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校园风采(17)学院前身是1964年创办的晋江地区泉州商业学校(1966年停办)。同年秋,晋江地区商业学校成立,首开财会等财经和商贸相关专业,成为泉州地区最早的财经商贸人才培养摇篮。[7]
1979年,恢复晋江地区泉州商业学校和创办晋江地区供销学校。
1985年,地改市,学校改名为泉州商业学校。[7]
2001年,泉州商业学校与泉州供销学校合并为泉州商贸学校。
2004年,升格为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2009年,泉州慈山财经学校成建制并入。[4]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风光(10)截至2021年7月,学校有教职员工400余人。[2]
学院共设有会计系、商务系、信息技术系、轻工系、经济管理系、公共基础部、继续教育部等7个教学系(部)和1个二级分院(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慈山分院);开办财经、电子信息、轻纺食品、交通运输、文化教育、艺术传媒等六大类的会计、会计电算化、会计与统计核算、会计与审计、国际商务、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商务经纪与代理、物流管理、连锁经营管理、金融与证券、经济信息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应用技术、服装设计、印刷技术、港口业务管理、汽车运用技术、商务英语、多媒体设计与制作等20 个专业。[2][8]
截至2015年12月,学校拥有9门省级精品课程,1个省级精品专业,1个省教学团队。[2]
省级精品专业:会计专业
省级教学团队:会计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团队(2009年入选,负责人:张阿芬、沈永希)
省级精品课程:
会计基础 | 财务会计 |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 税务会计 |
成本会计 | 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 |
会计基础 | 财务会计 |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 税务会计 |
成本会计 | 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 |
主持完成省、市级研究课题20多项;主编、参编教材或出版专著10多部。[2]
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德润图书馆现有中文纸质图书420245万册,外文原版图书2356册;过刊2万册,现刊800种,报纸50种;电子资源有:万方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2013年)3000种、博硕士学位论文29万篇、会议论文(2000-2013)20万篇,万方商务信息和科技信息本地镜像;中国知网中心网站医学、农业专辑外CNKI学术期刊(2009-2013)、博硕士学位论文(2009-2013)、会议论文(2009-2013)、中国报纸全文数据库,本地镜像CNKI学术期刊6000种;银符考试题库中心网站使用权(英语、计算机、经济类本地镜像);国研网(2002-2014年教育版国研视点、宏观经济、行业经济、区域经济、财政税收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十三个全文数据库以及统计数据库);起点考试库和口语伙伴;时夕乐学网外语学习平台;超星移动图书馆等数据资源量达到16TB。拥有专用服务器11台,建设有磁盘阵列5组,容量达到36TB。
包括徽志和徽章。徽志是由同心圆分为校名表述和中心图案两部分。中心图案取“经贸”汉语拼音首个字母“J”和“M”的艺术图形组成。徽章为题有校名简称的长方形证章。[4]
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校标校标由同心圆分为校名表述和中心图案两部分。
校名“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采用梁披云先生题字;英文表述为:“Quan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Economics and Business”。
中心图案取“经贸”汉语拼音首个字母“J”和“M”的艺术图形组成。上部是三个饱满的“J”字形风帆,宛如风劲十足的帆船,劈波斩浪勇敢前行;下部是两个跌宕起伏的“M”字形波浪,象征浩瀚的海洋,也像一对展翅飞翔的海鸥,又好似一本打开的书……中心图案蕴含学校朝气蓬勃,蓄力发展的态势;也意涵学校师生不畏艰难,团结奋进的精神气质。
中心图案三个“J”字帆从大到小排列,有透视美感;风帆与波浪图案的比例符合黄金分割法则,协调和谐。整个图案美观大方,动静相宜,鲜明独特。[7]
长方形,旗面正中为梁披云手书体中文校名及左上角配以学院徽志。
明德善学、强技力行
校训明德:“明德”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就是:“治国安邦的方法在于倡导正大光明的德行和德政,尊重民意,亲近民众,追求至善至美”。
明德,首先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构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营造学校共有的精神家园。大学师生群体是社会文明的先进群体,对道德的要求要高于普通公民。校园道德规范的基础是社会公德,主体是《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2011年12月23日)和《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教育部,2005年3月25日)。核心是福建精神和泉州精神。标准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目标是校园成为社会道德的典范;师生是社会道德倡导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明辨是非善恶,修德正心,培养正直高尚的人格,这是创办大学的本意。
明德以立德。简要表述为:志存高远,信念坚定;爱国守法,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爱校爱生;有教无类,诲人不倦;勤奋严谨,自强不息;明礼修身,团结友爱;强健体魄,乐观高效;热爱生活,服务社会;勇于担当,回报母校。
善学:“善学”出自《礼记·学记》:“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 孔颖达注疏:“受者聪明易入,是为学之善” ;明方孝孺《见山堂记》:“知周乎物而不劳,才裕於用而无穷,斯为善学者矣。”
善学,首先要树立全面学习、自主学习、创新学习、高效学习和终生学习的现代学习理念。善学的基础是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善学的主体是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取得高效的学习效果,目标是遵循思维认识科学的规律性,找到切合个性高效的学习方法。实践是检验学习的标准。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在把握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根据学习者的知识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依据科学的学习计划,自觉自主地推进学习,使学习循序渐进向知识座标的精深和向广博的方向前进,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高校是人类最重要的学习场所,应该加强对学习方法的研究,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以发挥其传承文明,创新知识,教化人民的功能。
善学以立身,简要表述为:因才施教,教学相长;德智体美,人文自然,古今中外,广为涉猎;长远规划,合理定位;术有专攻,学有专长;好学多思,见微知著;自觉自主,持之以恒;扬长避短,张扬个性;好学善学,终生受用。
强技:“强技”出自《庄子·养生主》:“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这里的“技”就是技艺、技能。(庖丁回答:)“我所追求的是‘道’,‘道’是大大地超过‘技’的了”。反之技艺达到“道”的水平,就是掌握技艺的“规律”,就能“游刃有余” ;《尚书·秦誓》:“人之有技,若己有之”。意思是(秦穆公认为:)嫉妒有技能的人,那是没有宽容心的表现。反映了上古时期先民们看重技能的精神,及其以技能作为选用人才的重要标准。
强技,首先要树立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技能、能创新的现代职业人才观。强技的基础是有扎实的基础和较高的综合素质,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具有良好可塑性和成长性。强技的主体是有高超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灵活高效运用科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目的是体现人才素质,实现人生价值。标准是实践,社会实践与生产实践是检验人才强技的主要标尺。强技必须在科学规律的指导下,经过勤学苦练和不断探索、总结,从感性认识逐步达到“视物非物”的景界,感悟“道”的存在,最终“出神入化”,创新出新工艺、新方法、新的科学。强技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立身之本”,也是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立足社会,站稳脚跟的关键点。
强技以立业。简要表述为:基础扎实,专业巩固;专精结合,一专多能;认真模仿,用心揣摩;相互切磋,反复琢磨;刻苦研习,总结规律;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坚忍不拔,精益求精;勇于探索,登堂入室;出神入化,建功立业。
力行:“力行”语出自《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孔子认为“为仁”是某种自觉的内在情感行为,只有自己态度端正,才可以实现“仁”的要求。也就是说“力行”乃“仁”举,换句话说,是符合“仁”的“力行”,才成于学。
力行,首先要树立求真务实,聚集优势,凝心聚力,协同创新,跨越发展,共享成果的现代实践观。力行的基础是明德任责、善学致知和厚积强技,具体体现在科学的决策力和协同执行力。主体是分析研判能力、抢抓重点能力和快出成果的能力。目的是快速反应,抢占先机,争取主动,聚集优势,重点突破,跨越发展。标准是协同发展。人的能力有大小,同时有长短,所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要和而不同,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创建共同进步的和谐班组、和谐科室、和谐校园。明德、善学、强技都必须通过努力实践才得以实现。“力行”倡导德端行正,善学强技,学以致用,以行验学,以行促学,知行合一,以使人生在不懈追求中走向卓越。
力行以立功。简要表述为:明德任责,善学致知;厚积强技,知行合一;因势利导,善抓机遇;聚集优势,协同创新;锲而不舍,百折不挠;求真务实,能拼善赢;勇于担当,敬业奉献;果断坚毅,铸就辉煌;关注诉求,共享成果。[7]
莽原作词、刘永作曲的《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校歌》。[4]
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周文心 |
党委副书记、院长 | 黄敬前 |
党委副书记 | 陈金通 |
党委委员、慈山分院总支书记、院长 |
柯艺灿 |
党委委员、副院长 | 花文苍、沈永希、张庆武 |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 杜桂发 |
资料来源:2022年5月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官网[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