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下村

际下村

目录导航

福建顺昌县元坑镇际下村

福建省顺昌县元坑镇际下村属低丘温暖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海拔一般在300米以下,年均气温18℃-18.9℃,年降雨量1600-1700毫米,相对湿度80%,日照1736小时。

际下村距离县城6公里,镇政府所在地4公里,福银高速公路连接线从该村境内穿插而过,交通便利,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广播有线电视覆盖全村。

2006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291.3万元,比增18%,村财收入5.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80元,比增1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

际下村水利资源十分丰富,水渠总长度2.7公里,灌溉农田面积600多亩,小电站1座,装机容量40千瓦。

该村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福建水泥股份公司炼水泥厂矿山经营区在该村境内。

际下凉亭,坐落在村口,重建于光绪21年。

浙江省遂昌县际下村

基本情况

际下村位于柘岱口乡西部,与福建、江山交界,周公源发源地,山清水秀,平均海拔高度在600米左右,是个地地道道的小山村。与福建省浦城县际洋村仅一溪之隔。当地村民可以说随时跨省游。

全村共有耕地327亩,人均0.3亩,旱地219亩,山林总面积38937亩,人均38亩,其中竹林面积约1300亩,油茶约60亩,全村有际下、杨梅岗、洋店口、横路上、尤家敦、湖山坑、田蓬里、杨九降、尧见坑、坞岗、竹洋十二个自然村组成 。际下村是个风景秀美的生态村,与已建成的周公源梯级电站一级水库区只有15公里,随着交通的进一部完善及山区林木的限伐,生态资源得到了有利的保护。村内有神仙叠石等自然景观。该神仙叠石的石在山岩外端,巍然屹立,似刀砍剑劈,笔直陡峭。[1]

际下村将成为柘岱口乡新农村风貌景观和生态旅游观光的重要展示窗口,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也是天然氧吧之村。

舞花灯是际下村自明代流传下来的古老习俗。每年正月初八,花灯的长龙、唱小戏的演员、吹唢呐的乐队以及全村老少,汇成欢乐的长河,盛况持续十余天。邻村际洋村的马灯也

加入进来,更添热闹。

花灯从秋后就开始制作。男人们上山砍来毛竹,切成薄条,扎成花灯骨架。女人们舞动剪刀,用极其灵巧的手法,让一张张彩纸开出茶花、牡丹、芙蓉。[2]

神仙叠石

尤家墩神仙叠石:位于该乡际下行政村尤家墩自然村旁。沿坎坷不平的石阶拾级而上,偶尔经过一小段泥路。山间凉风习习,格外清新。行得好一段路,额头有汗渍渗出。正徘徊间,已到了山顶,里进有一红墙白瓦显现,原来是一间寺庙,称作“仙峰庵”。内供奉观音菩萨、关圣、地藏王等神位,常有信男信女来此礼拜。寺庙左侧有块空地。沿菜地内侧小路进去,只行得200米,但见一巨石耸立,就是“神仙叠石”。在山岩外端,巍然立着一巨石,如遭受刀砍剑劈,笔直陡峭,上面不长一草一木。奇怪的是,在巨石头顶,竟然蹲卧着一块更庞大的石头,像一柄蘑菇。绕过石壁,正面瞧去,却又似恐龙;另一端望去,俨然成了狮子;真是一个方位一个模样![3]

浙江省庆元县官塘乡际下村

简介

际下村位于官塘乡西部,与左溪镇接壤,是官塘乡的西大门。全村辖际下、黄山头、梅坑、庙岙4个自然村,设3个村民小组,在册户数67户、231人,常年外出劳动力59人。全村土地总面积:5228亩,其中耕地面积212亩、园地面积92亩、林地面积9424亩。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是外出务工经商收入,香菇生产和毛竹林经营收入。

经济发展

在官塘乡政府和上级的关心支持下,该村村委会于2005年投资4.5万元将原村小学修建成村委会办公楼。2007年,在上级政府的帮助下,在全村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投资36万元新建了全长0.7公里的康庒公路,并实现了路面硬化,2008年投入资金10余万元,安装自来水,村内安装路灯,实现了村庄环境亮化,净化。2009年安装有线电视,广播,进一步丰富的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际下村山多地(田)少,森林资源丰富,尤其是毛竹林经营在全乡独具特色,收入颇丰。主要农业产业是香菇和笋竹,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勤劳淳朴的民风,使该村香菇的人均产量和效益名列全乡前矛,是其全乡较富裕的村,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该村从传统农业向效益农业发展,逐渐形成了“菌、竹、蔬、养殖”为优势产业。2008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293元,在发展高效农业的同时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就业结构调整,为村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新亮点。2009年被信用社授予“信用村”称号。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