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林村位于公桥乡政府西南部,人口6121人, 耕地面积5274亩,全村共有 自然村17个。几年来,该总支紧紧围绕 “五个好”总体目标,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和桥梁纽带的作用,带领广大党员干部,齐心协力,锐意进取,取得显著成绩
该村在农业生产方面,积极和乡农业综合服务站联系,送技术下乡,指导农民进行田间管理,以小麦、水稻等种植为主。在搞好工农业生产的同时,还着力培育和扶持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积极为农户寻求发展致富路,起到了良好的的社会效益,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起到了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唐林村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在开发利用资源、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和增加农户收入上。在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富民政策指引下,鼓励农户在种植业调整上下功夫,在产业化经营上做文章,积极转变种植观念,把土地连成片,实行标准化管理、标准化种植,不断扩大优质大豆种植规模,大力推广先进生产技术,扩大生产规模。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认真落实国家支农、惠农的有关政策,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团结和带领全体村民,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努力建设和谐、富裕、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唐林村地处云中河畔,忻阜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全村现有656户,1862口人,村庄面积800亩,耕地面积3850亩。该村土地肥沃,水源充足,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生长。种植业以玉米为主,兼种西瓜制种、青椒制种和甜糯玉米,畜牧业以鸡、猪、牛、羊为主,属纯农业产区。
该村党支部、村委会,依托本村资源优势,靠党的富民政策,改善水利基础设施,发展高产高效农业,整治村容村貌,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为新农村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一、 农业设施基本完善
该村群策群力,采取争取国家投入和自筹资金相结合的办法,打井、修渠、铺设暗管,修筑桥涵、道路,配套水井15眼,暗管500亩,防渗渠12000米,砂石化田间路8公里,基本上具备了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条件。
二、 发展现代农业具有一定的基础
唐林村是区种子公司和原种场的玉米制种基地,大部分农民都掌握了玉米制种技术。近几年,该村发展大棚、青椒制种、西瓜制种等经济作物,技术员定期培训农民,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技术保证。
三、 公共事业发展较快
村内道路全部硬化,水电设施基础良好,现有标准化小学1所,卫生所1所,便民店1所,文化广场1座,家家户户安全饮水,道路通畅,出行方便,村内环境卫生良好,村容村貌整洁,集体经济较为雄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