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职业学院

武夷山职业学院

中文名 武夷山职业学院
学校代码 14116
外文名 Wuyishan
所属地区 中国福建南平武夷山
类别 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
目录导航

学校简介

武夷山职业学院武夷山职业学院(8)学院位于世界双世遗产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茶文化艺术之乡——武夷山高教园区,与闽北第一高校——武夷学院隔道相望。学校占地面积500亩,建筑面积将达18万平方米。校园分教学区、教工生活区、学生生活区、文体活动区和后勤服务区。学院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将现代、简洁、流畅的建筑风格有机融入,配以园林、绿化、雕塑等景观,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校园环境特色。学院距武夷山市区3公里,到武夷山机场与火车站各约2公里,距风景区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其中教授、副教授及双师型等专兼职高级职称教师占32%以上。学院教学生活设施完善,配有各类实验室以及多媒体语音室、计算机房、最新型的校园网络系统和10多个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有较完善的文体设施和活动场所。拥有宽敞的学生公寓、餐厅。

学院专业设置对应产业结构,人才培养贴近市场需求,教学重视学习实践环节,以培养应用型、技术型高级人才为目标。学院已与众多省内外知名企业广泛合作,为学生提供理想的实训、实践基地,并为毕业生的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院办学

校园风光校园风光(10)学院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办学,目前已与台湾阿里山吴凤技术学院和南荣技术学院结为兄弟学院,为校间科研交流,师生交流,各种实训、培训的交流合作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同时,省内外知名企业、台商、外资企业注目我院,纷纷与我院建立紧密联系,并与学院签用工订单。

校训

学院以“格物致知 明德尚行”为校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办学理念,立足闽北,面向全省,辐射全国,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岗位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让学生学以致用,学有所成,毕业后能在就业岗位大显身手,展翅高飞。

部门设置

院办

教务处

学生处

招生就业处

团委

人事处

总务处

基础部

基建处

图书馆

保卫科

院系设置

餐旅系

以武夷山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依托,发展了导游、旅行社、旅英专业;同时借助武夷山众多旅游度假酒店为依托,发展了餐饮服务与管理、烹饪工艺与营养、酒店管理专业。其中酒店管理和导游专业被列为重点专业,另餐饮服务与管理、酒店管理和导游专业与闽台合作专业。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被列为特色专业。

培养目标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育人为根本的办学宗旨,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路子,突出学生职业能力训练和全面素质培养的教育目标。

茶学系

茶学系为适应城镇美化绿化和休闲农业发展和茶叶生产及营销人才的需要,面向省内外培养农茶类高等职业技术应用性人才。设有园艺技术、园林技术、茶叶生产加工技术3个专业,其中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被列为我校重点建设专业。设有茶艺表演、茶叶营销、茶文化、茶叶加工四个方向。

本系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手段先进。常年聘请一批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

本系建有校内实训中心和校内外实习基地。实训中心建有茶艺室、审评室、茶叶生产加工车间,园艺大棚、园林制图等专业实训室,校内实训基地。良好的实训实习条件保证了实践教学的需要。

本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育人为根本的办学宗旨,走产学研结合的办学路子,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较强实践技能、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突出学生职业能力训练和全面素质教育。

本系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本系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坚持办学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办学特色。全体师生决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高职办学新路子,为创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而努力奋斗。

园艺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学制三年,本专业主要是为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较系统的园林科学的理论基础、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并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科技开发和管理能力,能适应园艺科学、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发展需要的园林科学与应用专门人才。毕业生可到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园林、风景名胜区、旅游、林业、环境保护等部门以及厂矿企业、花木企业从事风景与园林的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生产技术及管理工作,

专业核心能力:园艺植物栽培与管理的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设施园艺学、花卉学、食用菌栽培技术、植物育种学、植物营养学、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农产品贮藏加工学、绿色食品、农产品质量检查、作物栽培学、植物营养与施肥、素描、色彩、速写、平面构成、色彩构成。

就业面向:从事果树(蔬菜、花卉、食用菌等)栽培、育(制)种、植物营养与施肥、良种繁育、商品化生产、植物病虫害防治、产品贮藏加工及应用性科技试验、农产品质量检测、农业技术开发、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或其他相关工作。

职业技能证

1、中、高级插花员

2、中、高级花卉园艺师

茶叶生产加工技术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本专业要求掌握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掌握茶优质高产、茶叶品质形成的基本理论;熟练掌握茶叶加工、审评、茶文化和经济贸易方面的方法和技能;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培养学生往茶叶营销、茶叶生产加工与茶艺表演方向发展。培养学生具备茶叶生产加工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学生具备茶叶相关知识、销售理论知识及销售经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具备茶文化知识及茶艺表演技能的实用型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茶艺表演、茶叶审评、茶营销及茶叶生产加工的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茶叶化学、茶艺表演与冲泡、茶叶加工学、茶树病虫害及其防治、茶叶审评与检验、茶叶机械、茶叶经营与管理、茶文化学和茶叶营销学。

职业技能证

1、中、高级茶艺师

2、中、高级评茶师

3、中、高级制茶师

园林技术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系统的风景与园林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相应领域一定的理论、应用技术、行政管理能力,可适合从事城市园林绿化、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旅游规划与管理、园林植物生产与经营、城市规划与建设等工作。

专业核心能力:园林规划、植物配置、CAD等制图软件、景观设计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园林美术、园林工程、园林测量、园林规划设计、计算机辅助制图、园林建筑设计、园林工程招投标预算、园林建筑、植物造景。

就业面向:本专业毕业生可服务于茶叶加工企业,从事茶叶生产、管理、营销、品质控制。服务于事业单位,在茶叶监督检疫部门从事茶叶质量检验、认证或其他相关工作。

师资力量

2009年6月,学院被福建省教育厅确定为首批闽台联合办学先行先试校。学院积极开展闽台高职教育交流合作,探索闽台“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先后与台湾的北台湾科技学院、吴凤科技学院、南荣技术学院、美和科技大学等院校合作就师资互派、教材共享等方面签订《合作办学协议》。与台资企业华夏民族城、厦门日月谷酒店等单位共同制定“校-校-企”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教材。聘请了台湾“餐旅教父”李福登教授为名誉院长,引进台湾教师到校开展模块教学,闽台合作人才班3个。学院主办了两岸职业教育交流研讨会5次、朱子文化交流会4次。共计70多位学生赴台湾学习, 20位教师及管理人员到台湾合作院校学习交流。[4]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董事长 邹琍琼
院长 赵健全
党委书记 陈发彬
名誉院长 陈家生
副院长 刘皿伟、李万兴、龚振华

资料来源:2021年7月学校官网[3]

助学制度

职务 姓名
董事长 邹琍琼
院长 赵健全
党委书记 陈发彬
名誉院长 陈家生
副院长 刘皿伟、李万兴、龚振华

专业设置

学院一角学院一角凡文、理第一志愿填报我院并被录取的考生,其投档成绩在我院录取的新生中名列前10名,入学后一次性发给每人奖学1500元。学院还设立优秀学生综合奖学金,并为品学兼优的贫困生提供减、免学费、勤工助学、特困补助等扶持帮助政策,资助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

词条图册

序号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办学层次 修业年限 专业大类(专科) 专业类(专科) 所在院、系名称
1 510106 茶叶生产加工技术 大专 农林牧渔 农业技术 农林系
2 590202 应用电子技术 大专 电子信息 电子信息 电子系
3 640103 导游 大专 旅游 旅游管理 旅游系
4 640106 酒店管理 大专 旅游 旅游管理 旅游系
5 640202 烹饪工艺与营养 大专 旅游 餐饮管理与服务 旅游系
6 660109 旅游英语 大专 文化教育 语言文化 旅游系
7 510103 设施农业技术 大专 农林牧渔 农业技术 农林系
8 590201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大专 电子信息 电子信息 电子系
9 640201 餐饮管理与服务 大专 旅游 餐饮管理与服务 旅游系
10 510105 园艺技术 大专 农林牧渔 农业技术 农林系
11 510202 园林技术 大专 农林牧渔 林业技术 农林系
12 560301 建筑工程技术 (消防方向) 大专 土建 土建施工 土建系
13 560502 工程造价 大专 土建 工程管理 土建系
14 640104 旅行社经营管理 大专 旅游 旅游管理 旅游系
15 670111 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 大专 艺术设计传媒 艺术设计传媒 美工系
16 660108 商务英语 大专 文化教育 语言文化 外语系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