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在上海天文台获理学博士学位。
1998年7月至2002年9月在日本两家研究所工作为外国人研究员,后在中国台湾中研院天物所做访问学者。他是中科院2002年度第二批“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入选者。
2003年9月到位工作。在“百人计划”执行期间,发表(含接受)论文36篇并编辑会议文集1本,其中SCI收录20篇(1篇Nature,第一作者)。
2006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百人计划”终期考核为优秀,获后续支持 。
研究课题始终聚焦在天体物理领域中VLBI(甚长基线干涉测量)发展的最前沿方向。申请获得了六项共58次国际大型天文设备的观测时间。着重于对银河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候选体人马座A*(Sgr A*)的高分辨率毫米波VLBI观测研究等。
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发现了支持“银河系中心存在超大质量黑洞”这个观点迄今为止最令人信服的证据,结果于2005年11月3日在Nature上发表并在国内外引起重大反响。被评为2005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入选2006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荣获中科院研究生院2006年度“优秀教师”称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