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村

新发村

气候条件 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
中文名 新发村
地理位置 云南省会泽县待补镇
行政区类别 村庄
人口数量 4013人
目录导航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611.1亩,其中:旱地1611.1亩,人均耕地0.42亩,主要种植马铃薯、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556.45 亩;荒山荒地20062.45亩。

基础设施

通电工程通电工程截止2006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无路灯。全村有690户通自来水,有256 户饮用井水,有256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27.06%。有946户通电,有251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501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26.53%和52.96%;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06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03户,分别占总数的32.35%和32.03%。

该村到待补镇道路为水泥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 ;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3公里,距离集贸市场4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 10辆,摩托车90辆。

到2006年底,全村有11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15 个自然村已通电;有6个自然村已通路;有15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15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4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2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365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569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32.1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89万元,占总收入的38.34%;畜牧业收入 139.35万元,占总收入的60.03%,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416头,肉牛197头,肉羊280头;;林业收入3.8万元,占总收入的1.64%;工资性收入109.2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00元,农民收入以畜牧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09.24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960 人,占劳动力的37.6%,在省内务工960人。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畜牧业、养殖业、第三产业等该村正在发展特色产业,计划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力度发展劳务产业。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946户,共乡村人口3795人,其中男性2065人,女性1730人。其中农业人口3795人,劳动力 2553人。该村以彝族和汉族为主,是彝族、汉族混居地,其中彝族133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3108人,参合率81.9%。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6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2人,该村距离镇卫生院4公里。

村务公开

2010年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 946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 1611.1亩,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 ,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 ,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等方式公开。

文化教育

学校全景学校全景该村建有小学1所,校舍建筑面积500平方米,拥有教师14人,在校中学生286人,距离待补镇中学7公里。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626人,其中小学生340人,中学生286人。

基层组织

该村建有党支部 6个,共有党员70人,少数民族党员5人,其中男党员8人。

村委会由支书、主任、副主任等组成,下设15个村民小组。

该村建有团总支1个,共有团员78人。

新农村建设

通过“整乡推进”扶贫开发试点,使全村15个村民小组1010户4416名群众得到全面扶持,系统性整体脱贫,实现收入大幅度增加,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公共服务明显改善,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综合素质有新提高;基层民主政治更加健全,社会和谐基础更加稳固,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全县率先实现小康打下坚实基础。

具体目标

通过实施“整乡推进”扶贫开发,使新发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比实施前增长15%以上,其中:农民人均年纯收入2500元以上的达到95%以上,3500元以上的达到60%以上,4000元以上的达到30%以上;人均有粮350公斤以上;基础产业得到夯实,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基本素质明显提高,基本保障初步建立,基本队伍坚强有力,实现户“八有”、自然村“六有”、行政村“六有”。

(1)户“八有”:有一幢瓦顶白墙、具有抗震能力、人畜分居、整洁实用的安居房,有一眼节能灶,有一个卫生厕和卫生厩,有一个生产性小水窖或小水池,人均有一亩年产400公斤以上粮食的基本农田(地),人均分别有一亩特色高效经济林果和经济作物,年人均有一头(只)商品畜出售,有一个劳动力掌握一门脱贫致富技术。

(2)自然村“六有”:有进村入组的简易公路,村内有整洁畅通的硬化道路,有安全卫生的饮用水,有进村入户的通电条件,有广播电视、电话信号覆盖,有一批劳动力受到培训和转移输出。

(3)行政村“六有”:有进村公路和行道树,有合格的村委会办公用房、支部活动室、卫生室、文化室、兽医室,有群众信任、团结干事、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好班子,有切合本村实际的未来五年发展好规划,有可持续增收的好路子,有维护群众利益的好制度。

发展重点

着力使基础产业得到夯实,有1—2个特色产业,初步形成主导产业突出、规模发展迅速、带动增收明显、覆盖贫困农户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基础设施显著改善,中低产田改造基本完成,生产生活用水困难得到解决,建制村公路、电、通讯设施、广播电视实现村村通,户户有符合要求的抗震安居房。基本素质明显提高,有一批劳动力受到农业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并实现转移就业,有良好的村规民约,户均有1人以上达到新型农民要求。基本保障初步建立,有合格的村卫生所、卫生室和村医,逐步实现农民有法律保障,群众有医疗保障,困难农户有生活保障,军烈属有救助保障,老年人有养老保障。基本队伍坚强有力,村委会有办公用房和科技文化活动综合场所,两委班子健全,村民自治制度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健全,社会秩序良好。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