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马海峡隧道

对马海峡隧道

名称 对马海峡隧道
位置 日本九州佐贺县和韩国的釜山之间
目录导航

简要介绍

对马海峡隧道经过近两年可靠的综合勘察,于1986年正式施工。海底隧道建在日本九州佐贺县和韩国的釜山之间。从佐贺县镇西町下掘100米~200米,穿过17千米的壹岐海峡海底、18千米的壹岐岛地下、47千米的对马海峡海底到达对马岛,然后在300米深处穿过23千米的对马岛,经68千米的朝鲜海峡海底,30千米的巨济岛地下直到釜山,全长250千米,其长度和深度堪称世界之最。

前期方案

       对马海峡隧道经过十几年的勘察及方案TRANBBS设计,在日本侧已开挖试验斜井,了解地质地外形况。日韩隧道方案在土木工程史上碰到了未曾经历过的很深的海底施工操作方面的问题。有专家认为在这种情况下采用沉埋管隧道施工法的未知因素和风险要比采用山岭隧道和盾构隧道施工法少一些,希望通过采用海底油田所发展的海上作业平台,工作船上的操作TRANBBS技术,造船设施等去克服采用沉管法所涉及的最大困难。

规模宏伟

       此海底隧道计划建成两条直径11米的隧道,一条用于高速客货电气列车,一条为上、下线均为复线的高速公路,总工程费用预计高达约200亿美元,从九州唐津到对马岛由日本负责,从对马岛到釜山由韩国负责。其设想之宏伟、规模之巨大、工程之艰险是绝无仅有的。日韩海底隧道建成后,还将以此为基础,进一步修建联结日本和西欧的国际高速公路。

相关新闻

 近来有关中俄舰艇编队将穿越对马海峡的消息传得虚虚实实,让这片东北亚的狭窄水域成为周边关注的焦点。历史上,发生在对马海峡的“惊涛骇浪”曾是东北亚历史的转折点:对马海峡屡屡成为日本经朝鲜半岛觊觎亚洲大陆的跳板,发生在这里的日俄海战曾鼓起日本后来争夺世界霸权的野心。长期以来,美国把这一水道作为“第一岛链”封锁西太平洋国家的首要环节,也使这里成为东北亚各国海上力量交集最多的一个海域。不过,对马海峡周边区域也是世界发展最快的地区,中日一些专家对《环球时报》记者称,对于东北亚来说,随着周边国家的发展与北冰洋航道开通潜力的增加,对马海峡连接的这些海域将是一条潜力更加巨大的贸易通道。[1]

  “中俄穿越”让日本不安

  中国和俄罗斯4月22日开始两国“海上联合-2012”海军演习。在此之前,某些外国媒体突然爆出“中俄战舰联袂通过对马海峡”的传闻,引起各种不同解读和猜想。尽管中国国防部已出面辟谣,但这片狭窄水域与东北亚安全各方纵横捭阖的关系再次凸显出来。

  对马海峡是位于对马岛与日本九州之间的狭窄水道,它也是朝鲜半岛与日本之间朝鲜海峡的一部分(日本一直把整个朝鲜海峡称为对马海峡,把对马岛西北的釜山水道称为对马海峡西水道)。从地图上看,对马海峡是日本海通往中国东海、黄海和进出太平洋的要冲,它长200多公里,最窄处41.6公里。相对釜山水道,对马海峡风浪较小,这让这条海峡成为东亚周边海域海上交通最繁忙的通道之一。对日本来说,对马海峡紧连九州与本州之间的关门海峡,再往东就是日本“海上后花园”濑户内海,以及通往太平洋的“丰后水道”。

  对这片水域,日本一向十分关注,所谓“中俄战舰联袂通过对马海峡”的传言最早就从日本传出。4月17日,日本“搜索中国”网站报道称,中国海军将派出舰艇穿越对马海峡,在日本海与俄罗斯海军舰艇组成混合编队共同南下,前往黄海预定演习海域,整个演习前后中俄海军将“三次穿越对马海峡”。中国国防部20日否认这一消息后,日本时事社的评论仍称,尽管中国声明不穿行对马海峡,但俄罗斯舰队穿越对马海峡,“这是对区域稳定的破坏。日本自卫队和驻日美军定将密切注视中俄军演的举动,防患于未然”。

  实际上,去年7月,中国海军舰艇出访俄罗斯和朝鲜穿越对马海峡时,也曾让日本吓了一跳,被日本媒体称为“中国舰艇惊现对马海峡”,并派出侦察机一直跟踪监视。有军事评论人士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根据联合国海洋法规定,对马海峡是非领海的国际通道,任何船只包括军舰均享有航行自由。该学者称,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海军元气大伤,太平洋舰队更是“重灾区”,日本如今紧张的主要不是俄舰队的南下,而是日趋壮大的中国海军舰艇穿过对马海峡北上,进入被日本人视作“核心战略圈”的日本海。正因为如此,“中俄舰艇编队将穿越对马海峡”的谣传才会在日本引发强烈反应。

  见证数次东亚历史转折点

  《环球时报》记者曾跟随中国渔政船穿越日本列岛进入西北太平洋与美国海岸警备队的巡逻舰联合巡航。在那次航行中,中国渔政201船就从南往北纵贯对马海峡。在驾驶舱内的电子海图上,记者能清楚地看到船穿过对马海峡。但船上从船长到水手,没人对穿越这个海峡太在意。船长施冬告诉记者,对民用船只来说,对马海峡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无论是对马岛以东还是以西的海峡,都是国际航道。记者当时乘坐的中国渔政船穿过对马海峡时,海况一直不错,穿行途中遥遥看到过几艘大货船,还有从对马岛开到福冈的客船。不过,从船上接收沿岸国航行信息的航海传真机上,有过几条日本、韩国在某些圈定海域进行搜救、实弹射击训练,要求过往船只注意避让的信息。

  对于东北亚来说,这片狭窄水道并不像表面上看上去那么平静。在历史上,对马海峡屡次成为东北亚国际关系转折点的“首要见证”。对马海峡自古就是东亚大陆和日本列岛往来、交流的捷径。中国和朝鲜的农耕文化、手工业技术、文化艺术和佛教,就是从这条捷径源源输入日本的。明治维新前,日本有过数百年锁国时代,但对马海峡的跳板地位却仍然保留,对马岛上的统治者宗氏被特许对外进行海上贸易。

  同样,这里也是战争的跳板:7世纪时,日本由对马海峡进军朝鲜,干涉发生在半岛的“三国大战”,结果在白江口被唐军和新罗联军一举全歼,自此奠定东北亚地区的基本格局,日本也被迫开启向中国学习先进文化的步伐。13世纪元世祖忽必烈带领的舰队横越此海域准备进攻日本,在攻下对马列岛后却遇到两次台风而兵败,这后来被日本人称作解救日本的神风。15世纪末,日本权臣丰臣秀吉倾举国之力,通过对马海峡入侵朝鲜,试图先占朝鲜,再占中国,结果遭到朝鲜和明朝军队的痛击。

  19世纪末,通过明治维新崛起于东方的日本不仅将朝鲜和中国东北变成自己的势力范围,还与同样积极经营东方的沙俄发生正面冲撞。1905年,日本海军联合舰队以逸待劳,仅以损失三艘鱼雷艇的微小代价全歼绕过半个地球前来增援的俄第二太平洋舰队,不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海战的格局,而且奠定东亚和远东近半个世纪的格局,甚至刺激日本在二战中向太平洋扩张的野心。日本作家寺岛实郎曾在《世界》一书中写道,对马海战的亢奋让日本在20世纪犯下大错,也酿成了历史悲剧,日本至今不再是一个完全独立自主的国家。“21世纪的今天,望着对马海峡更应该思考的是不重蹈历史覆辙”。

  在俄罗斯,对马海战的失利让此前被沙皇专制压制的各种矛盾汇集成一场波澜壮阔的革命。参加过对马海战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炮响,爆发了震撼世界的俄“十月革命”。俄历史学家特鲁宾科称,对马海战让俄罗斯警醒,一个强大国家的衰败都是先从失去海上优势开始的。

  对马海战一直让俄不堪回首。乌克兰通讯社20日援引一名俄军事历史学家的话称,此次参加演习的俄太平洋舰队旗舰“瓦良格”号,名称就是为了纪念在日俄战争中沉没的“瓦良格”号巡洋舰。文章称,俄舰队经过对马海峡前往中国参加演习无疑具有一些向日本示威的因素,也表明俄罗斯人没有忘记历史上的耻辱。

战略地位

  随着世界对海洋的更加重视,各国把海上争夺的重心转移到控制关键航道上,对马海峡的战略地位更加重要。1986年,美军实施“前沿战略”,宣布要控制世界16个最为重要的“海上咽喉通道”;此后,美军实施“由海向陆”战略,把全球海上重要航道划分为8个区域性海峡群。对马海峡在这两项战略中都是重点。

  在东亚,日本和苏联曾一直争夺这一远东关键水道的控制权。1938年,日本曾无视国际海洋航行法,拆除对马海峡中的灯塔,结果造成苏联货轮“苏昌”号触礁沉没。冷战时期,美日韩大力经营“对马防线”,防止苏联太平洋舰队经此南下。日本杂志《丸》曾披露,美国还在东亚部署“声呐监视阵列系统”,专门监听俄、中、朝等国潜艇的动静,整个系统长达2000公里,对马海峡是其中的重要节点。

  俄罗斯《军事观察》网19日称,对马海峡是美日利用“第一岛链”封锁西太平洋国家的“第一环”。在北方,由于白令海峡一侧为美国的阿拉斯加,俄罗斯从北部进入太平洋并不自由。因此,经日本海出对马海峡的南下通道,一直是俄罗斯太平洋舰队进入太平洋最重要的通道,也是俄、日、美等国争夺的重点。对于美日的封锁和监控,苏联和俄罗斯每每用舰队强行通过对马海峡的举措炫耀实力。1979年,苏联“明斯克”号航母编队从黑海出发,一路北上,大摇大摆通过对马海峡前往海参崴,极大刺激日本。以“第三次世界大战”时苏联封锁日本为情节的幻想小说如《明斯克号出击》等成为最畅销的书。

  “纷争之结”还是“发展纽带”

  中俄关系史研究会副会长王海运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对马海峡历史上多次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但换个角度,对马海峡更是东北亚海上贸易最频繁的通道,这条重要航道是相关各方的“纷争之结”,还是这一地区的“发展纽带”,将决定未来东北亚的发展。

  在日本,长崎、福冈等邻近对马海峡的城市是日本主要国际贸易港口,和中、韩等贸易往来频繁。日本经团联曾发布报告称,对马海峡附近港口城市的进出口总额占到日本的6成以上,是日本的经济支柱。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研究员松野丰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日本媒体对中俄舰队是否穿越对马海峡比较“发热”,但日本经济圈内一直认为,对马海峡及周边海域是“亚洲的”,不是“美国的”,周边国家应该坐下来好好商议,如何让这个“亚洲海峡”更好地为亚洲的发展服务。

  在韩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历届政府一直对韩日经过对马海峡的海底隧道工程十分热心。日本议会于2008年成立有关韩日海底隧道的超党派议员联盟。韩国釜山开发研究院2010年发布报告称,韩日海底隧道选用合适的路线和结构施工的话,收益将远超建设费用,建议韩日政府尽快上马该工程。

  一些中国和日本专家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提到,由于气候变暖,北冰洋航运越来越重要,从北欧经过北冰洋-白令海峡通往远东的“东北航线”和从北美东海岸经北冰洋-白令海峡的“西北航线”越来越被各国重视,一旦这两条航线全年畅通,从欧洲和美洲东海岸前往远东的海上路线将大幅缩短1/3至2/3,而这两条航线要前往中国、东南亚,最佳选择就是通过对马海峡。可想而知,未来这条“黄金水道”对于世界贸易以及以出口为主要导向的东亚各国来说,有何等重要的意义。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所教授高祖贵对《环球时报》称,对中国而言,随着气候变化的发展与北冰洋航道开通潜力的增加,对马海峡对中国的战略重要性也在增加,中国更期望对马海峡成为周边国家合作与发展的“纽带”,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实现地区共同利益。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