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家屯镇

秦家屯镇

人口 51445人(2017年)
气候条件 中温带湿润大陆性气候
中文名 秦家屯镇
车牌代码 吉C
所属地区 吉林省公主岭市
别名 秦屯
地理位置 吉林省公主岭市西部
政府驻地 秦家屯镇
目录导航

概况

秦家屯镇位于公主岭市中西部。南邻大榆树镇,东邻 怀德镇,北邻双龙镇,西邻八屋镇。面积194.4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1445人(2017年)。辖 秦家屯1个居委会和秦家屯、丰源、佟家屯、两家子、三家子、四家子、新立、新发、韩家泡子、赵家屯、戥子街、王家堡、南平安堡、城北、太平山、杨树林、老奤屯、北平、北大榆树、城东、永丰、七棵树22个行政村,159个自然屯。镇政府驻秦家屯,距市区42千米。公长公路、长双公路过境。古迹有辽金时期倍州古城遗址。 [1]

沿革

清崇德年间有从山东河北等地来此垦荒者,其中 秦姓颇多,为一大氏族,故得名秦家屯。民国12年(1923)为怀德县第四区所辖。伪满时为秦家屯村,民国37年为怀德县第四区。1956年设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84年建镇。1996年,面积190平方千米,人口4.8万人,镇政府驻秦家屯,辖秦家屯、丰源、佟家屯、七棵树、永丰、两家子、新立、新发、韩家泡子、赵家屯、戥子街、王家堡、南平安堡、城东、城北、开原堡、太平山、杨树林、老矸屯、北平安堡20个行政村和秦家屯1个居委会。2003年?,面积190平方千米,人口48910人,代码220381104。?年,面积190平方千米,人口49097人。 [1]

地理环境

秦家屯镇地处东辽河右岸,属中温带湿润大陆性气候,降水分布均匀,土地肥沃,是公主岭市产粮大镇。全镇现有耕地面积14,200公顷,其中预留地、开荒地2200公顷,水田面积为4,600公顷。镇内交通便捷,四通八达,公长公路、长双公路交叉通境内,镇政府距公主岭市区42公里。南邻大榆树镇,东邻怀德镇,北邻双龙镇,西邻八屋镇。

交通

公路:省道S105(长双公路)穿镇而过,公长公路、秦双公路沟通相邻乡镇。2015年9月 长深高速公路 秦家屯出口开通,使秦家屯镇拥有高速公路的便利河运:东辽河在镇南穿过,有跨河摆渡船运

资源

秦家屯镇境内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正在开发利用,石油可探明储量2000万吨,天然气50亿立方米。中国石化东北油气分公司所属的秦家屯油田、七棵树油田在秦家屯境内。 [2]

经济

盛产玉米、大豆、大米,特别是大米,色泽纯正,口感细腻,饭香浓郁,是百姓餐桌上的美味。大米年商品量30000吨,玉米年商品量4万吨。淡水养鱼业十分发达,现有水面150余公顷,年产淡水鱼613吨,有“鱼米之乡”的美称。镇内流动人口多,信息量大,市场十分繁荣,工农业生产发展迅速。2001年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经济十强镇”。2010年,全镇 国内生产总值实现14.95亿元,比2005年增长140%,年均递增18.2%;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2130万元,比2005年增长78%,年均递增12.5%; 地方财政收入559万元,比2005年增长427%,年均递增3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918元,比2005年增长58%,年均递增9.6%;“十一五”期间,招商引资实现4.85亿元,比“十五”期间增长341%。

基础建设

2009年,秦家屯镇投资572万元,对街区8条主要巷道进行路面硬化,路面排水进行改造。2010年,省交通部门投资4200万元完成了主街道道路改造工程。同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聘请北京方面的规划专家,重新修订小城镇建设远景规划和近期发展规划。启动了新城区建设工程,投资1400万元,完成了新区的道路、桥梁、排水等基础设施工程。2011年,进行新区的楼房建设工程。“十一五“期间,秦家屯镇共投资2400万元,建设农村水泥路70.2公里,实现了农村公路“村村通”的目标,许多村达到了“屯屯通”、“户户通”的标准,很好地改善了农村道路交通状况。

名胜古迹

秦家屯古城( 秦家屯城址)是一座辽金时期的古城遗址,位于秦家屯镇东侧。古城内早已辟为农用耕地,只剩有保存较好的高大城墙,城墙四面延绵相接。古城面积很大,平面呈长方形。城墙周长约3380米,均为夯土构筑,目前残高仍有4至6米不等,其底部墙基宽达16至18米,看上去坚实、厚重。城墙除西墙局部遭破坏之外,其它三面保存较好。据《 大清一统志》和《 辽东志》等书记载,秦家屯古城原为辽金两代信州所在地,始建于辽圣宗开泰七年(公元1018年),当时称信州,统管三州二县,金代继续沿用,只管一县一镇。古城四周为开阔的平原地带,东辽河支流小河子从其南面流过。辽金时期,信州位于金代中都至上京交通线上,控扼宋金来往之交通要道,是松辽平原大型古城之一。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