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博物馆

萍乡博物馆

藏品 6000余件
占地面积 25000平方米
建成时间 2008年7月26日
目录导航

萍乡市博物馆简介

萍乡博物馆位于滨河东路“三角洲”,上邻秋收起萍乡博物馆萍乡博物馆(15)义广场与彩虹桥,面对秀丽的金螺峰和虎形山,西靠秀美的萍水河,下接鹅湖公园,新馆占地面积2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900平方米,主体建筑6层,高达28米。2007年“5·18国际博物馆日”这一天,萍乡市博物馆新馆开始奠基,同年10月25日正式破土动工,2008年7月26日主体工程全部封顶。原萍乡市博物馆设在孔庙内,场地十分狭小,设施非常简陋。

博物馆陈列方案

萍乡市博物馆的陈列方案———《昭萍之光———萍乡自然、历史与人文陈列》已出台。《昭萍之光———萍乡自然、历史与人文陈列》方案,旨在充分展示萍乡旖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风韵、灿烂的人文风采、古今的经济风貌、丰盈的民俗风情,真实地反映世代萍乡人独特的生存状态、人文传统和人文性格,全景式、艺术地打造一部物化、形象、生动、浓缩的萍乡志。

《昭萍之光———萍乡自然、历史与人文陈列》方案中,对新馆进行了功能定位,新馆将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新颖的建筑设计、园林化的布局,成为萍乡市城市建设的一个亮点和标志性的文化建筑之一。

在陈列上,新馆将顺应当今国内外博物馆强调主题化、个性化的主流,突破传统的单一文物陈列、通史陈列的模式,立足于萍乡的实际,着眼于萍乡市情,结合馆藏文物资源,以及对萍乡自然、历史、文化积淀的把握,以时空交错,历史与现实相融的视角,突出萍乡个性,突出萍乡特色,突出萍乡亮点。新馆展厅总体风格选取清丽、雅致、闲适的基调,以体现萍乡山水淑清、人文渊薮的历史风貌,且与陈列的主题与内涵相协调。

新馆在陈列上将更加注重历史感强,信息量丰,观赏性好,趣味性浓,通过历史文物与自然标本的展示、多彩画面与简洁文字的陈述、场景复原与视听系统的结合,将观众带进一个愿看、愿听、愿记的观展世界,辅以观众互动参与项目,营造一个鲜活生动、赏心悦目的观展环境。

      

陈列共分七个部分。

《昭萍之光———萍乡自然、历史与人文陈列》方案中,博物馆的陈列将以山水和谐、人文昌隆为主题,从萍乡自然、历史与人文出发,分为序厅、第一单元山水淑清、第二单元昭萍史迹、第三单元百年风云、第四单元吴楚风情、第五单元萍乡人物、尾声金凤朝阳七个部分。

第一单元山水淑清,概略性地展示萍乡历史与人文赖以存在的自然环境风貌,向观众介绍历古至今的“山水淑清,生态萍乡”的地理特点,内容包括萍乡山水环境、动植物、古生态等;第二单元昭萍史迹,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大部分串联起萍乡历史发展的大致线索,勾画出萍乡人创造文明的大致轮廓,向观众介绍本陈列的核心板块,提供一个亲近萍乡、认识萍乡、了解萍乡的窗口,内容为萍乡文明的演变与亮点;第三单元百年风云,突出展示近现代萍乡所发生的具有重大影响,并载入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的重大历史事件,让观众看到萍乡的亮点。内容包括萍(乡)浏(阳)醴(陵)起义、安源工人运动、秋收起义并引兵上井冈山等;第四单元吴楚风情,选择性地展示萍乡“地界吴楚”的特色风情,让观众了解历史上萍乡人的生活风貌和人文痕迹。包括具有典型性的萍乡民间文化、民俗;第五单元萍乡人物选择从古至今在社会上具有较大知名度、影响力的萍乡人物,简要介绍其主要事迹,让观众了解萍乡人文的亮点。包括萍乡古代乡贤、军政要人、文化名人、社会名流。

二单元萍乡山水环境与历史变迁表现萍乡地理的灵秀与历史文明的风貌,以三单元几件重大历史事件表现萍乡人的豪气,以四、五单元地方风情与人物表现萍乡人文昌隆,诠释自古以来萍乡文明的衍生、流播与发展的个性与魅力。

陈列展品

目前,萍乡市博物馆共有藏品6000余件,其中一级文物15件、二级文物82件、三级文物739件,还有一部分动植物标本,这些藏品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我市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脉络、文化风貌以及本土的自然遗产。但由于原博物馆的陈列条件限制,目前只开放了恐龙蛋化石、巨型灵芝、孔庙、部分书画的复制品等方面,而大部分“宝物”并没有陈列出来,新馆则会利用设备优势,将这些保存已久的“宝物”重新展示在市民们的面前。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