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齑玉脍

金齑玉脍

地区 西安
中文名 金齑玉脍
分类 秦菜
目录导航

历史

  金齑玉脍的名称,最早出现在北魏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书中。在“八和齑”一节里,贾思勰详细地介绍了金齑的做法。金齑共用七种配料:蒜、姜、盐、白梅、桔皮、熟栗子肉和粳米饭。其中,需要解说的是白梅。白梅也是中国古老的传统食物之一,在醋发明之前,它是主要的酸味调料,做羹汤时必不可少。东晋梅颐编造的《古文尚书》中有“若作和羹,尔惟盐梅”,盐梅就是白梅。在醋发明以後,白梅与醋长期共存,後来终于为醋完全取代。白梅的做法,是把没有熟透的青梅果实在盐水里浸泡过夜,次日在阳光下曝晒,如此重复十遍即得。现在苏州等地出口到日本和韩国,每年价值数百万美元的“盐渍梅胚”,正是白梅的低盐改造产物。日本料理中至今乃用一种咸梅,是青梅经盐和紫苏叶子腌制的产物。白梅与咸梅之间或许存在渊源关系。把白梅与其它六种配料捣成碎末,用好醋调成糊状,就是金齑。在同一节里,贾思勰还描述了芥末酱的做法。从上下文的意思推测,上菜时,金齑、芥末酱及其它调料与生鱼片分别装碟,食者按自己的爱好自由选用。

  在鱼脍衰微之后,金齑玉脍的含义又一次发生改变,抽象化成为佳肴美味的泛称。清人郑板桥在潍县(今山东潍坊市)知县任上(1746-1752年),写过一组《潍县竹枝词》,其中一首是:“三更灯火不曾收,玉脍金齑满市楼。云外清歌花外笛,潍县原是小苏州”。诗中的玉脍金齑,泛指潍县夜市中形形色色的菜肴,不必再与生鱼片挂钩

所需食材

  主料:鳜鱼肉750克。

  配料:鲜蜜桔250克。

  调料:鸡蛋清一个,生姜末1克,精盐4克,绍酒10克,味精1克,湿淀粉15克,鸡汤150克,熟猪油500克(实耗100克)。

制作过程

  (1)将鳜鱼除骨、去皮、洗净、搌干水分,片成2.5厘米宽、4厘米长、0.7厘米厚的大片,加绍酒(5克)、精盐(1.5克)腌渍入味,加鸡蛋清、湿淀粉拌匀上浆待用。将蜜桔除去皮、络、果核,每瓣片成两半待用。

  (2)净炒锅置旺火上,注入猪油(485克)烧至七成热,将鱼片一片一片下入油 锅,视鱼片颜色变白、起小米般大小的泡时,立即捞出沥油。

  (3)另取净炒锅置中火上,注入猪油(15克)烧六成热,放入姜末炒出香味,加入鸡汤、精盐、绍酒(5克)、味精烧开,投入鱼片,用中火煨一分钟,勾水芡,下入桔瓣,淋入明油颠翻出锅装盘即成。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