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安帝义熙九年(413年)九月,封桂阳县公,食邑一千户。义熙十三年十二月庚子(417年12月26日),任都督雍、凉、秦三州之河东、平阳、河北三郡诸军事、领护西戎校尉、安西将军、雍州刺史,刘裕让腹心将佐辅佐他,镇守长安。义熙十四年(418年)十月,刘义真返回建康。
宋武帝永初元年六月乙亥(420年7月18日),进封庐陵王,食邑三千户。永初二年正月丙寅(421年3月6日),改任司徒。永初三年三月丁未(422年4月11日),改任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使持节、侍中、都督南豫、豫、雍、司、秦、并六州诸军事、南豫州刺史,出镇历阳。
刘义真与谢灵运、颜延之、慧琳道人等人有很深的交情,但与朝中重臣徐羡之不和。少帝刘义符无道,徐羡之、傅亮等人密谋废掉刘义符的皇位。由于刘义真是武帝的次子,按次序当立他为帝。徐羡之不想立他,以他与少帝不和睦的罪名,于宋少帝景平二年正月癸巳(424年2月16日),将刘义真废为庶人,徙往新安郡。景平二年六月癸未(424年7月15日),徐羡之派人杀死刘义真,时年十八岁。
元嘉三年(426年),宋文帝刘义隆以弑君的罪名诛杀了徐羡之等人,恢复了刘义真的爵位,谥以孝献王。元嘉九年十二月庚寅(433年1月26日),宋文帝封第五子刘绍为庐陵王,出继刘义真。
父亲:刘裕,宋武帝。
母亲:孙修华。
刘裕共生七子,刘义真排行第二,有一个哥哥、五个弟弟。
追复庐陵王义真诏
前庐陵王灵柩在远,国封堕替,感惟拱恸,情若贯割。王体自至极,地戚属尊,岂可令情礼永沦,终始无寄。可追复先封,特遣奉迎,并孙华谢妃一时俱还,言增摧哽。(《宋书·庐陵王义真传》[1])
追恤庐陵王义真诏
故庐陵王含章履正,英哲自然,道心内昭,徽风遐被。遭时多难,志匡权逼,天未悔祸,运钟屯险,群凶肆丑,专窃国柄,祸心潜构,衅生不图。朕每永念雠耻,含痛内结,遵养奸慝,情礼未申。今王道既亨,政刑始判,宣昭国体,於是乎在。可追崇侍中、大将军,王如故。为慰冤魂,少申悲愤。(《宋书·庐陵王义真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