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底乡

中文名 板底乡
全乡土地面积 106.31平方公里
人均耕地 1.418亩
荒山草坡面积 39236余亩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名称来历

板底是彝语地名,意为高山上的坪坝。[1]

政区沿革

1953年4月,置落底乡。

1959年2月,改管理区。

1959年2月,改管理区。

1961年,登底、新华、板底合并为板底公社。

1984年4月,改板底乡,并划出部分村置登底乡,属盐仓区。

1992年,盐仓管理的登底乡并入板底乡。[1]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辖板底、雄英、新华、曙光、登底、清河、新胜、安坪8个村民委员会,下设50个村民小组。[1]

截至2020年6月,下辖2个居民委员会,6个村委会。[2]

统计用区划代码 城乡分类代码 名称
520526214001 210 板底社区居民委员会
520526214002 220 安坪社区居民委员会
520526214202 220 曙光村委会
520526214203 220 雄英村委会
520526214204 220 新华村委会
520526214205 220 登底村委会
520526214206 220 清河村委会
520526214208 220 新胜村委会

人口状况

统计用区划代码 城乡分类代码 名称
520526214001 210 板底社区居民委员会
520526214002 220 安坪社区居民委员会
520526214202 220 曙光村委会
520526214203 220 雄英村委会
520526214204 220 新华村委会
520526214205 220 登底村委会
520526214206 220 清河村委会
520526214208 220 新胜村委会

交通状况

全乡辖8个行政村,50个村民组,3313户,15003人。其中农业人口14923人,占总人口的99.5%,少数民族人口10208人,占总人口的68%,其中彝族人口9595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4%。其中,妇女7363人,文盲半文盲725人,小学文化程度5168人,初中文化程度2720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455人。总体而言,全乡居民文化教育程度低,传统守旧思想严重,封闭保守的小农意识占主导,学习先进科技知识的能力差,观念转变意识不强。

产业发展状况

板底乡各村通村公路均是土路,长期失修,路面狭窄,晴天多沙尘,雨天多泥泞。由于路面没有硬化、油化,晴通雨阻的状况较为明显。尚有新胜村进出还是便道,路面状况更为恶劣。

社会事业发展状况

板底乡产业结构单一,农民主要靠种植业和养殖业维持生计。因土地贫瘠,种植业产出量低;因养殖周期长,养殖业出栏率低;加上市场条件差,农户产业增收效果差。另外,主导产业不突出,农户多分散种植、养殖,难以形成相应的规模效益,实现产业的经济价值。2009年农作物种植面积21349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1149亩,粮食总产量5476吨,平均亩产259公斤,属全县较低水平。农民人均占有粮365公斤。良种推广面积只有1000亩,占粮食播种面积的4.7%,科技含量低,耕作形式粗放。其中,种植业主要以玉米、马铃薯及荞麦为主。养殖业主要以饲养羊、猪、家禽为主,2009年10月底全乡大牲畜存栏2186头(匹),出栏229头(匹);羊存栏1368只,出栏202只;猪存栏5145头,出栏2957头;家禽存栏10002羽,出栏6808羽,属全县较低水平。2009年末,全乡总产值4044.46万元。其中,农业产值3463.5万元,占总产值的85.6%,林业产值137.6万元,占总产值的3.4%。2009年人均纯收入1885元,属全县中低水平水平。

地理条件

全乡有小学6所,中学1所,卫生室8个。全乡中小学软硬件设施普遍落后,严重制约了当地教育水平的提高。全乡文化事业开展力度小,无固定的文化活动场所,村民很少参加或组织文化活动;医疗卫生条件差,主要是缺乏医疗设施和医务工作者。全乡普遍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全乡范围内,卫星、广播电视信号不稳定;体育活动因缺乏场地和有效组织而很少开展。总之,全乡社会事业发展状况处于落后水平。但是,被国内外专家学者誉为“戏剧的活化石”的板底乡裸嘎院子古傩戏“撮泰吉”,一直得到当地村民的有效保护和传承。这对于带动板底乡旅游、以及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气候条件

板底乡全乡地形走向为西南高东北低,大部分地区,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但与盐仓、炉山两乡镇接壤之处则相对平缓。全乡平均海拔2250米,乡政府所在地海拔为2210米。土壤以黄棕壤和高山草甸土为主,土层较薄。

土壤资源

板底乡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特点,冬季冷凉,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日照多,无霜期177天,年降雨量916毫米,年最高气温30.6℃,年最低气温-15.3℃,年平均气温10.9℃,年总积温3975个小时,年日照时数1526小时,由于气候异常,板底乡气候多呈现为秋冬低温,春夏阴雨,干旱、霜灾、凝冻等气候灾害发生频率高。

水文资源

由于受生物气候、地貌组合和人为活动的影响,板底乡土壤分布既有地带性土壤分布的规律性,又有河谷深切、浸蚀强烈、保存着较完整的高原面的土壤分布等特性,以黄棕壤和高山草甸土为主。部分地区土地石漠化严重,土壤覆盖率低,土层瘦薄,土壤有机物含量低,粘性大,多数耕地为中低产型,部分耕地基岩裸露,土壤肥力差。土地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土壤酸性重。由此导致农作物生长周期长,且结实率低。

林木资源

全乡水资源缺乏,河流稀少,水量不足,并呈季节性分布。水资源的供给主要靠雨水,严重受到季节性的影响(春夏水量稍多,秋冬水量却明显偏少)而不能满足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需求。部分生活用水水质差,不适于长期饮用。加上植被受到破坏,水土流失等原因,水资源状况更加恶化。

矿产资源

全乡林地面积76114.5亩,其中有林地面积50126.85亩,占林地面积的65.86%。全乡森林覆盖率27.56%。全乡林木品种单一,多为华山松和多年生灌木,且由于受到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多数林木矮小、弯曲,难以实现经济价值。

地理位置

全乡除安坪村、新胜村外,其余村均有煤炭,其储量少、煤层薄、品质差,多为群众生活用煤。由于长期私挖滥采,煤炭资源受到严重破坏。

-人口总数:15003人 农业人口:14923人 非农业人口:1080人

--行政区面积:106.3亩 耕地面积:21349.0亩

--主要民族成分:彝族,苗族,汉族,白族,穿青 发展口号:农业稳乡、畜牧强乡、生态立乡、文化活乡、旅游兴乡

--所辖村:板底村,登底村,新华村,曙光村,雄英村,安坪村,清河村,新胜村 生产总值:1501.1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畜牧业 名特产品:马铃薯,荞麦,黑山羊 办公所在地:板底村

--自然条件:冬季冷凉,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日照多 资源:煤炭,太阳能,风能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