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学院的前身化工系正式设置。
1961年,厦门大学部分师资并入福州大学,成立化学化工系。
1984年,两系又分立成化学系和化工系。
2001年5月18日,两系再次组建为化学化工学院。
2013年9月,学校在原化学化工学院化工系和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基础上组建石油化工学院。[1]
截至2019年7月,学院设有3个系,3个本科专业。[1]
系:化学工程与工艺系、材料化学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本科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油气储运工程
截至2019年7月,学院有教职工115人,包括正高级25人、副高级43人。其中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支,福建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1支,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1]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鲍晓军、江莉龙[1]
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鲍晓军、江莉龙[1]
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江莉龙、邱挺[1]
“闽江学者”特聘教授:袁珮、洪若瑜、朱海波、赖跃坤、林小城[1]
福建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侯琳熙、郑辉东[1]
截至2019年7月,学院设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点1个,“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1个,省高校优势学科创新平台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1]
学生活动(2)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化学工程与技术[1]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1]
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工业催化、生物与医药工程、环境化工、化工装备与控制工程[1]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1]
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工业催化[1]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化学工程[1]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点:化学科学与工程[1]
“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清洁化工新技术[1]
省级重点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1]
截至2019年7月,学院设有1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福建省研究生创新教育研究基地、2门福建省精品课程、1个省级教学团队。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并且于2015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化工原理课程优化设计’的教学研究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
国家级特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1]
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化工[1]
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化学工程与工艺[1]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化学原理课程优化设计[1]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工程[1]
福建省研究生创新教育研究基地:工业催化[1]
省级教学团队:化学工程与工艺[1]
福建省精品课程:化工原理、化学工程与工业专业实验[1]
省高校优势学科创新平台:节能环保工业催化创新平台[1]
截至2019年7月,学院有3个国家级科研机构,5个省级科研平台。中国福建化学工程科学与技术实验室的建设依托单位,还拥有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专用化学品先进制造重点实验室、福建省专用化学品先进制造工程研究中心、海西石油化工催化材料公共服务平台、反应精馏技术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平台。[1]
国家级科研机构:中国福建化学工程科学与技术实验室、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
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化肥催化[1]
福建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反应精馏[1]
省级科研机构:福建省专用化学品先进制造重点实验室、福建省专用化学品先进制造工程研究中心、海西石油化工催化材料公共服务平台、反应精馏技术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
截至2019年7月,学院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国家发改委等国家级项目48项,总经费3890万元;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47件;科技论文被三大检索收录329篇。1980年以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2项,省部级二等奖以上奖项28项。[1]
序号 | 成果名称 | 获奖名称、等级 | 获奖时间 | 主要完成者 |
---|---|---|---|---|
1 | *特大型电袋复合除尘技术开发与应用 | 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2012年 | 吴燕翔(排名第10) |
2 | P84/PTFE复合滤料及关键技术研发 | 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 2010年 | 郑玉婴蔡伟龙林锦贤罗祥波郑锦森罗章生丘国强 |
3 | *新型高强工业聚酯纤维充气艇材料 | 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 2010年 | 郑玉婴林生雄张宏旺黄万能蒋石生 |
4 | 耐酸型“玻纤填充国产芳纶1313”复合针刺毡滤料 | 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 2009年 | 郑玉婴林锦贤张星罗祥波罗章生 |
5 | 高效低排放FD型汽车尾气催化净化器的研发 | 化工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2008年 | 魏可镁等 |
6 | 达到欧III欧IV排放限值的汽车尾气净化器研发 | 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2007年 | 魏可镁肖益鸿蔡国辉詹瑛瑛魏笑峰张善漫翁希明何承安 |
7 | FBD型一氧化碳高温变换催化剂 | 福建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 2006年 | 郑 起魏可镁林性贻徐建本詹瑛瑛 |
8 | 聚酯废弃物改性铸造用植物油沥青粘结剂 | 福建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 2005年 | 郑玉婴吴章宏王良恩董美斌邓道明 |
9 | 新型抗静电发泡材料研究 | 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2004年 | 郑玉婴王星坤林为郑孙兴王良恩 |
10 | 系列化肥催化剂的研发 | 福建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 | 2003年 | 魏可镁 |
11 | 高聚物/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 | 福建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 2003年 | 郑玉婴王良恩陈鹊林宗忠吴文士 |
12 | 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超滤膜及其装置 | 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 2002年 | 董声雄杜丕斌洪俊明 |
13 | 催化精镏技术在醋酸甲酯水解工艺中的应用及设备优化研究 | 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2001年 | 王良恩苏文瑞赵之山刘家祺唐金海 |
14 | 高冲击、抗静电、阻燃粉状聚丙烯接枝共混改性工程塑料研究 | 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2001年 | 郑玉婴李隆梅李晓赵剑曦张卫英 |
15 | B121型无铬一氧化碳高温变换催化剂 |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2000年 | 魏可镁郑起徐建本魏明灯林性贻 |
16 | B121型一氧化碳高温变换催化剂 | 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1998年 | 魏可镁郑起徐建本魏明灯林性贻 |
17 | A202型低温氨合成催化剂 | 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1996年 | 魏可镁俞秀金王榕林建新徐建本 |
18 | A202型低温氨合成催化剂 | 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1996年 | 魏可镁俞秀金王榕林建新徐建本 |
19 | 气干型原子灰及其专用树脂 | 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1996年 | 赵之山林宗基等 |
20 | B116型一氧化碳中温变换催化剂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1993年 | 魏可镁等[2] |
序号 | 项目名称 | 起止时间 | 项目来源 | 项目 负责人 |
---|---|---|---|---|
1 | 海西石油化工催化材料公共服务平台 | 2015-2017 | 福建省发改委 | 鲍晓军 |
2 | 福建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 2015-2017 | 福建省科技厅 | 鲍晓军 |
3 | 以杂多酸为前驱物Co-Mo基催化剂的构建及其高浓度CO变换制氢性能 | 2015-2017 | 福建省教育厅(新世纪人才) | 江莉龙 |
4 | 基于磁性聚合物纤维的磁流变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015-2017 | 福建省教育厅(一般项目) | 赵玉来 |
5 | Ni基合金催化剂可控合成及焦油水蒸气重整性能研究 | 2015-2017 | 福建省教育厅(一般项目) | 陈崇启 |
6 | 丙烯气相环氧化反应中限域元素修饰的MoO3-Bi2SiO5/SiO2的构效研究 | 2016-201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 | 陈晓晖 |
7 | 以杂多酸为前驱物Co-Mo基催化剂的构建及其高浓度CO变换制氢性能 | 2016-201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 | 江莉龙 |
8 | 焦油水蒸气重整镍基合金催化剂的可控制备及性能研究 | 2016-201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 | 李达林 |
9 | 纳米颗粒在多孔介质内的迁移机理及其宏观控制方程 | 2016-201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 | 杨臣 |
10 | 离心力场下多孔介质内卫星液滴的形成机理研究 | 2016-201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 | 严佐毅 |
11 | 基于亚熔盐介质的天然黏土矿物活化机理的研究 | 2016-201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 | 岳源源 |
12 | 大孔酚醛树脂表面配位催化中心的构建及其催化烯烃氢甲酰化反应研究 | 2016-201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 | 吴丹 |
13 | 多功能辅酶高效降解纤维素的协同作用机理研究 | 2016-201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 | 叶卓亮 |
14 | 催化精馏过程多孔介质内多组分传递与反应特性研究 | 2016-201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重大研究计划) | 邱挺 |
15 | 油品加氢催化剂多尺度孔道结构的传递-反应规律研究 | 2015-201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二年期) | 魏伟胜 |
16 | ZrO2介观晶体的控制制备及其负载Au、Cu催化剂的水煤气变换制氢性能研究 | 2016-201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闽江学院主持) | 陈崇启 |
17 | 天然高分子复合印迹球型重金属离子选择吸附材料的研发 | 2015-2018 | 福建省科技厅 | 李 晓 |
18 | 焦油重整Ni-M (M=Fe、Co、Cu)合金催化剂的控制制备与性能研究 | 2015-2018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 | 李达林 |
19 | 烧绿石型RE2Zr2O7+δ固体电解质及其NOx传感性能研究 | 2015-2018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 | 钟富兰 |
20 | 旋转床内微液滴的运动行为及其对化工传递过程的强化研究 | 2015-2018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 | 严佐毅 |
21 | 负载型苯类溶剂复合吸收材料的制备、结构及性能研究 | 2015-2018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 | 张卫英 |
22 | 活性炭载体的低温石墨化机制及其负载钌催化剂的氨合成性能研究 | 2015-2018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 | 林炳裕 |
23 | 高效稀土改性纳米耐硫变换催化剂和净化剂产业关键技术及应用 | 2015-2017 | 科技部863计划课题 | 江莉龙[3] |
序号 | 成果名称 | 获奖名称、等级 | 获奖时间 | 主要完成者 |
---|---|---|---|---|
1 | *特大型电袋复合除尘技术开发与应用 | 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2012年 | 吴燕翔(排名第10) |
2 | P84/PTFE复合滤料及关键技术研发 | 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 2010年 | 郑玉婴蔡伟龙林锦贤罗祥波郑锦森罗章生丘国强 |
3 | *新型高强工业聚酯纤维充气艇材料 | 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 2010年 | 郑玉婴林生雄张宏旺黄万能蒋石生 |
4 | 耐酸型“玻纤填充国产芳纶1313”复合针刺毡滤料 | 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 2009年 | 郑玉婴林锦贤张星罗祥波罗章生 |
5 | 高效低排放FD型汽车尾气催化净化器的研发 | 化工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2008年 | 魏可镁等 |
6 | 达到欧III欧IV排放限值的汽车尾气净化器研发 | 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2007年 | 魏可镁肖益鸿蔡国辉詹瑛瑛魏笑峰张善漫翁希明何承安 |
7 | FBD型一氧化碳高温变换催化剂 | 福建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 2006年 | 郑 起魏可镁林性贻徐建本詹瑛瑛 |
8 | 聚酯废弃物改性铸造用植物油沥青粘结剂 | 福建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 2005年 | 郑玉婴吴章宏王良恩董美斌邓道明 |
9 | 新型抗静电发泡材料研究 | 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2004年 | 郑玉婴王星坤林为郑孙兴王良恩 |
10 | 系列化肥催化剂的研发 | 福建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 | 2003年 | 魏可镁 |
11 | 高聚物/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 | 福建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 2003年 | 郑玉婴王良恩陈鹊林宗忠吴文士 |
12 | 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超滤膜及其装置 | 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 2002年 | 董声雄杜丕斌洪俊明 |
13 | 催化精镏技术在醋酸甲酯水解工艺中的应用及设备优化研究 | 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2001年 | 王良恩苏文瑞赵之山刘家祺唐金海 |
14 | 高冲击、抗静电、阻燃粉状聚丙烯接枝共混改性工程塑料研究 | 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2001年 | 郑玉婴李隆梅李晓赵剑曦张卫英 |
15 | B121型无铬一氧化碳高温变换催化剂 |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2000年 | 魏可镁郑起徐建本魏明灯林性贻 |
16 | B121型一氧化碳高温变换催化剂 | 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1998年 | 魏可镁郑起徐建本魏明灯林性贻 |
17 | A202型低温氨合成催化剂 | 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1996年 | 魏可镁俞秀金王榕林建新徐建本 |
18 | A202型低温氨合成催化剂 | 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1996年 | 魏可镁俞秀金王榕林建新徐建本 |
19 | 气干型原子灰及其专用树脂 | 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1996年 | 赵之山林宗基等 |
20 | B116型一氧化碳中温变换催化剂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1993年 | 魏可镁等[2] |
序号 | 项目名称 | 起止时间 | 项目来源 | 项目 负责人 |
---|---|---|---|---|
1 | 海西石油化工催化材料公共服务平台 | 2015-2017 | 福建省发改委 | 鲍晓军 |
2 | 福建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 2015-2017 | 福建省科技厅 | 鲍晓军 |
3 | 以杂多酸为前驱物Co-Mo基催化剂的构建及其高浓度CO变换制氢性能 | 2015-2017 | 福建省教育厅(新世纪人才) | 江莉龙 |
4 | 基于磁性聚合物纤维的磁流变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015-2017 | 福建省教育厅(一般项目) | 赵玉来 |
5 | Ni基合金催化剂可控合成及焦油水蒸气重整性能研究 | 2015-2017 | 福建省教育厅(一般项目) | 陈崇启 |
6 | 丙烯气相环氧化反应中限域元素修饰的MoO3-Bi2SiO5/SiO2的构效研究 | 2016-201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 | 陈晓晖 |
7 | 以杂多酸为前驱物Co-Mo基催化剂的构建及其高浓度CO变换制氢性能 | 2016-201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 | 江莉龙 |
8 | 焦油水蒸气重整镍基合金催化剂的可控制备及性能研究 | 2016-201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 | 李达林 |
9 | 纳米颗粒在多孔介质内的迁移机理及其宏观控制方程 | 2016-201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 | 杨臣 |
10 | 离心力场下多孔介质内卫星液滴的形成机理研究 | 2016-201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 | 严佐毅 |
11 | 基于亚熔盐介质的天然黏土矿物活化机理的研究 | 2016-201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 | 岳源源 |
12 | 大孔酚醛树脂表面配位催化中心的构建及其催化烯烃氢甲酰化反应研究 | 2016-201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 | 吴丹 |
13 | 多功能辅酶高效降解纤维素的协同作用机理研究 | 2016-201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 | 叶卓亮 |
14 | 催化精馏过程多孔介质内多组分传递与反应特性研究 | 2016-201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重大研究计划) | 邱挺 |
15 | 油品加氢催化剂多尺度孔道结构的传递-反应规律研究 | 2015-201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二年期) | 魏伟胜 |
16 | ZrO2介观晶体的控制制备及其负载Au、Cu催化剂的水煤气变换制氢性能研究 | 2016-201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闽江学院主持) | 陈崇启 |
17 | 天然高分子复合印迹球型重金属离子选择吸附材料的研发 | 2015-2018 | 福建省科技厅 | 李 晓 |
18 | 焦油重整Ni-M (M=Fe、Co、Cu)合金催化剂的控制制备与性能研究 | 2015-2018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 | 李达林 |
19 | 烧绿石型RE2Zr2O7+δ固体电解质及其NOx传感性能研究 | 2015-2018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 | 钟富兰 |
20 | 旋转床内微液滴的运动行为及其对化工传递过程的强化研究 | 2015-2018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 | 严佐毅 |
21 | 负载型苯类溶剂复合吸收材料的制备、结构及性能研究 | 2015-2018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 | 张卫英 |
22 | 活性炭载体的低温石墨化机制及其负载钌催化剂的氨合成性能研究 | 2015-2018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 | 林炳裕 |
23 | 高效稀土改性纳米耐硫变换催化剂和净化剂产业关键技术及应用 | 2015-2017 | 科技部863计划课题 | 江莉龙[3] |
截至2019年7月,学院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等国家高校以及中国石油大学、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等中国国内“985”高校和中科院研究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多次承办全国性、国际性学术会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