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为迎接过往官吏,在今建一村东500米处修一亭,称为“接官亭”,后改“接官厅”。1956年为纪念在土地改革时期牺牲丁隽一烈士,将“接官”改名为“建一”。
1、气候:建一镇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年平均日照2600小时小时,无霜期178天,初霜期一般在10月12日左右,终霜期一般在4月1日左右。年平均降水量为680毫米。
2、自然资源:
⑴土地资源:建一镇有耕地15238亩,其中水田4000亩,旱田11238亩,果园面积1万亩。
⑵林业资源:建一镇有柞蚕场10万亩,山林6万亩。
⑶矿产资源:建一镇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且具有矿种多、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分布集中等特点,已探明的矿产品主要有:硼石、硫石、铁石、石灰石、钠长石、钾长石、玉石、硅石、滑石、铅锌、镁石等。
1931年至1945年属盖平县接官大村,实行村屯制
1946年设立盖平县第九区
1956年划归营口县,实行乡建制
1958年10月设立东风公社,后改建一公社
1983年改建一乡
1996年3月撤乡设镇,面积169.1平方千米,人口2万人,辖板长峪、前松、松树、班家堡、后松、林场、官屯、糜子、玉隆、厢房、六块地、夹山、闫家堡、铜匠峪、路公、松坨、建一17个行政村
2002年,面积169.1平方千米,人口1.93万人,辖板长峪、前松、后松、班家堡、官屯、糜子、松树、厢房、玉隆、六块地、夹山、闫家堡、铜匠峪、建一、松坨、路公、林场17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建一。
2011年,辖辖板长峪、黄丫口、铜匠峪、松树、建一、松坨子、玉隆、糜子、官屯、路公、厢房11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建一村。
建一镇下辖11个行政村,91个村民小组。11个村分别是:黄丫口村、松树村、板长峪村、官屯村、糜子村、玉隆村、厢房村、建一村、松坨村、路公村、铜匠峪村。
建一镇内岫水公路贯穿全境,各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板油,村路硬化达到90%。建一镇距离大石桥市48千米,距营口港80千米,距鲅鱼圈115千米,距沈大高速公路52千米。
建一镇农业主产玉米、水稻、高粱,兼产蚕茧、山羊、山鸡。以开采和加工为主的企业有23家,矿产品开采及深加工既是建一镇特色的经济产业,也是支柱产业。全年仅硫铁石一项开采量可达到100万吨,企业自己加工消化每年可达85万吨,产值可实现1.5亿元,利税可达到1800万元。
建一镇内有锦绣如画的黄丫口,有千年古松,有诸多古寺庙遗址,有万亩苍翠如毯的原始森林,有百亩秀美鲜艳的野杜鹃林。有黄丫口旅游度假区。黄丫口地处大石桥、海城、岫岩三县交界处,有鸡鸣闻三县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