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昌区原名头道江,清同治年间已成集镇。
清光绪三年(1877年)通化市设治,始称“通化”。东昌区属之。
民国二年(1913年)划归奉天东边道。
民国十九年(1931年)为伪通化省省会。
民国二十五年(1937年)属通化省。
民国三十年(1942年)析通化县通化街置通化市,东昌区属通化省。
民国三十三年(1945年)为伪满洲国首都。
民国三十三年(1945年)至1954年为安东省省会1954年设通化专区,专署驻通化市。东昌区属之。
民国三十六年(1948年)市、县分治,东昌区属安东省。
1949年属辽东省。
1956年原由省直辖的东丰县划归通化专区。东昌区属之。
1958年原由省直辖的通化市划归通化专署领导。
1960年撤销通化县,并入通化市;
1962年恢复通化县(驻通化市)。
1970年通化专区改称通化地区,地区驻通化市。
1985年,撤销通化地区,实行市管县体制,通化市升格为地级市。
1986年9月8日,国务院批准设立通化市东昌区、二道江区。
东昌区夜晚全景图
下辖7个街道、1个镇、2个乡:
街道办事处:光明街道、民主街道、东昌街道、龙泉街道、新站街道、老站街道、团结街道。 镇:金厂镇。 乡:江东乡、环通乡。
东昌区位于吉林省南部,东与二道江区、通化县为邻,南与集安市毗连。面积383平方千米,人口31万。邮政编码134001。
东昌区地图东昌区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通化市中心区。地理坐标东经125°50′~126°07′,北纬41°32′~41°49′之间。南北长32公里,东西宽23公里,东北与二道江区接壤,南与集安市相连,西、西北、东南与通化县毗邻。幅员面积382.6平方公里。[3]
东昌区地处长白山脉西南部老岭支脉与龙岗支脉之间浑江拗陷盆地中,城区四周山岭连绵,山峰起伏,为侵蚀构造低山区。境内最高处为金厂镇与通化县交界处的白鸡腰山峰,海拔1318.3米。最低处为金厂镇江沿村六组的浑江河谷,海拔332米,东昌区海拔平均高度为493米。[3]
东昌区沿浑江两岸展现绕城为低山区。浑江右岸属长白山系龙岗山脉,多为碎屑岩的低、中山。主要山峰有玉皇山、官道岭、滴台岭、北大顶、西北天、椅子山等。浑江左岸为长白山系老岭山脉,以变质岩为主的高山,主要山峰有前、后白鸡腰山、大砬子山、驮道岭、金厂岭等。[3]
东昌区属北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较长且干冷、夏季较短而温湿。平均气温6.5℃,7月最高气温22.2℃,平均日照2200—2884小时,无霜期115—133天,年平均降水950毫米,年均蒸发量1167毫米。冬季以雪为主,平均为22毫米。年均风速1.6米/秒。[3-4]
东昌区有大小河流10余条,均属浑江、鸭绿江水系。浑江源自白山市江源县三岔子镇,北龙岗山脉磬岭南谷,与鸭绿江汇流入海,全长433公里,境内流程23.1公里。另有较大河流为哈泥河、金厂河、夹皮河、保安河等。[3]
东昌区境内土壤有8个土类,以灰棕土壤为主,占总面积的80.34%,占耕地面积50.3%。[4]
东昌区素有“绿色立体宝库”、“长白山药库”之称。野生经济动植物资源有560余种,被誉为新“东北三宝”的人参、林蛙、鹿茸角驰名中外,并有可观产量,其中林蛙油在滋补方面被公认为高级补品,市场潜力极大,开发前景广阔;以人参、天麻、细辛、贝母、五味子为代表的中药材数量众多,所制中成药,享有很高声誉,不仅国内需求量大,而且还出口创汇。东昌区是重要的野生食品集散地,以山葡萄、蘑菇、山野菜等为代表的果品山珍资源质量上乘,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东昌土特产品系列,备受中外客商赞誉。金属、非金属矿产主要有金、银、铁、大理石、白云石等20多种,不仅黄金等矿产有较高品位,其他金属、非金属资源均有较丰富的储量。
东昌区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有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重金属等。[3] 已查明矿藏有:金、银、铜、铅、锌、赤铁矿、磷、石锦、滑石、石灰石、大理石、白云石等。[4]
东昌区土地面积为37596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757公顷、林地面积26110公顷、多种经营用地249公顷、水域面积28公顷、其他8080公顷。[3]
浑江由区境的东北向西南流经区内,穿城而过。境内有哈泥河、荒沟河、青沟子河、庙沟河、夹皮沟河、金厂河等9条主要河流。有石板沟水库(千叶湖),占地1.3平方公里,水深12米,旱涝无涨落,人称“小天池”。[5]
东昌区主要树种有红松、云杉、樟子松、落叶松、榆树、椴树等近20种。野生经济植物有117科、480种。其中药用植物有山参、天麻、贝母、细辛、党参、五味子、黄芪、刺五加、龙胆草、防风、柴胡等
东昌区主体民族为汉族,2011年东昌区总人口为315751人,比2010年减少1098人,2011年末总户数110150户。男性155419人,女性160332人,其中:农业人口34459人,非农业人口281292人。出生人口2095人,人口出生率6.62%,比2010年减少0.17个千分点;死亡人口1603人,死亡率5.07%,比2010年减少1.13个%;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55%。[6]
境内水资源丰富,除浑江流经境内56公里外,尚有10公里以上的主要河流13条。220千伏桃园变电、40万千瓦热电联产、500千伏输变电等一批电力能源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其中500千伏输变电新建工程是吉林电网升级换代的标志性工程,是吉林省“十一五”时期第一个超高压电力工程,计划2007年底投入运行。丰富的电力、水源等将满足通化“十一五”期间及以后经济快速发展的资源需求。东昌区城市功能完善,街道整齐宽广,建筑鳞次栉比,有线电视、通讯、供热、供气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餐饮娱乐等行业发达,领先于其他县(市、区)。区内工商企业众多,经济秩序规范,招商引资政策优惠,社会治安良好。已有大批国内外、省内外客商来东昌投资兴业。
第一产业重点依托郊区资源丰富的优势,以五大蔬菜基地为龙头,发展种养业、特产业及绿色食品业,实施产业化经营,发展“围城经济”和“医药经济”;第二产业借助通化“医药城”、“葡萄酒城”和“钢铁城”品牌优势,医药、冶金建材、商贸服务房地产、食品和农特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初具规模,涌现出吉林万通、中华茂祥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万通筋骨片”、“泰克胶囊”更成为家喻户晓的著名品牌。葡萄酒是通化的一张“城市名片”,是食品产业的重要支撑,通化正在形成以“通葡股份”为龙头的食品骨干企业群。通钢是省直属最大钢铁企业,也是中国500强企业,预计2010年产量将达到1000万吨,届时通化将成为全国重要的精品钢生产基地,这为东昌发展钢铁配套经济带来新的机遇;第三产业以服务业为主体,不断扩大商业网点,拓宽服务领域。全区个体工商户已达2万多户,全区税收三分天下有其一。
2011年东昌区地区生产总值(GDP)105.5亿元,比2010年增长17.6%,其中第一产业2011年增加值2.1亿元,比2010年下降4.8%;第二产业2011年增加值40.5亿元,比2010年增长14.0%;第三产业2011年增加值62.9亿元,比2010年增长20.8%。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2:38.4:59.6。[6]
2014年东昌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45亿元,比2013年增长6.6%;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5.3亿元,比2013年增长3.6%;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6.7亿元,比2013年增长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96亿元,比2013年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000元,比2013年增长9.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280元,比2013年增长15%。[7]
2011年东昌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1800万元,比2010年增长22.5%。其中农业产值20616万元,比2010年增长120%;林业产值652万元,比2010年增长46.2%;牧业产值19796万元,比2010年下降16.0%;渔业产值247万元,比2010年增长1.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489万元,比2010年增长0.2%。
2011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467公顷,比2010年下降3.3%。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009公顷,比2010年增长9.4%;蔬菜播种面积1230公顷,比2010年下降12.5%。全年粮食产量6000吨,比2010年增加1378吨,比2010年增长29.8%。牛存栏总量11467头,比2010年下降56.6%;生猪存栏17131头,比2010年下降60.0%;家禽存栏420千只,比2010年下降69.9%。畜产品产量全面增加。全年肉类总产量5740吨,比2010年下降68.2%。其中,猪肉产量3562吨,比2010年下降62.6%;牛肉产量1335吨,比2010年下降64.5%。禽蛋产量5572吨,比2010年下降53.7%;牛奶产量3429吨,比2010年下降62.7%。全年人参总产量174吨,比2010年增长83.2%;葡萄总产量241吨,比2010年增长15.3%;药材总产量2130吨,比2010年增长94.0%。[6]
2011年,东昌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26户,东昌区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28.9亿元,比2010年增长23.8%。其中:轻工业增加值23.6亿元,比2010年增长22.4%;重工业增加值5.3亿元,比2010年增长30.8%。
2011年东昌区规模以上工业中,食品制造业增加值7199万元,比2010年增长25.9%;家具制造业增加值9102万元,比2010年增长38.8%;医药制造业增加值200396万元,比2010年增长18.6%;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46553万元,比2010年增长53%。医药行业拉动明显,实现增加值200396万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9.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426092万元,比2010年增长34.1%;实现税金14222万元,比2010年增长6.9%;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43336万元,比2010年增长40.5%。全年建筑业实现总产值19348万元,比2010年增长9.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6万平方米,比2010年增长5.1倍;房屋竣工面积53万平方米,比2010年增长3.5%。[6]
截至2014年,东昌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5.5亿元、2014年增加值40.6亿元、利润7.3亿元,同2013年比增长15%、6.5%和10%。为企业协调贷款3亿元,申报项目扶持资金8000万元,完成征地2800亩。开工建设项目249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1个、10亿元以上项目4个。新增储备项目60个。引进项目403个,其中超亿元项目34个,引进省外资金80亿元、外资4100万美元。总投资4亿元的官道岭综合体开发项目、总投资3亿元的金马药业地块开发项目、总投资2亿元的跃进黄金矿业项目等一批超亿元项目签约落户。[7]
2011年东昌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4亿元,比2010年增长18.7%。其中,批发零售业零售额37.8亿元,比2010年增长18.6%;住宿餐饮业零售额8.6亿元,比2010年增长19.4%。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汽车类零售额比2010年增长35.6%;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比2010年增长8.2%;日用品类比2010年增长11.2%;化妆品类比2010年增长71.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比2010年增长3.0%。[6]
截至2014年,东昌区民营企业达到2151户,个体工商业户超过20000户,总数比2013年增长11%;从业人员达83000人,比2013年增长7%;预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88亿元,比2013年增长20%。财政贡献率达到90%以上。[7]
东昌区直径300公里范围内,遍布着沈阳、抚顺、丹东、长春、吉林等辽吉两省重要经济城市。距中国对朝三大口岸之一的集安市仅百余公里,距沈阳机场、长春机场不足3小时路程。以集锡线(303国 道)、鹤 大线(201国道)、黑大线(202国道)为主的连接东北三省和进关出海的公路网络在此交汇。沈吉线、梅集线、鸭大线铁路贯通全境,有直达北京、青岛、沈阳、长春、大连、白河等地的旅客列车。现在通化正在建设通边达海的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立体交通网络:通化--沈阳的高速公路现已开工建设,通化--长春、通化--丹东、通化--集安三条高速公路已列入国家高速公路建设“十一五”规划,前期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东北东部铁路(吉林通化--辽宁灌水段)正在征地拆迁;通化民航机场作为吉林省“一主四辅”机场格局的重要一环,正在选址建设。快速、通畅的立体交通网络建成后,东昌区的区位交通优势会更加突出,将成为进出东北东部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东昌区交通便利,以303国道、201国道、202国道为主的连接东北三省和进关出海的公路网络在此交汇。通沈高速、丹通高速、通长高速公路、通灌铁路建成通车和通化机场的建成运营,实现了“通海”、“通边”、“通航”,形成“1小时城内”、“2小时省会”、“3小时出海”交通快速化通道,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东北东部“进关出海、连接腹地、通达国际”的区域交通枢纽、商贸中心、物流集散地和连接内地与沿海的开放前沿。[1]
沈阳铁路局通化分局居于区内。梅(河口)集(安)、鸭(园)大(栗子)、浑(江)白(河)线铁路贯通全境。[4]
2014年,东昌区境内有220千伏桃园变电、40万千瓦热电联产、500千伏输变电等一批电力能源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其中500千伏输变电新建工程是吉林电网升级换代的标志性工程,是吉林省“十一五”时期第一个超高压电力工程,计划2007年底投入运行。丰富的电力、水源等将满足通化“十一五”期间及以后经济快速发展的资源需求。[7]
2014年东昌区投资2000万元的金厂河龙头段护堤项目成功获批,总投资2800万元的通天河防洪景观工程和总投资1500万元的金厂镇国家级水土保持工程如期开工,保安河、二密河等堤防工程全部竣工。[7]
2011年,东昌区共申报专利101项。其中发明专利36项、实用新型50项、外观设计15项;授权105项,其中发明专利31项、实用新型48项、外观设计26项。2个项目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分别为通化石油化工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的“车装钻机的研制”项目和“冲砂液处理车设备研究”项目。2011年,东昌区荣获国家科技部“2011年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科技进步先进县(市)”称号。[6]
2011年末,东昌区共有小学校28所,在校学生14674人,比2010年减少343人,占总人口4.6%。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教师职工总数1140人,专任教师1010人。[6]
截至2014年东昌区共有20所各级学校。包括东昌区第一实验小学、东昌区江南小学、东昌区第二实验小学、东昌区第三实验小学、东昌区沿江小学、东昌区佟江小学、东昌区东风小学校、东昌区育红小学、东昌区胜利小学、东昌区教育基地校、东昌区建设小学、东昌区育新小学、东昌区新岭小学、东昌区靖宇小学、金厂镇中心小学、江东乡中心小学、环通乡中心小学、东昌区幼儿园、育智辅读学校[8] 。
2014年东昌区投入2600万元用于落实义务教育政策和学校、幼儿园基础设施建设及设备改善,义务教育顺利通过省政府基本均衡验收,教师进修学校顺利通过省级标准化和示范校验收。[7]
2011年,东昌区有文化馆1个,文化室59个,电影院2个。组织文艺演出21场,参加演出3500人次。东昌区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举办区级竞赛10次,参加省市级竞赛3次,获得金牌2枚、铜牌4枚。[6]
2011年末,东昌区共有卫生事业机构15个,其中医院7家、妇幼保健站1家;社区服务中心9个,城镇社区服务站64个,村卫生站29个。医疗卫生技术人员376人,拥有编制床位533张。共有村卫生室29个;全年医疗总收入5200万元,总支出5000万元;全年诊疗人次12万人。[6]
2014年东昌区投入3600万元用于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医院被评为国家中医二级甲等医院,金厂镇卫生院被评为吉林省示范乡镇卫生院,区人民医院脑血管介入治疗项目通过省级认定。卫生系统营业总收入首次超亿元。[7]
2011年,东昌区有3个社会福利服务中心,拥有床位188张,供养人口139人,床位平均使用率达到了73%。51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对因病、因学支出型贫困家庭,给予等同低保标准最高六个月的临时救助。目前,已救助312户,866人,发放救助资金47万元。东昌区政府被评为吉林省城市和谐社区建设先进区;环通乡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被评为“全国模范敬老院”;民政局被评为2010年度全省先进慈善组织。[6]
2011年末,东昌区共纳入城乡低保对象11860户,17607人。其中:城市低保对象10292户,15337人,月发放保障资金335万元;农村低保对象1590户,2769人,年发放保障资金230万元;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33865人。城镇就业人员5611人。年内新增就业人数5106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5人,年末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数38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东昌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7210人,其中:异地就业人数6180人。[6]
2014年东昌区投入8400万元用于城乡低保、养老保险、就业补助、困难救助等社会保障建设,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和农民养老补助水平超过省定标准,新农保、城居保、新农合参保(合)率达到95%、97%和100%。[7]
境内有白鸡腰国家森林公园、玉皇山公园、千叶湖风景区等山清水秀、风光绮丽的自然景观;有靖宇陵园、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中国空军之父高志航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中靖宇陵园被列为全国革命传统教育红色经典景区;有万发拨子、自安山城等早期人类历史古迹。距“中国十大名山”长白山相距200多公里,离世界文化遗产集安高句丽王城遗迹仅百余公里路程,是理想的旅游中转地和接待中心。
东昌区潜力无限,资源无限,我们将以最优越的环境,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质的服务,最开放的形象,与国内外有识之士开展广泛而亲密的合作,同创伟业,共展鹏程。
万发拔子遗址 | |
万发拔子遗址位于通化浑江中游的南岸,岸边的山峦向西北冲积平原,延伸出一个小圆丘,延伸出来的一段狭长低地与贺丘相连,通(化)集(安)公路从龟颈穿过,公路另一侧的、有山包,左边是土岗。 万发拔子遗址内散布着罐、杯、钵等陶器残片和石刀、石斧、石镐、石网坠等生产工具。[11] |
靖宇陵园 | |
靖宇陵园景区位于吉林省通化市浑江东岸的靖宇山上,景区核心由杨靖宇烈士陵园和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组成。为第一批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陵园内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00米,占地约20000平方米。由灵堂、灵墓和陈列室等部分组成。[12] |
玉皇山公园 | |
玉皇山公园坐落在通化市中心,浑江之畔,玉皇山原名为玉皇阁。光绪三年,香客集资修建了玉皇阁。解放后,玉皇山公园增设了游艺设施和动物园、展览馆,修建了鱼塘花园,筑起了烈士碑。临江诸峰建有望江亭。登上望江亭,可俯瞰美丽的通化山城。[13] |
白鸡腰森林公园 | |
白鸡腰森林公园 |
鸡腰森林公园位于通化市林场经营区内,距市内20公里,属国家级森林公园。规划总面积1067公顷,林木蓄积1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8.7%。公园总面积1041公顷,活立木蓄积1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98.7%,自东向西呈扇形分布。林场经营区最高海拔1318.3m,最低海拔363m,平均海拔高度在600m左右。森林公园是以自然景观为主的森林生态旅游景点。园区由天桥、正岔、吴里常三条主要沟系组成。[14] |
千叶湖风景区 | |
千叶湖风景区位于全国十大名山,长白山山脉中的通化千叶湖风景旅游区,占地16000平方米,是国家AA级景区.其中千叶湖占地1.3平方公里,水深12米,是在原日伪滑雪场暨石板沟水库的基础上进行开发的,旱涝无涨落,人称“小天池”。每年圣诞夜,千叶湖举办大型冰灯、冰雕、烟花、焰火、狂欢之夜文艺晚会。[5] |
万发拔子遗址 | |
万发拔子遗址位于通化浑江中游的南岸,岸边的山峦向西北冲积平原,延伸出一个小圆丘,延伸出来的一段狭长低地与贺丘相连,通(化)集(安)公路从龟颈穿过,公路另一侧的、有山包,左边是土岗。 万发拔子遗址内散布着罐、杯、钵等陶器残片和石刀、石斧、石镐、石网坠等生产工具。[11] |
靖宇陵园 | |
靖宇陵园景区位于吉林省通化市浑江东岸的靖宇山上,景区核心由杨靖宇烈士陵园和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组成。为第一批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陵园内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00米,占地约20000平方米。由灵堂、灵墓和陈列室等部分组成。[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