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级多晶硅

电子级多晶硅

目录导航

专业分析

  基于Gibbs自由能最小原理,对SiHC13法生产电子级多晶硅闭环工艺的3个反应子系统分别进行了化学反应平衡计算,重点对SiHC1 还原反应子系统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对于SiHC13还原反应子系统,适宜的操作温度为13231473K,压力为0.1 MPa;温度高于l 323 K,H2/SiHC13比大于6.6,低压下有利于SiHC13还原生产多晶硅.针对传统的SiHCI3还原需要高温下电加热给过程操作带来的诸多不便,提出了用cl2部分氧化使SiHCI3还原反应体系实现能量耦合的新工艺,即反应过程不需外部加热就可完成,从而节约电耗,同时还发现平衡时体系中加入的cl2能反应完全,不会影响后序工艺的进行.对于SiCh转化反应子系统,高压、低H2/SiCh比有利于生成SiHC13.  

提纯要求

  电子级硅(EG):一般要求含Si > 99.9999 %以上,超高纯达到99.9999999%~99.999999999%(9~11个9)。其导电性介于 10-4 – 1010 欧厘米。电子级高纯多晶硅以9N以上为宜。

生产工艺

  就建设1000t电子级多晶硅厂的技术进行了探讨。对三氯氢硅法、四氯化硅法、二氯二氢硅法和硅烷法生产的多晶硅质量、安全性、运输和存贮的可行性、有用沉积比、沉积速率、一次转换率、生长温度、电耗和价格进行了对比;对还原或热分解使用的反应器即钟罩式反应器、流床反应器和自由空间反应器也进行了比较。介绍了用三氯氢硅钟罩式反应器法生产多晶硅三代流程。第三代多晶硅流程适于1000t/a级的电子级多晶硅生产。

行业现状

    据硅业分会统计,2013年上半年全球多晶硅产量为10万吨,同比减少10%以上。其中太阳能级多晶硅产量8.5万吨以上,电子级多晶硅产量不足1.5万吨;同时,中国产量为2.8万吨,而国外产量为7.2万吨。虽然目前市场价格低于生产成本,但是国外主要多晶硅生产企业开工率仍旧很高,达到80-90%。上半年国外前四大生产企业(德国Wacker公司、韩国OCI、美国Hemlock和美国REC公司)的总产量超过6万吨。如包括中国中能,国际前五家的产量接近8.5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85%。从国际多晶硅企业产量的情况可以看出,目前多晶硅市场供应充足,国外生产企业正在以低价倾销中国市场,导致中国多晶硅产量不断减少,使企业经营陷入困境。 

[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