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丹复命篇》共收五言律诗十六首,七言绝句三十首,《西江月》词九首,又附七绝一首,以及《丹髓歌》三十四首。卷前有薛道光于宋靖康元年(1126)作《还丹复命篇序》,略述自己学道之经过及金丹要旨。自云学道多年,未遇真传,在宣和二年(1120)得真人口诀:“大道之祖,不出一气而成变化,喻之为日月,名之为龙虎,因之为阴阳,托之为天地。一清一浊,金木间隔于戊己之门;一性一情阴阳会聚于生杀之户。采二仪未判之气,夺龙虎始媾之精,入于黄房,产成至宝。别有法象枢机,还返妙用,长生秘诀毕于此矣。”故而依师口诀,写成五律十六首,以表金丹十六两之数;七绝三十首,以应三十日(一转)之功;《西江月》词九首,应九转之法。此篇可以视为薛道光本人的内炼体会及其经验总结。《修真十书》中有收录。
《还丹复命篇》宗承张伯端《悟真篇》,论及内丹学理及采药、抽添、火候等要点,认为内丹药物就在身中,真正功夫就在片时。《西江月》有云:“竹破须还竹补,人衰须假铅全,思量只是眼睛前,自是时人不见。”又云:“长生妙药在家园,一晌功夫便见。”其说大略以先天一气为丹本,真铅真汞为药物,龙虎交腾为锻炼,以凝神人气穴为下手功夫。《还丹复命篇》认为修道在于浊中取清,如云“烟花柳陌头头是,秽浊馨香任所需”。论述丹法,《丹髓歌》较为分明。
薛道光(5)在宋徽宗崇宁五年(106)冬天,薛道光住在眉县青镇(即今陕西省眉县),在佛寺听讲.遇到从扶风县来的道人石泰,当时已是八十有五的高龄,黑发红颜,神宇非凡,夜里还做针线活计. 薛道光知道不是一般人物,就在谈话之中,故意引用张伯端的诗句.石泰有些惊奇,问:""你怎么知道张紫阳?他正是我的老师."薛道光还不太相信,就举出(悟真篇)中的句子向他请教,石泰看他很诚心,就简略地为其讲解大要.薛道光听后大悟,平日埋藏在腹中的各种疑团,一下打破,如同桶之脱底一般.于是才信石泰是张紫阳的真传弟子,进而叩拜要求收在门下.石泰笑言:"你不怕有叛教的嫌疑吗?"薛道光坚定地回答:"生死大事,如果拘于门户,难道不是自己耽误自己吗"石泰听后连连点头,并言自从紫阳先师授道以来,将近30年了,今日才遇到可以继承的人.于是传授口诀真要,并告诫他疾往通都大邑,依靠有力者供养修道,自己即退隐于世.
从此薛道光弃僧从道,幅巾缝掖,混俗和光,以了性命大事.光宗绍熙二年(1191)道成,享年114岁.留有颂云:"铁马奔入海,泥蛇飞上天,蓬莱三岛路,原不在西边."
嗟夫,人之有身,其昧也久矣。以名利盗其心,以是非贼其志,日渐一日,寝成鄙吝,不知好道,而自与远。然至道不远,常在目前。故仙经云: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虽有道者,欲与之开发,孰为之信。仆陋以狂言,不足取信于人。以金鼎还丹之道陈于世者,尤非所宜,在有道者,当自知之。初年学道所亲,无非理性之士。如其习漏未尽,则尚循于生死。至于坐脱立亡,投胎夺舍,未见一朝而长往。尝思孔子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老氏之昇腾飞举。由是知圣人之意,不可一途而取之。宣和庚子岁,得至人口诀曰:大道之祖,不出一气而成变化。喻之为日月,名之为龙虎,因之为阴阳,托之为天地。一清一浊,金木间隔于戊己之门。一性一情,阴阳会聚于生杀之户。采二仪未判之气,夺龙虎始媾之精。入于黄房,产成至宝。别有法象枢机,还返妙用。长生秘诀,毕于此矣。由是方知大道不繁,须逢至人,授之口诀,始能造于真际耳。数十年所穷者,皆圣人之绪余也。始明物有不迁之理。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龙虎之机,金木之理。此之真诀,仆闻不疑。依法行之,果跻圣域。尝闻奥旨,混于六经书史之间。故易曰:男女媾精,万物化生。岂不显其道机,详其书史。以仁义礼乐有为而推之,故于无为之道,若相反也。昔邹鲁之士,缙绅先生,多能明之,近世不复有矣。依师口诀,辄成五言一十六首,以表二八一斤之数。七言绝句三十首,以应三十日之大功。续添西江月九首,以应九转之法。明辨药物采取,五行生杀,主客先后。刑德园缺,抽添运用,火候斤两,无不备悉。好道之士,熟究斯文,或以宿缘契合,自然遭遇。文虽鄙陋,一一皆言其实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