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马节

斗马节

中文名 斗马节
节日类型 苗族瑶族传统文体活动
节日起源 机构设定
目录导航

节日起源

相传,这项活动源于一项婚姻裁决。据说,500年前最能赢得姑娘爱情的是 斗马能手。因此,每有情敌相争时,苗王就组织斗马赛。获胜者便最有权利娶他所喜欢的姑娘。经过后来的演变,斗马受到众人的喜爱,参加的人越来越多。每逢传统节日都有斗马,它已成为群众性的娱乐活动。在融水苗乡盛行已有百年历史。

在村寨,若出现几个后生同时追求一个姑娘的情况,寨佬就组织斗马比赛,谁的马斗赢,姑娘就嫁给谁。随着社会进步,婚姻裁决功能逐步退化,演变而成苗家人年节坡会的一项赛事。

节日历史

斗马节斗马节1987年,广西 融水县人民政府将11月26日县庆日这一天定为斗马节。2004年把斗马节更改为“融水芦笙·斗马节”。

2013年10月26日,第13届中国·融水苗族芦笙斗马节在“芦笙斗马之乡”和“百节之乡”的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举行。本届斗马节共有20匹斗马参与角逐。比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最终来自香粉乡雨卜屯的苗族小伙杨灿饲养的“红威风”勇夺桂冠。 [1]

2014年10月25日,广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举行2014第十四届中国——融水苗族芦笙斗马节。来自香粉、安太、安陲、四荣、怀宝等乡镇的26匹骏马通过撕、咬、踢、追等“绝招”进行激烈的搏斗,引数万名游客前来观看。

2015年9月3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举办首届斗马节。来自广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等地的近30匹雄马在三江侗乡鸟巢竞技场展开的激烈争斗,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看。 [2]

节日过程

斗马节这一天,村寨笙歌震天,铁铳、粉枪齐鸣。穿着节日盛装 斗马节斗马节的各族人民兴高采烈,跳起欢快的 芦笙舞。这时,精神抖擞的苗胞,牵着各自的壮马,从四面八方云集斗马场。

斗马场分有歇马场和决斗场,分组排列次序后,主持人即宣布 斗马开始,然后两个马主把各自的马从歇马场牵进决斗场。斗马是两匹公马相斗,每次只斗一对。胜者留在场内继续相斗,一般以胜败场次多少论高下。

斗马时,人们牵一匹雌马挑逗两匹公马,使之相斗。每次只斗一对 斗马节斗马节。两匹公马在即将接近母马时,为了得到与之亲近的机会,各自昂头翘尾,高扬前蹄,厉声嘶鸣,向对方扑去互相厮斗起来,或咬或踢,时而双双竖立,时而迅猛追逐,场面十分紧张激烈。有的要斗上几十个回合才分出胜负,败者退出,胜者留下继续迎战,最后以胜败场次的多少决出前三名。

斗马场上,常有成千上万人围观。观众情绪高涨,欢呼呐喊声此起彼伏。比赛结束,夺得优胜的马主,则牵着披红挂彩的斗马绕场一周,接受观众的祝贺。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