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砖入石

出砖入石

中文名 出砖入石
原料 石材、红砖、瓦砾
目录导航

简介

“出砖入石”是闽南建筑一种独特的砌墙方式,利用形状各异的石材、红砖和瓦砾的交错堆叠,构筑墙体,交垒叠砌。砖石虽然质地各不相同,以大块的灰白花岗石与片状的朱红色条砖穿插组合,用它筑墙、起厝、铺埕,呈现出方正、古朴、拙实之美。多样不规则的结构,反而整体烘托出浑厚、刚毅的砖石气势。用这种方法砌墙不但坚固防盗、冬暖夏凉,而且古朴美观。因而,被人们广泛采用,沿袭成风,成为我国民居建筑艺术的一大奇景。

起源传说

传说一

“出砖入石”的出现,传说最早是明代泉州沿海一带遭倭寇袭扰后,人们利用倒塌房屋残垣断壁的砖石重建家园而形成的一种建筑方式。也有传说是明朝万历年间闽南的一次大地震的灾后,灾民们在一片废墟里,就地取材,利用坍塌破碎的砖、石、瓦、砾来构筑墙体,重新营造自己的家园……

工匠们的这种信手砌就、随体附形的原创性方法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它的经济性、实用性及牢固性深为住民们所赞许。有趣的是,“出砖入石”本是就地取材、“废物利用”的无奈之举,但它在无意中竟产生了一种红砖白石色彩对比强烈的残缺之美,产生了一种人造的却又是“顺其自然”的不规则之美,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闽南地域乡土文化符号的独特魅力。闽南住民们以“金包银”“鸡母生鸡仔”“百子千孙”等意蕴吉祥的名称描述独特的民居结构“出砖入石”的建筑形式,体现出闽南人在苦难中在崛起的坚韧,生动地反映了闽南住民在营建安居福祉时,祈求大富大贵、繁衍不息的心态。

传说二

相传来自一个民间故事:闽王王审知的皇后黄惠姑是泉州人,每到连绵阴雨天气,便想起了娘家房屋破漏,不能阻挡风雨。于是闽王说:“赐你一府皇宫起。”圣旨传到泉州,民众误以为泉州一府都可以建皇宫式建筑,遂大兴土木。

红砖所呈现的红色是一种宫廷色、喜庆色,而大厝的墙的构造和装饰则更有审美特点,即是墙石混砌的“出砖入石”。红砖与白石混砌,形成质地与颜色的强烈对比。同时石块作为面、点,而砖缝作为线,点、线、面的组合又形成了独特的几何装饰美。山墙上还有装饰,主要用炭泥塑纹花,贴嵌彩色瓷片,上雕有火纹、云纹及细致生动的人物、动物、鱼虫、花鸟等各种优美图案。

建筑工艺

用倒塌房子的残存砖石瓦砾来建新居,富有创造力的闽南人将它糅合在一起进行有规则的混合砌筑。石为竖砌,砖为横叠,砌筑到一定高度后,石块与砖互相对调,使其受力状态平衡,墙厚40cm左右前后砖石对搭,使用泥水浆石灰粘合,辅于壳灰红糖水,砖通常要比石块面略出来一点,即形成“出砖入石”的特点称谓。

同时,根据各工匠的习惯及现有材料的条件,“出砖入石”中石块的形态种类繁多,点状、条状、块状都有。“出砖入石”中石块所占的面积比例,有的是一两块石头作为点缀,有的却是满铺满排。“出砖入石”中灰缝的处理,凹缝、平缝均有。“出砖入石”的运用部位,有的是整个墙面,有的是下部墙体,有的是在拐角处设置。这种石块与砖缝所形成的点、面、线相结合,很好地利用了石材表面与砖表面所形成的色彩与质感对比,其白色石块面与红色砖瓦穿插组成变化多样的不规则构图。无论是石、砖的明暗度对比,还是两者色彩上的和谐共融,以及其中所表达的缓和与冲突的意境,都是红砖文化的别具风格之处。

近代应用

自1913年起修建的集美学校建筑,系华侨领袖陈嘉庚的创新之作。他把闽南红砖民居的“出砖入石”方法优化到了极致,利用厦门盛产多色花岗石的优势,以闽南石、木、砖、土为原料,聘用闽南工匠施工,将“出砖入石”工艺发挥到了极致。在建筑主体和立面以及柱子上也使用彩色花岗石镶成图案,色彩本原,美观大方,稳重和谐,使整体的美感大增,个性更加鲜明。陈嘉庚先生是创新彩色“出砖入石”建筑工艺的第一人。

建于1870年前后位于厦门鼓浪屿漳州路五号的原英国驻厦门领事馆建筑为三层红砖楼,四角出砖入石,结构方正严谨,落地门窗,均配百叶调节阳光,挡避风沙,还饰有壁炉,体现出闽南传统风格与西式建筑完美合璧的风格。

杨阿苗故居

杨阿苗故居杨阿苗故居杨阿苗,名嘉种,菲律宾华侨,宅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至宣统辛亥年(1911年)全部完工,历时18年,三进五开间,悬山式屋顶,东西两侧各有护厝一组。屋前大石埕围以三面砖墙,主体建筑前辟一大庭院,两侧的东西梢间与东西厢房之间又各自形成两个直向小巧的庭院,俗称“五梅花天井”。

整座建筑显得美观大方,宽敞明亮。房屋内外的墙上、檐下、壁间、柱头和门窗装饰着十分精美的木雕、砖雕、漆雕、灰雕和辉绿岩、花岗岩石雕。采用透雕、浮雕和平雕手法,精雕细琢大量的珍禽异兽、花鸟游鱼、山水人物、三国故事、博古图案,厅堂壁垛摹刻唐颜真卿、宋苏轼、明张瑞图、清吴鲁等古代书画家的书法艺术作品。整座建筑富丽堂皇,在闽南民间建筑中并不多见。

杨阿苗故居,其窗棂雕刻堪称一绝,浮雕、空雕的花鸟,姿态不一,以静显动,栩栩如生。房屋内外的墙上、檐下、壁间、柱头和门窗装饰着十分精美的木雕、砖雕、漆雕、灰雕和辉绿岩、花岗岩石雕。采用透雕、浮雕和平雕手法,精雕细琢大量的珍禽异兽、花鸟游鱼、山水人物、三国故事、博古图案,厅堂壁垛摹刻唐颜真卿、宋苏轼、明张瑞图、清吴鲁等古代书画家的书法艺术作品。整座厝面前堂装饰、配色协调雅致,是体现“雕梁画栋皇宫式”的杰出代表。可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长期影响,目前已出现多方面的病变,特别是最具艺术价值的建筑表面装饰彩画病变非常严重。

分布

“出砖入石”的建筑形式,主要分布在福建闽南一带的泉州、厦门、漳州等地。著名的有石狮巷中“五房”的墙壁、厝巷“桂厝”后墙壁等;古镇安海现仍存多处这种建筑形式,安海文化宫拆除围墙后也露出了被遮挡已久的朱祠西侧一堵十分漂亮的“出砖入石”墙壁;泉州范志巷、泉州西街116号的宋宅、泉州的承天寺、同安县东乡新民宅、安溪县民居、南安官桥蔡资深古民居建筑群等均为典型的闽南“出砖入石”的古民居建筑形式。

与厦门一衣带水的宝岛台湾,特别是金门有保护得较好的古民居建筑,也是“出砖入石”,屋顶也有高高的燕子尾。金门以前属泉州府,那里的很多老建筑和闽南的基本一样,也有许多相同的“出砖入石”建筑。溯其渊源,是闽南人在播迁台湾的时候把具有家乡特色的“出砖入石”建筑也带到了海峡的对岸。

传承与发展

“高檐红顶,延承嘉庚建筑风格;碧水白鹭,续存自然田园意趣”。一条银江路,把集美大学的新老校区隔开,但没有割断嘉庚精神和嘉庚风格的传承。“穿西装,戴斗笠”式的中西合璧,在集美大学新校区得到了新的演绎。嘉庚瓦、燕尾脊、红砖墙、坡屋顶、三重檐和两重檐、“出砖入石”工艺,这些人们熟悉的嘉庚建筑元素、符号,运用在了新校区里的每一栋建筑上,同时与现代工艺完美结合,显得更丰富、更大气,更符合新时代高校的教学需求。除了外在的建筑符号,从新校区的建筑物上,我们更看到了内在的传承和延续。已故建筑、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指出:“陈嘉庚先生思想和艺术境界的主导构思是乡情、国思跃然其建筑物上。”在古城保护和现代建筑中重视挖掘和展示闽南文化,在建筑设计上重视闽南建筑文化艺术的传承。泉州广泛采纳在古建筑及近代建筑的细部处理手法,使用红色屋顶的色调,“红砖白石”的地产建材,拼砖、石雕、“出砖入石”传统工艺,以及坡屋顶、骑楼、燕尾脊等标志性闽南传统建筑形式。涂门街、东街、新门街等街道以其地域性的建筑作风和饱含文化积淀的临街立面,与周边的文物建筑相映成辉。近年来建设的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郑顺利公园、梨园古典剧院、南音艺苑、泉州博物馆、南建筑博物馆、南少林寺等建筑,正是挖掘泉州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展示闽南建筑文化魅力的点睛之作。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是一座反映祖国大陆(福建)与宝岛台湾历史关系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博物馆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泉州西湖之畔、清源山下。占地154.2亩,主体建筑面积23332平方米,高度43米。博物馆采用了“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运用闽台两地传统建筑“出砖入石”的特色工艺,红白相间,浑然天成,充分体现了海峡两岸的人文精神与地域特色。

泉州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枢纽站主立面使用了泉州民居建筑“出砖入石”与“翘檐”的传统元素,与泉州火车站的设计风格遥相呼应。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