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度

天度

经营范围 网络顾问咨询服务
公司名称 昆明天度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目录导航

互联网企业

互联网形势

随着互联网络和全国经济的大发展,网络信息化逐渐步入到我们工作、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更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涉足电子商务及网络信息化建设,并以互联网来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网络信息化建设,已成为企业在新世纪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之一。

企业组织

管理团队

我们深知我们的使命是为客户提供最有价值的服务,凭借我们资深的网络运营顾问、强大的调研队伍、专业的WEB美工设计、优秀的数据库及程序开发、敬业的客户服务经理等团队,以及多年来对互联网络的持续深入研究、对各行业客户的理解、对项目的整体策划控制、对国际化标准和流行趋势的掌握、对客户形象的视觉传递、对应用系统的完美结合等,我们能快速的为企、事业单位提供一站式顾问服务(One-Stop Service)。从前期的市场调查、网站定位,到网站建设实施、网络营销宣传、网络促销及公关,乃至后期的网络客户服务与客户关系管理,我们通过网络营销对企业传统营销方式、方法进行辅助与提升,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加强企业竞争力的目的。从此让您的网站及信息化建设不再只是一个摆设,能真正的为您创造价值。

企业文化

质量和信誉是企业存在的基石,我们注重客户提出的每个要求,我们充分考虑每一个细节,我们积极的做好服务,我们努力开拓更好的视野,通过不懈的努力,我们受到了业内及客户的广泛赞誉,这一切,也不断的激励着我们更好的服务客户;天度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知道如何体现客户的要求,我们永远不会因为我们曾经的成绩而满足,在所有新老客户面前,我们都很乐意、朴实的跟您接触,更深入的了解您的企业,每一次倾心的合作,都是每一个全新的体会和挑战,我们随时与您同在。

我们体会过创业的艰辛,深知成功的来之不易。面对新世纪的机遇与挑战,天度网络的全体员工将会以更热情、更饱满的精神面貌,为客户送去更优质的服务。“建立良好的信誉度、建立广泛和良好的合作关系”一直是我们的目标,而且实践证明,我们也是在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按照这样做的。相信我们,我们有更好的发展能力和更强的竞争能力,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把握互联网络信息化时代的无限商机!

中医名词

天度,指周天三百六十五度。

概述

出处:天度[1],指周天三百六十五度。《素问·六节脏象论》:“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为什么会是这个数字,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为什么不是三百六十九天呢?

万年历是我国古代传说中最古老的一部太阳历。为纪念历法编撰者万年功绩,便将这部历法命名为“万年历”。而所使用的万年历,实际上就是记录一定时间范围内(比如100年或更多)的具体阳历或阴历的日期的年历,方便有需要的人查询使用,与原始历法并无直接联系。

由来

要想追寻万年历的由来,那故事得从远古时代的西周说起……有名樵夫唤做万年,有一天他上山砍柴,砍罢了就坐在树下休息。他眼望著树影出神,心中想的,仍是如何将节令定准的事。不知不觉过了大半个时辰,他才发现地上的树影已悄悄地移动了方位。万年灵机一动,心想,何不利用日影的长短来计算时间呢?回到家后,万年就设计了一个「 日 晷 仪 」。可是,一遇上阴雨天,日晷仪又失去效用了。有一天,万年在泉边喝水,看见崖上的水很有节奏的往下滴,规律的滴水声又启发了他的灵感。回家後,万年就动手做了一个五层的漏壶,利用漏水的方法来计时。这么一来,不管天气阴晴,都可以正确地掌握时间了。

有了计时的工具,万年更加用心的观察天时节令的变化。经过长期的归纳,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时的长短就会重覆一次。只要搞清楚日月运行的规律,就不用担心节令不准了。 万年就带著自制的日晷仪及水漏壶去觐见天子祖乙,说明节令不准与天神毫不相干。祖乙觉得万年说的很有道理,就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盖起日晷台、漏壶亭,又派了十二个童子供万年差遣。从此以后,万年得以专心致志的研究时令。过了一段日子,祖乙派阿衡去了解万年制历的情况。万年拿出自己推算出的初步成果,说:「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草木荣枯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阿衡听後,非常忐忑不安,他担心制出准确的历法,得到天子重用,直接的威胁到他的地位。於是阿衡就以重金收买了一名刺客,准备行刺万年。无奈万年全心研究时令,几乎从不离开所住的日月阁。刺客只好趁夜深人静之时,挽起了箭射杀万年。只听得「嗖」的一声,一箭射中了万年的胳膊,万年应声倒下。童子们高喊抓拿刺客,守卫的兵士及时抓住了刺客,将他扭送天子。 祖乙问明了是阿衡的诡计,就下令将阿衡收押,亲自到日月阁来探望万年。万年就把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报告给祖乙:「申星追上了百星蚕百星,星象复原, 子时夜交,旧岁已完,时又始春,希望天子定个节名吧!」祖乙说:「春为岁为,就叫春节吧。」当时祖乙见万年为了制历,日夜劳瘁又受了箭伤,心中不忍,就请他入宫调养身体,万年答道:「多谢天子厚爱,只是太阳历还是草历,不 够准确,要把岁末尾时也闰进去。否则,久而久之,又会造成节令失常。为了不负众望,我必须留下来,继续把太阳历定准。」又经过了数十个寒暑,万年精心制定的太阳历终于完成了。当他把太阳历献给祖乙时,已是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了。 祖乙深受感动,就把太阳历定名为「万年历」,并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上就是「万年历」名称的由来。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想把节令定准。一天,他上山砍柴,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可是,天阴雨雾,影响测量。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引起了他的兴趣,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时的长短就会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天气风云的不测,使他很苦恼。一个名叫阿衡的大臣,为讨好皇上,奏称要设天台敬祭天神。祖乙认为有理,便带领百官去祭天,却无济于事。万年知道后,忍不住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派了十二个童子服侍万年。祖乙对万年说:希望你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传旨要阿衡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

日出日落三百六

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

一岁月有十二圆。

阿衡见此,知道万年的历法已研究成功,心中忐忑不安。他万分惧怕万年因创建历法而得宠,国君会怪罪自己提出祭祀天神的主意。于是,他阴谋策划,派了一个刺客去除掉万年。刺客攀上日月阁,见万年正在阁上观察星斗,便张弓搭箭,准备射死他。谁知,刺客被卫士发现,被当场缉拿。祖乙知后,惩处了阿衡,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冬去春来,年复一年。后来,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的。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相关拓展

阳历与阴历

历史上使用过的历法,有阳历、阴历和阴阳合历,“盲年”是阴阳合历某种“置正”安排的结果。
阳历,可能是我们的祖先最早使用的历法,它根据太阳运行规律制定。古人以为太阳绕地球运行,转动一周为一年——今日我们知道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但古人的认识却相反。据学者考证,战国时还有太阳历,一年十个月,以天干为名,每月三十六日,分三旬,旬以地支为名,如此十个月三百六十日,加上五至六天不入干支的“废日”,一年就是三百六十五日或三百六十六日。在那种情况下,节气的安排首先有“夏至”、“冬至”,继而又有“春分”、“秋分”,季节上的回归年先分春秋二季,后来再分出春夏秋冬四季,以至二十四节气。古代文献《管子》中有这种历法的痕迹,彝族和西南少数民族的火把节与之有关。岭南民间至今还流传“冬至大过年”的说法,就是民间对这种历法的记忆残留。古人确实曾经以“一阳更始”的冬至作为元旦。这种太阳历的回归年,不会出现“双春”和“盲年”现象。
阴历是按月亮的盈亏变化来制定的。一个朔望月的周期是二十九或三十天,年的长短只是月的整倍数,与回归年无关。月也与四季寒暑无关。希腊历和回历都属于这种历法。它的一年中,也不可能出现“双春”、“盲年”。
阴阳合历,是结合太阳和月亮运行的周期制定的。一年按太阳的运行分为二十四节气,又按照月亮的运行分为月。小月、大月十二个加起来,只有三百五十四天或三百五十五天。两者相比,相差约十一天。为了协调二者,古人采取“设闰”的办法来处置,若干年中就有一年是十三个月的。从商代的甲骨中还可以看到“十三月”的记载,就是设闰的明证。上世纪有学者报告,南方的瑶族还保存着“十三月”的叫法。现行“十九年七闰”的制度起源相当早。我国的历史,自《春秋》以下,就有干支历日可查,足以为证。
但置闰月,未必就造成一年两个“立春”,或没有“立春”。这里又涉及“置正”的问题,即以那一个月为正月。从历史记载来看,这种“置正”比较复杂:
夏朝以寅月为正月,称为建寅;
商朝以今十二月为正月,建丑;
周朝以十一月为正月,建子;
秦朝以十月为正月,建亥。
汉朝建立,初承秦制,以为得水德,亦建亥;后来到武帝时,经落下闳推算,又改成夏历,以寅月为正月。
不同“置正”,就有不同的新年起点。例如建寅的,就以寅月的起点为元旦。这种办法,自汉武以来,二千年中,虽经不断完善,但大体沿用不变。

万年历算星期几


只要随便说出公元几几年几月几日就可以马上算出是星期几。
只要计算出日的代码,月份代码,年份代码。三个加起来除以七的余数就是星期几,(如余数是三,则就是星期三)。
日的代码计算:日的代码最简单,就是它本身,是几号就是几。
月份代码计算:月份代码也很简单,下面有十二个数:144725736146,分别代表一至十二月份每个月的代码。比如,九月份的代码为6。(据姚江啸介绍,他是用逆推的方法,计算出这12个月份代码的,即知道某年某月某日是星期几,反过来推算月份代码。)
年份代码计算:年份代码相对比较复杂,先记住2000年对应的年份代码是4,这是基础代码,牢记即可。
假如大于2000年,比如2010年,则对应的年份代码是(2010-2000)÷4=2……2,再用基数代码4减去2倍的商加上余数再加1。即4-2×2+2+1=3,则2010年对应的年份代码为3。如果没有余数,即润年,则余数后面的1也不用加。比如2008年,对应的年份代码为0。
假如小于2000年,比如1991年,则对应的年份代码是(2000-1991)÷4=2……1,再用基数代码4加上2倍的商减去余数。 即4+2×2-1=7,则1991年对应的年份代码为7。
再记住1个特殊情况,即润年的3到12月份到最后要加1。
举个例子吧,比如1992年8月27日。则(2000-1992)÷2=2……0,再4+2×2-0=8,年份代码计算结果为8,加上8月份的代码3,再加上日的代码27,因为是润年,所以还要加1,等于39。再除以七的余数为4,则这一天为星期四。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