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域总面积144.2平方公里,共有12886户、5万人,10.26万亩耕地,境内赵王河、德惠新河、马洪干渠流经全镇,水源充足;318省道、京福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
近几年,该镇坚持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的工作思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以大集团带动为重点的工业经济;以产业机构调整为重点的农村经济和以扩张总量、培植特色为重点的个体民营经济,逐步形成了造纸、化工、热电、粮食深加工四大支柱产业,现有照东方纸业、德派克纸业、百舆生物、凤楼化工、鸿源包装、神龙食品、兴泰纸业、小家伙食品等八家限额骨干民营企业,社会各项事业均取得长足发展。
2004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亿元,工业投入达到4.5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5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300元,综合经济实力位于全县首位,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民营经济强乡镇”荣誉称号。工业经济实力强大。该镇牢固树立工业强镇意识,在全镇上下形成了关心、支持企业发展的浓厚氛围,合力扶工取得了显著成效。以照东方纸业集团为龙头,以抓项目带投入为重点,实现了年年有新上项目,年年有大的投入,年年有好的效益。
山东照东方纸业集团以成为集造纸、热点、餐盒制作、饮食服务、五米淀粉加工于一体的国家大型一档企业,拥有德州华闻纸业有限公司、德州兴泰纸业有限公司、东源热电有限公司、东兴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德州福源生物有限公司、东方国际物流中心和一个中外合资企业山东德派克纸业有限公司等七个下属企业;公司占地260多万平方米,拥有员工3600人,固定资产15亿元,造纸能力45万吨/年,玉米淀粉15万吨/年,变性淀粉3万吨/年,热电厂年发电1.3亿千瓦,年供汽200万吨,公司产品先后荣获“山东省名牌产品”、“第二届、第三届农业博览会铜奖”、“中国王牌产品”等称号,“洁平”商标荣获山东省著名商标;企业先后被授予“山东省造纸十强企业”、"山东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全国乡镇企业综合实力500强”、“德州市纳税先进企业”等荣誉称号,并均被省信誉评级委员会评为“特级信誉企业”。2003年以来,该集团不断加大技改投入,先后投资9亿元,开工建设了5万吨高档文化用纸项目,20万吨特种高档板纸一二期工程、碱回收一二期工程、中段水处理一二期工程、1.2万千瓦热电二三期工程、福源生物淀粉一二期工程等六大工程,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利税2亿元,2005年集团公司可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利税2.6亿元。
农村经济特色明显,该镇按照“传统农业松绑,结构调整上弦,科技示范引路,效益农业领先”的原则,确定了“稳粮、扩菜、增树、强育”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以世纪风德州农业科技创新园、平原蔬菜交易市场和张士府韭菜专业批发市场为依托,重点培植优质粮棉、大棚蔬菜、无公害韭菜、优质辣椒、速生丰产林、畜牧养殖等六大高效农业产业,力促农业增收,农民增效。全镇共发展优质粮棉6万亩,冬暖式蔬菜大棚3000个,无公害韭菜5000亩,优质辣椒3000亩,速生丰产林2万亩,畜牧养殖大户1500多户。
农民经济发展势头强劲。该镇坚持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扩张乡镇财源的重点来抓,大力实施“五股力量”带动和强企业、强园区、强产业带动战略,以扩张总量、培植特色、构建载体、优化服务为重点,强力打造民营经济新优势,近几年,该镇紧紧围绕造纸、化工、食品、粮食深加工等镇域支柱产业的膨胀,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不断加大对凤楼化工、鸿源包装、神龙食品、伟诚纸业等重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突出抓好鸿源工业园、店后李加工养殖小区、后卢商贸小区,张市府旧货交易市场、胡尧木材加工小区、小宋建材预制市场等六大民营建设,按照“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路子,重点规划建设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民营经济专业村、专业户。全镇已形成个体运输、建材预制、畜牧养殖、建筑装修、劳务输出、木材加工等民营经济特色产业专业村36个、各类种养、加工特色产业专业户1200户。
小城建建设步伐加快。近几年,该镇抓住全省中心镇建设的有利时机,按照“建成、兴镇、富民”的原则,大力度实施小城镇建设工程。2003年以来,已完成资金投入500万元,开发建设了凤凰路、府前路、工业南路、文化路、顺河街和工业北路六条城区主街道,构筑起“三纵四横”的城区道路主框架,在照东方工业园区段投资20万元,完成了西起洪沟河大桥,东至赵王河大桥的道路拓宽硬化工程,形成双向四车道的道路框架。同时,24座二层沿街标准楼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特别是在镇中心城区投资500多万元建设的占地4500多平方米的东方家园别墅区,已成为该镇小城区建设的一个“新亮点”。
总长2000多米的318省道城区段和文化路开发建设工程、投资150多万元的王凤楼中心卫生院门诊楼工程、投资120万元的地税分局办公楼工程三大亮点工程正在建设之中。此外,为切实加大对镇区的管理力度,抓好镇区容貌治理,该镇成立了镇城管中队,进一步规范了广告、标语牌的设置,清理了占道经营的违章摊点及非法建筑物,城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此外,自2003年以来,全镇累计投入800多万元,新建改建村村通公路91公里,有32个村庄完成了自来水入户和街道硬化,15个村庄建成了拥有“十室一中心”的多功能文化大院,建设了综合性休闲娱乐场和“文明法制一条街”,完成了农户改厕,前面启动了家庭沼气建设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