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兴湿地

海兴湿地

中文名称 海兴湿地
面积 77553.3公顷
目录导航

地质地貌

兴湿地地处 渤海湾西岸,属于 河北平原东部运东平 原的一部分,总体地势低洼,起伏不大。湿地地貌总趋势为西南部较高,东北部略低,坡降为1.2/15000。海拔( 黄海高程)在1.0— 3.0米之间。现代地貌的基底是 太古代形成的结晶 片岩、花岗 片麻岩和 混合岩。   海兴湿地区域内部地貌差异较大,由于河道、沟渠纵横交错,形成了微波起伏的地貌特征,主要 地貌类型有:   (1)、河流:湿地地势低洼,河流众多。北部是素有“九河下梢”之称的 大口河,南部有 漳卫新河,中部是 宣惠河、淤泥河、 大浪淀河,北部是六十六排干渠。   (2)、河间洼地:河床两侧为 古河道遗迹, 沉积层较厚,地表多粘质 碱土和洪积粘土,较大型的洼地常年积水,有的仅夏季积水,冬春干涸。   (3)、 沼泽:杨埕以北宣惠以南地区,原是 第四纪以来贝壳和泥沙在海潮的顶抵下沉积下来围成的泻湖。为了排泄和灌溉需要,围堤修筑了2400公顷的水库—— 杨埕水库。   (4)、 山丘:湿地以西有第四纪 火山活动遗留下灰的连片分布的低矮山丘,由火山碎屑物质堆积而成,最高处海拔达36米。主要山体有小山(古称 马骝山)和磨磨山(也称末末山)。素有“富小山”之称。   (5)、海岸和岛屿:湿地东临渤海,海岸线29.5公里,北部有一宽9公里的大河口,称大口河。地质历史上经历多次海浸、 海退,海水从此开口处大量涌进、退出,侵蚀成一个巨大的潮沟和一系列小潮沟。由于潮沟伸入内陆,腹地宽广,形成大面积的淤泥质海滩。南部漳卫新河入海口、大口河岛、汪子岛、高坨子岛个岛屿,其中灰台子、 葫芦头子、冯家屋子3岛表面粘质 潮土,重度盐碱,植物很少,是海鸟天然的栖息场所。小王庄岛海拔较高,表层有机质丰富,土壤发育良好,植物生长茂盛也是海鸟聚集的地方。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