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会馆

民勤会馆

景点级别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称 民勤会馆
建成时间 清嘉庆二年
目录导航

建筑特色

  大殿是会馆的主体建筑。古朴斗拱,保存完整。在一条中轴线上分布着牌坊,钟鼓楼, 大殿,配殿,厢房等,既对称,又陪衬,高低错落,气势雄伟。木牌坊为四柱三门,正楼大、左右次楼小,总面宽11.2米, 歇山式顶,券口上雕刻二龙戏珠、大象、海马、麒麟,神态生动,正楼正面刻行书“福阴苏山”,背刻“膏流 瀚海”,左右次楼嵌板上刻有8字楹联一副。牌坊左右,排列两座钟鼓楼,平面正方形,边宽6.2米,上下两层,四面坡 攒尖顶。下层或东或西正中开门,过牌坊东西两边为对称的厢房,各宽9间,深1间,悬山式顶,最后正中为大殿3间,平面正方形,宽14米,深14.6米,单檐 歇山顶,两侧为 东西配殿,规模较小,各宽3间,深1间。整个建筑主次分明,构成了古建筑物的特色。解放前在前院设私立民勤小学,馆舍至今保存完好。为全市保存较完整的一组民国初期建筑,现为市级 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文化

  说起民勤的移民文化,我们不能不提到座落在 巴里坤汉城南门外的 地藏寺。这座寺建于清嘉庆二年,是民勤客商捐资兴建的,因此又称民勤会馆。清代民国之际,每年的阴历五月十六日,镇西地区的民勤人在这里汇聚“过会”。届时,民勤老家所有的文化娱乐、习俗风尚都会在这里展示,而 民勤小曲戏是这里最受欢迎的保留节目。
  巴里坤曾在清代有“庙宇冠全疆”之称。据《镇西乡土志》记载,自“道光年间,四营有四营之庙,三乡有三乡之庙,庙宇之多,巍然诚郡之壮观也”。由于巴里坤所处的 地理位置及优越的自然条件,历代王朝都十分重视并加以 苦心经营,内地先进的文化在此长期积淀,从而形成东西交汇、农牧兼蓄的别具特色的镇西移民文化,中国不多、新疆罕见的庙宇群落正是这一文化的缩影。
  巴里坤是古丝绸之路 北新道上的重镇,素有新疆“三大商埠”、“八大名城”的雅号,在 康熙王朝兴盛时期,这里就出现了军屯、民屯、宅屯、旗屯的 屯垦高潮,广建寺庙之风随之兴起,在汉城、满城七里半的范围内新建有57座庙宇群,按当时城内人口计,50人就有一座庙宇,成为新疆的一大奇观。然而在历史风雨的冲蚀下,巴里坤众多庙宇建筑成为昨日黄花,惟有民勤人修建的地藏寺至今气象如昨,风韵依旧,这又是民勤移民文化中的一个奇迹。
  地藏寺不是一个单独的寺,它是目前新疆境内保存最大、最为完整的庙宇群落。整体院落座南向北,占地十几亩。山门极其雄伟,上下两层结构,上为戏台,下为山门,进山门便是看戏广场,也是贸易交流的场所;里进是一座壮观的凉亭,拾级而上,过凉亭是精美的东西厢房,厢房廊柱上有 联句云:“姑息堂前受姑息,姑息姑息; 奈何桥上叫奈何,奈何奈何”。另一联:“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移民文化是流动的跳跃着的文化,像一条奔腾的河流孕育生机,润泽生灵。文化有其特有的表征,一种民俗,一个建筑,或是一首歌谣都能成为一种文化的载体,而人是文化最活跃的载体和表征。实则,中华文化也是一种移民文化,她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比如魏时期的 胡床变成了中原的椅凳,印度的 佛教传入中国后融入了本民族的特色而成为禅宗,这类例子不胜枚举。
  民勤移民文化对镇西以至新疆其他地区文化的濡染渗透,其实就是 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交融浸润,它不仅表现在建筑、饮食和民俗上,在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充分的体现。
   葛剑雄认为,移民是文化最活跃的载体,移民所传带的文化基本都来自迁出地,特别是迁入新开发地区、人口稀少地区和异族地区的移民,往往相当顽强地保持着迁出地的文化。考稽今天民勤的户族,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江浙一带,这一部分移民迁入的时间在明洪武至成化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然而,经过如此漫长的一段时空历程, 民勤绿洲的自然环境变了,许多来自 江南水乡的人文传统却永久的被承袭下来,不管是在怎样的 政治环境和经济条件下,民勤人总是忘不了让自己的孩子上学念书,他们视读书为 立身之本,生存之基,“家有三升粮,送儿上学堂。”所以即使是在生存危机至于今天的民勤人,依旧没有 丢开 老祖宗的传统让孩子当 童工去挣钱,也没有因为高昂的 学杂费用而放弃孩子高考的那怕只有一线希望的努力。民勤小学入学率长时间保持100%,中学毕业率长时间保持98%,大中专 升学率多年保持70%以上。在民勤农村的田间地头,你很难找到一个不曾念过书的农民,即是在一个少有人烟的荒漠牧区,跟在羊群后面的那个 羊倌,只要是民勤人, 文化程度总在初中以上。有人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民勤人只能通过升学才能摆脱生态恶化带来的贫困,这种观点虽也不无道理,但却不尽是然,因为早在明清时代,民勤人读书办学已蔚成风气,那时,民勤绿洲的生态并没有恶化。由此说明,民勤人崇文重教的传统渊源流长,它的源是移民迁出地的江浙,他的流在移民迁入地的民勤。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