,他开会用“天台普通坏”作报告,讲得佶屈赘牙,底下人大眼瞪小眼,不知所云,只有坐在台下的天台人觉得受用,以为天籁,后来他到湖州市当一把手,一口天台腔把那里的大小官员听得一愣一愣。天台的县委书记周学锋要求每个天台人都会背李白“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这句诗,天台人觉得这样的好诗确实该常挂嘴边长长自家人的志气,结果天台人用“天台普通坏”(“坏”和“话”在天台话里都念[ɦua])一念,好像在念咒语。

天台的文化底蕴深厚。天台话里,中午叫“日昼”,晒太阳叫“啧日头”,厅堂叫“堂前”,你叫“尔”,看戏叫“相戏”,立即叫“旋即”;学费叫“束脩”。“束修”一词可见于《论语·述而》:“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天台人说话别出心裁,十分形象。如把“厉害”说成“煞夹”。这“煞夹”是古代衙门刑罚叫做手拶。官老爷一声“给我煞煞夹”,那么犯人的手指是非夹烂不可的。再如做人庸碌无为,叫做“无结煞”,这“结煞”是指音乐的板眼。还有称性格执拗不驯、自讲自听的人为“拗卵”、“死钉板”,也是一种即知其意的。

天台话里的感叹词特别有意思,如“啊呐!碗敲碎了。”“啊呐呐!咯讨债鬼竟会作咯档事”,表示惋惜;用“咋好”表示无可奈何,“一勿会种田地,二勿会做生意,咯档人咋好!”,用“弗火落”表示不得了了,“天台人三厨薄,一天呒粥弗火落”。

随着普通话的普及,普通话中的一些词汇逐渐替代了天台话中的原有词汇,如表示“东西”的“物事”,现已多用“东西”的天台读法;“不知搞些什么东西”现多用“覅逮作那样东西”代替。

天台话主要分为西乡口音,城里口音和东乡口音。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