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新集镇

上新集镇

气候条件 亚热带气候
高速公路 G4213上新集服务区、河口出口
中文名 上新集镇
外文名 ShangxinjiTown
地理位置 红安县西大门
火车站 红安西站
下辖地区 水口寺村、大庙村、韭菜园
著名人物 韩先楚、卢燕秋、何德庆
特色产品 野生甲鱼、苕粉条、油茶
邮政区码 438406
电话区号 0713
目录导航

概况

红安县辖镇。位于县境西部。面积85.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9186人(2017年)。辖1个居委会、24个行政村,261个村民小组。镇政府驻上新集,距县城16千米。属丘陵地区。主要山峰有小程山、大成寨、仙人洞山、刀背岭。滠水河流经镇境。[1]

沿革

1950年为新建乡,1961年改公社,1984年建上新集镇。1996年,面积86平方千米,人口4.2万人,辖桥店、石古岭、王家硁、黄亭硁、王朗冲、保安寨、高楼、复兴、北岗、李氏畈、韭菜园、高山庙、黄才畈、吴子墩、王家店、上新集、红马山、赵家湾、水口寺、石牛山、龙井冲、郑家冲、余家岗、大庙24个行政村和上新集建材城居委会,镇政府驻上新集。

2004年,人口42174人,面积86平方千米,辖上新集镇建材城1个居委会和桥店、石古岭、王家榜、其亭榜、王郎冲、保安寨、复兴、高楼、李氏畈、韭菜园、高山庙、黄才畈、吴子墩、王家店、北岗、上集新、红马山、赵家垸、水口寺、石牛山、龙井冲、郑家冲、余家岗、大庙24个行政村,镇政府驻上新集。

【2013年代码及城乡分类】421122104:~001 122上新集居委会 ~201 220桥店村 ~202 220石古岭村 ~203 220王家榜村 ~204 220其亭榜村 ~205 220王郎冲村 ~206 220保安寨村 ~207 220复兴村 ~208 220高楼村 ~209 220李氏畈村 ~210 220韭菜园村 ~211 220高山庙村 ~212 220黄才畈村 ~213 220吴子墩村 ~214 220王家店村 ~215 220北岗村 ~216 122上新集村 ~217 121红马山村 ~218 122赵家湾村 ~219 220水口寺村 ~220 220石牛山村 ~221 220龙井冲村 ~222 220郑家冲村 ~223 220余家岗村 ~224 220大庙村[1]

区位优势

上新集镇交通发达,区位优势明显。距红安县城22公里,离武汉市区仅80公里,346国道、黄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连接线与汉信公路、宋大公路在镇区形成“十”交叉,使该镇南达武汉,北通中原,东靠京九,西接京珠,真正成为“通衢镇”。

麻竹高速公路经过了该镇,由西直往十堰、由东可直至上海。

工农业生产

上新集镇上新集镇(2)这里农业经济作物以水稻、小麦、油菜、棉花为主,盛产青茶、烟叶、油茶、乌柏。2005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为45824万元。

野生甲鱼(俗称“脚鱼”)、苕粉条是上新集镇知名土特产。甲鱼肥而不腻,味鲜爽口。苕粉条则是将本地红心苕蒸熟晒干,碾成粉末并经多道手工程序后制成粉条。观之白里透黄,食之香醇浑厚,回味无穷。

上新集镇借山水资源发展养殖业,壮大养殖业块头。2001年,该镇引进武汉市大东门水产公司来到该镇余家岗村10组,投资50万元租赁承包40亩水域面积搞鳜鱼养殖,2002年已获纯收入11万余元,小组获利2万余元,农民尝到了发展养殖业的甜头,2006年该小组又兴办一个配套的养鸡基地。河南养鸭能手叶胜利,2002年租赁承包该镇北岗村20亩荒滩荒水搞立体养殖鱼鸭,年获利13万余元,村集体获利2万余元,同时还带动该村9位贫困农户从事立体养殖,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湾子林"建设

生长在自然村"村旁、水旁、路旁、宅旁"(简称为"四旁")的林木,称为"湾子林".上新集镇"湾子林"建设的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四旁"绿化发展潜力大,有利于提高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招商引资

上新集镇上新集镇近年来,上新集镇党委、政府依托建材资源丰富、交通便捷的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招商引资成效显著。1994年,成功引进鄂州建材设计院、红安县电力局共同投资建成鄂东最大镇办股份制企业——湖北金桥水泥厂。2004年11月成功地引进浙江兰建集团整体收购原湖北金桥水泥厂,组建湖北兰建水泥有限公司。2006年2月,又引进荆门张老板与本镇民营老板涂元平共同投资200万元,建成红安丽红瓦业,日产彩瓦10000块,年创利税50万元,生产的彩瓦质地坚硬,外观设计漂亮,是建筑建材行业的必备材料。镇党委在抓好招商引资的同时,抓好经济建设,从1994年全镇经济综合实力一直位居全县乡镇第三名,连续两届夺得“大别山杯”,2001—2002,2002—2003连续两年度被红安县委,红安县人民政府评为“文明单位”。

建材资源是上新集镇的特色资源,建材业是全镇的主导产业。据湖北省地质大队1985年探测,大理石储量达2000万立方米,石灰石2000万吨,且石质纯,品位高,易开采,CaO>55%,MgO<2%;营石储量300万吨,CaF2含量86—91%;蛇纹石储量270万吨,MgO<2%;红金石储量72.6万吨,TiO2含量12—16%;硅石总量1660万吨SiO2含量98%。

自然资源

上新集镇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大理石、石灰石、红金石等建材资源十分丰富,品位高,易开采。此外,石英石、水晶石、重金石等非金属矿产极为丰富,是建材工业的好原料。

革命老区

上新集镇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她曾以博大的胸怀哺育了韩先楚等23位共和国的将军和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儿女。著名的红二十五军部旧址在该镇黄才畈村黄才畈垸,石古岭的传说、血城坳、量天岗的由来等历史典故广为流传。

乡镇发展

这里是黄冈市的口子镇,红安县的西大门和经济重镇,连续几年名列全县综合经济发展三强乡镇。 这里农业经济作物以水稻、小麦、油菜、棉花为主,盛产青茶、烟叶、油茶、乌柏。2005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为45824万元。

经济建设

全镇有水泥厂、砖厂、彩瓦厂等镇办,村办、联办和个体企业130家。

2012年,共实现生产总值4.3亿元,完成税收300多万元。争资立项350万元,农民纯收达4995元。

历史名人

这里有丰富的文化底蕴。革命战争年代走出了韩先楚、李世焱、何德庆、卢燕秋、吴正庭、杨东等一批人民军队高级将领。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程颐、程颢曾在这里讲过学。该镇“小程山”便是当年人们为纪念他们而用其姓氏命名的。清末著名“小京官”陈逵九,晚年在老家谭家田创办了“谈稼轩”书屋,在桥店创办了“延陵小学堂”,为家乡兴办教育而东奔西走、废寝忘食。

农副产品

野生甲鱼(俗称“脚鱼”),苕粉条是上新集镇知名土特产。甲鱼肥而不腻,味鲜爽口。苕粉条则是将本地红心苕蒸熟晒干,碾成粉末并经多道手工程序后制成粉条。观之白里透黄,食之香醇浑厚,回味无穷。

文化生活

上新集镇农村文化建设在全县颇有影响。文化站于1976年始建,1982年改建。占地面积1098平方米,建筑面积966平方米。内设影剧院、游艺厅、图书室、工艺室、老年活动中心等。该站在坚持开展阵地文传活动的同时,还长年深入农村建图书室、办文化点,组建农民管乐队,积极开展多重村组文化活动并十几年如一日。使该镇农村文化工作年年步上新台阶。1995年,文化站长何泽凤被市人事局、文化局评为优秀文化站长,1996年被省委宣传部、文化厅、财政厅评为全省百强文化站长。

全镇有皮影队3个、牌子锣鼓6套、农民铜管乐队7个、文化轻骑队1个,并经常开展活动。黄才畈村农民黄丛武,将打击乐、二胡、唢呐固定在器乐架上,表演时自唱自奏,形成一人一台戏,既热闹、方便,又生动。他在省、市、县多家电视台进行过专题表演和接受采访,每年均在全县各地演出200余场次。在红安境内他已形成“黄丛武文艺轻骑队”文化品牌。

丰富的文化生活培养和锻炼了当地农民,已有李氏畈村陈邦友、杨德李等一批青年农民,闯进武汉创建印刷包装公司、武汉图书大世界,从事文化产业的开发和经营,并创造了极大的经济效益。

教育教研

全镇现有直属中学、小学各一所,村级小学15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镇直幼儿园1所,在校学生5400人,其中中学生2400人,小学生3000人。

镇中学校现有校园面积44100平方米,校舍面积15900平方米,教职工98人,现有2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400人。学校教学设施齐备,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阅览室、文体器材保管室配备齐全,现代远程教育中心已建立,正在发挥着巨大贡献的开发教育资源的作用,1万吨电子图书即将安装,学校正朝着规范化,适应未来教育发展需要的方向迈步。

镇直小学校园总面积1343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850平方米。现有1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21人,教职工38人。学校教学设施齐全,管理规范,是全镇教学教研的中心。

上新集镇中小学名录

红安县上新集中学 红安县上新集镇赵家湾村小学
红安县董必武红军小学 红安上新集镇高山庙村小学
红安县上新集韭菜园小学 上新集镇高楼村小学
红安县上新集镇北岗村小学 上新集镇王郎冲村小学
红安县上新集镇复兴村小学 上新集镇王家湾村小学
红安县上新集镇桥店村小学 上新集镇保安寨村小学
红安县上新集镇李氏畈村小学 红安县上新集镇蓝天小学
红安县上新集镇杨家田小学

乡镇机关

红安县上新集中学 红安县上新集镇赵家湾村小学
红安县董必武红军小学 红安上新集镇高山庙村小学
红安县上新集韭菜园小学 上新集镇高楼村小学
红安县上新集镇北岗村小学 上新集镇王郎冲村小学
红安县上新集镇复兴村小学 上新集镇王家湾村小学
红安县上新集镇桥店村小学 上新集镇保安寨村小学
红安县上新集镇李氏畈村小学 红安县上新集镇蓝天小学
红安县上新集镇杨家田小学

词条图册

上新集镇财政所

上新集镇财政所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财政所按照培植税源,发展财源的思路,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扶持乡镇企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极大发磅了全镇税源条件,为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业,上新集镇财政所多次荣获市县表彰,先后被评为“全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全市文明单位”。

上新集镇中心卫生院

上新集镇中心卫生院地处红安、黄陂、大悟三县交界,现有卫技人员66人,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县卫生工作先进单位,荣获县级文明单位、县消费者满意单位等称号,是一家集医疗、预防、保健、卫生宣传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心卫生院。

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开通免费接诊住院病人的绿色通道,24小时全程服务,系县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合作医疗定点单位。

上新集镇国土资源所

上新集镇国土资源所是红安县国土资源局的延伸单位,是一九八六年设立的机构,自成立以来,坚持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这一基本国策,坚持为经济建设服务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不断加大土地宣传,提高人民国土意识,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盘活存量土地,走土地内涵挖潜之路。全镇呈现出依法合理有序使用国土资源的良好局面。近年来,国土工作取得丰硕成果,连续几年被省、市、县评为“先进单位”。

上新集镇派出所

上新集镇派出所始建于一九八二年,现有5名民警,2名工作人员。二十多年来,上新集镇派出所多次受到省市县各级嘉奖,一九九九年被黄冈市公安局评为“党和人民满意派出所”,先后有多人获得表彰和奖励,上新集镇派出所干警工作在经营建西大门,在社情复杂、人口流量大、头绪多的环境中保持朝气蓬勃,扎扎实实为全镇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为建设和谐平安上新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扬善惩恶树立正气立下功劳。

上新集镇国税分局、地税分局

上新集镇国税分局,地税分局原是一家,一九九四年分设,各自承担着上新集、二程两镇的税收征管任务。上新集税收征管任务多,工作量大,机构分设以来,国税分干部按照“公平、法治、文明、效率”的治税方针,以组织税收为中心,以服务经济建设为目的,以改革发展为动力,依法治税,各项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上新集镇工商分局

上新集镇工商分局,其前身为工商所,组建于一九八四年,承担着上新集、二程镇两个乡镇工商监管任务。它对上新集镇辖区内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市场经济进行监督,保护合法经营,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新集工商分局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加大监管力度,发挥职能作,服务于经济建设,维护了正常的经济秩序确保全镇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