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福远,1940年10月出生,贵州安顺人。从事蜡染艺术三十余年,设计图案上千种,发表作品上百件,获各种奖项数十次,有百余件蜡染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及省,市博物馆等收藏。1988年受轻工部表彰,被评为全国工艺美术优秀专业技术人员。1990年,贵阳、苏州等地美协为其举办个人蜡染艺术展,同年被选拔为安顺首批地级专业拔尖人才。1994年参与上海浦东新区中华文化博览会展出作品,同年又在南京师范大学等地办展。1995年台湾高雄佛光山为其举办"福远蜡染艺术展"。1996年在杭州参与中国民间艺术大展,作品"丝路明珠"荣获金奖。1997年6月赴北京参加"中国十大民间艺术家精品展"。1998年8月在北京首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上,作品"中华脸谱系列"又获金奖。代表作品还有中华龙纹艺术系列、中华古鼎、饕餮纹饰系列、汉画艺术系列、鸟蝠鱼蝶组花系列、佛教艺术系列等等,若有文章《民族艺术精魂寻》、《蜡染设计初探》、《走自己的路》等。
洪福远自幼酷爱绘画艺术,后来着迷于蜡染。他经常翻山越岭到苗族、布依族的山寨,向当地人学习蜡染技术,并收集图案,与当地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洪福远说: “当时我下农村,看到少数民族,特别是苗族和布依族虽然当时生活非常艰苦,但是对他们民族文化,对民族传统的东西非常重视。他们的心完全用在民族的图腾文化上。我也是受了民族感情的影响,民族文化的影响,走上了民族文化研究的道路。”
随着了解的增多,洪福远越发喜爱蜡染这种古老的艺术。他认为,蜡染作为中国少数民族的民间艺术,它的图案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反映了民族的心理、历史、文化、民族感情。洪福远说: “它(蜡染)有很多图案,特别是鸟和鱼的组合图。它是复合性图案,它有鸟,又有蝴蝶,又有鱼虫,全部组合起来,表现了自然生活的和谐。苗族崇尚万物有灵,把小虫、小草当作非常有灵气的东西来表现。”
洪福远把这种鱼、蝶组花图案组合称为是世界上独有的,它近看是鱼、蝴蝶,远看像花。这种图案有丰富的动物形象,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蜡染是贵州少数民族妇女使用最多的装饰品,头巾围腰、绑腿、伞套、枕巾、书包、背带等,都使用蜡染。洪福远从事蜡染工艺40余年,设计的各种图案上千种。他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对贵州各民族传统纹样有深入研究,人们在他的作品中可以领略到贵州各少数民族蜡染艺术的风采。他的《中华龙纹大观》是一幅表现中国龙文化的作品。洪福远介绍说:“《中华龙纹大观》,也是用原始蜡画手工艺表现。它从原始时代的龙纹,有的像青蛙,有的像蚯蚓,有的像鱼,发展到唐宋元明清,中华五千年史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各个朝代的龙纹典型在我这张作品里都有表现了。”
《中华龙纹大观》包含了中国各个时期龙纹的形象,洪福远花了几年的时间收集资料,从中选取典型的形象。与此同时,洪福远创作了大批表现贵州苗族、布依族生活场景的蜡染作品,如《苗家姐妹》、《布依山寨》、《鱼喜莲花》等,这些作品都非常生动有趣。
洪福远对蜡染有着深厚的感情。为了能以文养文,通过与蜡染有关的经营活动筹钱支持自己的事业,几年前他成立了一家蜡染艺术馆,集蜡染制作工艺、艺术表演、收藏、新产品开发为一体,成为当地的一道风景。目前,这里已经收藏了大量珍贵的蜡染民间作品。作为一名民间艺术家,洪福远觉得自己有义务保护国家的传统文化。他说:
“(现在)经济上在世界上强调一体化,但是文化要强调多元化,如果各个国家不保护好自己的文化,那将来世界就不会丰富多彩了。而且民族文化是民族的团聚力,民族有文化,才会显出民族的存在,所以民族文化一定要加以保护。”
1999年,洪福远被中国文化部授予“中国十大民间艺术家”称号。他的蜡染作品被国家博物馆及多家省市博物馆收藏。近年来,洪福远潜心于收藏和创作,他的作品常巡展于中国各地,以及日本、美国等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