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城蚕茧成品久、产量高、质量优而闻名于世。“阳城蚕茧”色泽好、上车茧率高、解舒率高、出丝率高、双宫茧少、黄斑茧少、紫印茧少、死笼茧少。
经农业部蚕桑产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阳城及全国同类产品进行对比分析,证实:“阳城蚕茧”与其它普通蚕茧相比,具有“一好二匀三高四少”的品质特性。
一好,即色泽好,具有独特的感观品质。阳城蚕茧呈白色,色泽雪白,颗粒椭圆微带束腰形,且均匀。用阳城蚕茧生产的白厂丝也是色泽鲜活洁白,生丝洁净≥94.00。
二匀,一是茧层大小均匀,二是薄厚均匀。
三高,一是上车茧率高,可达98%,其它同类产品与之不可比的;二是解舒率高,解舒率≥80%,远高于同类产品;三是出丝率高。
四少,即:双宫茧少、黄斑茧少、紫印茧少、死笼茧少。阳城蚕茧
优质的蚕茧产品来自于良好的地域、科技环境,造就“阳城蚕茧”的地域环境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特殊的气候环境
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年均日照2571.3小时,年平均温度在8—12℃,≥10℃的日照时数为1489小时,≥10℃的有效积温3500—4200℃,无霜期为175—195天,年降雨量为627毫米。气候温和凉爽,昼夜温差大,大气湿度相对低,优越的自然气候既能满足桑树生长的需要,养蚕棚室内温度也好控制,蚕病危害较轻,很适合蚕儿生长发育,产量稳而高,质量好,效益高。
二是特殊的土壤环境
“阳城蚕茧”区域范围土壤为褐土土类,分布在海拔650—1200米的丘陵地段,土壤的成份中铜、铁、锰较为丰富,有机质含量1%左右,氮、磷、钾含量较多,非常适合桑树的生长。
三是得益于实施标准化生产
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在蚕茧生产过程中,阳城县从政府——部门——到农户,重视运用科学技术,结合本地实际,在全国首家实行了蚕桑生产标准化,制定了科学的植培、养殖和生产技术文本,从桑园栽培——蚕种制作——养蚕过程——成蚕上簇——收交烘干等全过程,全部实行标准化操作,尤其是大力推广方格簇结茧,采用最先进的自动化烘茧技术,为生产优质的阳城蚕茧提供了技术保障。阳城地理
阳城县古称获泽,是著名的蚕桑之乡,栽桑养蚕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阳城县的传统产业。[2]
据考证,有史料记载阳城栽桑养蚕最早可上溯到商周时代。《竹书记年》记载:“商汤二十四年,大旱,王祷雨于桑林。雨。”《穆天子传》记载:“天子四日休于获泽,以观桑者,乃饮于桑林。”桑林即在今阳城县的蟒河镇,曾经是一个乡的所在地,也是商周时蚕桑的集中产地。周穆王之所以休于获泽,其目的就是为了观赏当地人民采桑养蚕的盛况,并在桑林之地召集各国诸侯,大摆饮宴以示庆贺。
“山近无村水近楼,小桥烟火数家秋。客来笑迎烹鸡黍,一话桑麻夜未休。”明万历年间吏部天官王国光刻在石碑上的诗文,生动描述了当时阳城蚕桑业的盛况。
清代,同治《阳城县志》记载:“缫户虽多,邑中不织绸缎,皆鬻外。”宣统《阳城乡土志》记载:“挽手、黄丝皆系外商驻买,黄丝约二万余斤,挽手六七千有奇。”当时阳城县里的商号东晋福曾为外地的蚕丝商人办理汇兑业务,可见蚕丝贸易相当可观。
民国初年,阳城外销商品中蚕丝价值为首位。
解放以后,阳城的蚕桑事业有很大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阳城县十分重视加强蚕桑产业的发展,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组织质量技监、农业和蚕桑等部门制定发布并组织实施了《桑蚕一代杂交种繁育技术规程》、《桑树栽培管理技术规程》、《阳城养蚕技术规程》等蚕桑生产技术标准,同时在全县普遍推广标准化大棚养蚕技术。[3]
2005年,阳城县先后出台了“发展新品种密植桑园每亩补助300元、培育优桑苗木每亩补助300元,每张蚕种直补10元、每栋小蚕共育棚补助500元、每栋活动大棚补助500元、每片方格蔟补助0.6元”的优惠扶持政策,并制定了蚕茧保护收购价,极大地调动了全县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仅用2006年和2007年两年时间就栽植新品种密植桑园3.6万亩,一大批养蚕大乡、大村、大户脱颖而出。全县涌现出次营、寺头、芹池、演礼、董封、东冶等6个发种5000张以上的养蚕大乡,35个年发种500张以上的养蚕大村。已建成次营、寺头2个1.5万亩以上桑园乡镇,张家庄、董家岭2个双千亩桑园村,10个千亩桑园村,50个蚕桑示范园区村。全县有175个村年产茧达到1万斤以上,占总行政村数的37.5%。
2015年,阳城县建成具有全国一流水平的蚕种加密微机测控催青系统,蚕种孵化率达到98%;建有全国最优、山西第一、符合农业部GMP标准认证的蚕药厂,实现了养蚕消毒防病药物的自给自足;与南京农业大学明学科技有限公司联合,针对北方地区小蚕发育慢、蚕期易发病的问题,成功研发出温湿自控小蚕共育新技术,使得单张蚕种产茧增加10斤以上。[2]阳城蚕茧
21世纪初,阳城蚕茧年产量已突破300万公斤,位列华北地区之首,是中国三大优质蚕茧基地之一。
2010年,阳城县桑园面积达到8.5万亩,发种7.3万张,产茧675.4万斤,养蚕收入达1.3亿元,蚕农户均收入5200多元,人均收入1300余元。缫丝、饮品、丝棉被加工、桑枝产菇综合收入近1.8亿元。
2012年,阳城县桑园面积达10万余亩,年养蚕7.6万张,发种张数、蚕茧产量占晋城市的75%、山西省的60%,全县80%的村从事养蚕,其中175个村年产茧10000斤以上。“阳城蚕茧”品牌价值升值到9.95亿元,成为全国蚕茧的金子品牌。
2015年,阳城县桑园达到8万余亩,全年发种6.5万张,蚕茧产量600万斤,收入达到1.3亿元。[2]
2016年,阳城县有桑园面积10万多亩,年养蚕7.2万张,生产蚕茧350万公斤,蚕农收入1.35亿元。年产蚕茧量约占晋城市的75%、山西省的64%,“阳城蚕茧”综合指标中国第一。阳城蚕茧
用“阳城蚕茧”所缫的桑蚕丝,质地柔软,光润洁白,1979年、1983年、1989年连续获得国家金质奖,阳城缫丝厂因此成为中国缫丝行业中惟一获此殊荣的企业,也是中国第一个向美国出口白蚕丝的企业。
阳城县先后被确定为全国标准化蚕桑生产示范县、全国“东桑西移”基地县、全国GMP蚕药生产达标县、“阳城蚕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县和国家级蚕桑产业化新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县,在全国蚕茧抽样检测中综合指标排名第一。
2013年12月,阳城蚕桑习俗成功入选第四批山西省“非遗”名录。
阳城蚕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山西省阳城县人民政府《关于将“阳城蚕茧”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请示》(阳政发[2006]25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山西省阳城县凤城镇、润城镇、北留镇、东城办、町店镇、寺头乡、芹池镇、西河乡、演礼乡、固隆乡、次营镇、董封乡、横河镇、驾岭乡、河北镇、白桑乡、蟒河镇、东冶镇等1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现辖行政区域现辖行政区域。
阳城蚕茧(一)桑叶生产
1.品种:选用适合本地气候条件的优良桑树品种,即格鲁桑、农桑和适应阳城县种植的优良品种如陕桑305等。
2.栽植:土壤为褐土,pH值为7.0至8.0,土壤有机质含量≥2%。
3.时间:分春栽和秋栽。春栽在土地解冻后树液流动前进行,秋栽在桑树落叶后至土地封冻前进行。
4.栽植技术要求:
桑园栽植密度及养成形式
立地条件 | 桑园类别 | 养成形式 | 株/亩 | 株行距(米) |
水地 | 低干 | 速成密植 | 1500 | 0.33×1.33 |
低干 | 密植 | 1000 | 0.4×1.65 | |
旱地 | 低干 | 一般密植 | 800 | 0.4×2.00 |
低干 | 稀植 | 600 | 0.5×2.20 |
5.桑树管理:
(1)地埂桑树管理:地埂桑树型为开心式半圆形丰产树型,用出扦法进行管理.
(2)桑园桑管理:桑园桑树型为开心式杯状小冠型低干丰产树型。修剪管理按拳式出扦法的技术要求进行。
(二)家蚕饲养
1.品种:871×872(正反交)或同类优质蚕种。
2.繁殖方式:以卵繁殖。
3.饲养起始时间:春蚕在5月10日至6月15日,秋蚕在8月10日至9月20日。
4.各龄蚕用桑叶标准:
项目龄龄别 | 收蚁 | 1龄 | 2龄 | 3龄 | 4龄 | 5龄 |
叶色 | 绿中带黄 | 黄绿色 | 绿色 | 深绿色 | 深绿色 | 深绿色 |
叶位(自上而下) | 2—3 | 3—4 | 4—5 | 止芯芽5—7 | 止芯芽叶 | 成熟片叶 |
5.喂养方式:
小蚕饲养采用小蚕片叶立体、塑料薄膜覆盖共育。
大蚕饲养采用活动蚕台、条桑分户大棚育。
6.上蔟蔟具:方格蔟。
7.采茧时间:熟蚕上蔟后足7日。
8.鲜茧干燥:热风式自动烘茧机将桑蚕鲜茧烘至适干。
(三)质量特色
1.感官品质:
项目 | 一级 | 二级 | 三级 |
形状 | 中间圆柱形,两头为半圆形 | 中间圆柱形,两头为半圆形 | 中间圆柱形,两头为半圆形 |
色泽 | 雪白明亮 | 雪白 | 白 |
茧幅整齐度 | 整齐程度在90%以上 | 整齐程度在80%以上 | 整齐程度在70%以上 |
茧层厚薄 | 手感硬挺,厚薄均匀 | 手感硬挺,厚薄均匀 | 手感较硬,厚薄均匀 |
2.阳城蚕茧以及由此茧生产蚕丝的质量指标:
项目 | 一级 | 二级 | 三级 |
上车茧率(%) | ≥98 | ≥95 | ≥92 |
解舒丝长(米) | ≥850 | ≥770 | ≥710 |
茧丝长度(米) | ≥1200 | ≥I100 | ≥1000 |
洁净(分) | ≥94.00 | ≥92.00 | ≥90.00 |
出丝率(%) | ≥40 | ≥36 | ≥33 |
注:凡茧丝纤度低于2.250分特(2.025旦)时,降一级。
立地条件 | 桑园类别 | 养成形式 | 株/亩 | 株行距(米) |
水地 | 低干 | 速成密植 | 1500 | 0.33×1.33 |
低干 | 密植 | 1000 | 0.4×1.65 | |
旱地 | 低干 | 一般密植 | 800 | 0.4×2.00 |
低干 | 稀植 | 600 | 0.5×2.20 |
项目龄龄别 | 收蚁 | 1龄 | 2龄 | 3龄 | 4龄 | 5龄 |
叶色 | 绿中带黄 | 黄绿色 | 绿色 | 深绿色 | 深绿色 | 深绿色 |
叶位(自上而下) | 2—3 | 3—4 | 4—5 | 止芯芽5—7 | 止芯芽叶 | 成熟片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