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安罗盘

万安罗盘

产地 安徽省万安镇
中文名 万安罗盘
目录导航

溯源历史

罗盘的发展离不开 风水大师,当时 中国最著名的风水大师何令通(922—1019年),名溥,字令通,原为南唐国师,精堪舆家说,后周显德年间(954—960年),因谏李璟修 牛首山陵不利,谪为 休宁县令,曾整治休宁县城风水。后辞官为僧。《休宁县志》称:“凡徽人葬地之善者,多为何国师所扦。”何令通的风水术一直在 徽州传承。如 婺源济溪的游氏家族,即“得舅氏国师何令通青囊之学”,历代均出过不少著名的 风水师。明代游元礼还曾于“永乐初应诏卜天寿山陵,优赐还山”。而何氏后人休宁著名风水师何可达,正是 世界文化遗产地—— 黟县 宏村明永乐年间改造村落环境、构建村中水系的全盘规划者。 徽州人对风水的追求以及风水师的层出不穷,为罗盘提供了广泛的市场需求, 万安罗盘业应运而生,国师公乃罗盘的鼻祖。

作为一种汉族民间工艺, 万安罗盘制作业至迟兴起于元末,在明代得到发展,清代中叶进入鼎盛时期。但 中国罗盘的制作史却可上推到宋朝或者更早些。因为在北宋科学家 沈括的《 梦溪笔谈》中,就已经记载了四种罗盘的样式。而后来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里用以指示航海方向的,就是更早些出现的"沿海型中国罗盘"。

倘若说"沿海型中国罗盘"是因为航海指向的需要而兴起的话,那么,徽州休宁的"万安罗盘"等"内地型中国罗盘",则是因为辨方乘气、风水堪舆和宅基、墓道的测定等需要而兴起。民谚云:"生在 扬州,玩在 杭州,吃在 苏州,葬在徽州",这或许可作"万安罗盘诞休宁"的注脚,当时东南地区汉族民间把死后葬在徽州当成人生的一大幸事。

而徽州本地人对于房屋建筑、墓穴选址等的风水更是非常讲究。清初 休宁县万安人 赵吉士在其著作《寄园寄所寄》就写道:"风水之说,徽人尤重之,其平时构争结讼,强半为此",足见徽州风水的盛行。而这种对于风水的追逐,无疑为罗盘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在此情势下,万安罗盘业应运而生。

早在1915年,"吴鲁衡毓记"罗盘、日晷就已在 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而在 北京 中国历史博物馆的珍品展柜中,珍藏着一只万安吴鲁衡罗经店生产的清代二十六层木质水罗经。万安所产罗盘设计独特、选材考究、制作精良、品种齐全,被奉为罗盘正宗,享有"徽罗"、"徽盘"的美誉。万安罗盘已成为海内外游客喜爱的旅游纪念品。

万安罗盘业最早的名店,是在明清时期闻名全国罗盘业界的方秀水罗经店。罗经是 风水先生对于罗盘的敬称。随后,相继诞生的名店有胡茹易、胡平秩和 吴鲁衡等。而真正让万安罗盘风靡全国、扬名天下的,则是曾在"方秀水罗经店"里学艺的小学徒吴鲁衡。创办 于清雍正年间的吴鲁衡罗经店坚持时间最长,并将"吴鲁衡"做成了中国罗盘业的知名品牌。其所制作的罗盘、日晷等产品,既秉承古法,又有所创新,以质量上乘、精密度高而畅销各地,远的甚至已销售到 朝鲜、 日本等国家。

万安罗盘制作业清末一度衰败,民国初年重振辉煌并延续至20世纪60年代初,停顿近20年后,1982年又恢复生产。近几年,又有"胡茹易"、"方秀水"和" 万安古镇老罗盘店"店铺等相继开业。

地理标志

产地范围

万安罗盘产地范围为安徽省休宁县万安镇现辖行政区域。

专用标志使用

万安罗盘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安徽省休宁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万安罗盘的检测机构由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盘面无变形,不开裂,平整光滑,分格准确,字迹清晰。若有外盘,则盘面为标准的正方形,四边不弯曲、不歪斜。内盘的内外圆应标准,置入外盘后,与外盘的间隙宽紧适当。

2.精准度:将天池放入内盘时,海底线与内盘的子午线、指南针成一条直线。放置内盘的园凹的圆心为外盘的几何中心。

3.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制作技艺

原辅料要求

1.磁针:经过特定天然陨石磁化的指针。

2.木料:选用当地产、树龄三十年以上、阴干三年以上、无裂纹的丝棉木(虎骨木)或银杏木(白果木)。

3.用墨:歙砚研制的徽墨。

工艺流程

制坯→车盘→分格→清盘→写盘→油货→安针。

1、要精选特等木料"虎骨树"(学名重阳木);

2、锯成罗盘毛坯;

3、将毛坯车圆磨光并挖好装磁针的圆孔;

4、分格、书写盘面,在盘面画格和书写,按太极阴阳、八卦二十四爻、天干地支、二十四向至、二十四节气、十二生肖、二十八宿分野和365周天依次排列,据秘藏图谱刻画书写;

5、接着熬炼桐油并往罗盘上上油;

6、安装磁针是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工序,由店主在密室内单独操作,其工作包括磁化钢针、测定磁针重心、装针等。

神秘工序

其中,最神秘的工序,是"分格与书写盘面",它要求罗盘制作技工依照不同型号和盘式的秘藏图谱,用毛笔蝇头小楷,依各种盘式书写分格的内容,须严谨细心,端正无误。

而最关键的工序,则是第六道"安装磁针"。要先将特制钢针置放在天然磁石上经半个月的磁化,然后再精密地测定磁针的重心并牢固地安在圆孔里的支点上,并保证指针实现无阻力自由转动。

只有亲眼看过万安罗盘制作的人,才会知道"小小一只罗经盘,其中多少苦和累"。且不说那用作材料的虎骨树的木质有多坚硬,难车难刻难磨光,也不说那密密麻麻布满盘面的1000多个 蝇头小字(最小的字还不到一毫米),硬是用微尖毛笔一笔一画楷书写成有多艰巨,光是那密如蛛网的圆线和直线的分格刻线,每只罗经盘就要耗去一整天时间,且不能有任何失误,否则将前功尽弃。

分类

万安罗盘按盘式分,主要有“三合盘”、“三元盘”和“综合盘”3种。三合盘的主要特征是由3层24方位组成,可以定向、消砂、纳水等。三元盘的主要特征是有易卦64卦圈层,一般只有1层24方位,可用元运推其方位之吉凶。三元盘又称“蒋公盘”或“ 易盘”,因其易卦层为名师 蒋大鸿所创立。综合盘是综合了三合盘和三元盘的一些主要圈层组成的,综合盘层数细密,内容庞杂,具有多种功能。根据罗盘的直径尺寸,其规格约有几十上百种!

工艺要点

1.选坏:根据罗盘规格直径、厚度,精选坯料进行裁制,锯好罗盘毛坯,刨平木坯表面。

2.车盘:将毛坯用车床车圆成型,并在圆心处挖好装磁针的圆孔,之后以细砂纸和木贼草磨光。

3.分格:依照罗盘型号、盘式的图谱,从同一圆心以不同的半径划圆周为横格,再按阴阳八卦、天干地支等刻直格,应清晰准确。

4.清盘:将盘面刻画处填以墨色,并清理干净,再以细砂纸和木贼草磨光。

5.写盘:用毛笔蝇头小楷,着徽墨,按照图谱书写分格的内容。

6.油货:又称抹油。油漆多遍并用水砂打磨,无刷痕、无挂漆、不阻滞,厚薄均匀平整,字迹清晰可见。

7.安针:安装磁针,精确测定磁针重心,重心与圆心重合,将其牢固地安放在圆孔里,不能使支点产生阻力,以便于磁针自由转动。

传承意义

万安罗盘承载着 中国古代天文学、地理学、环境学、哲学、易学、建筑学等方面的文化信息,传承着磁性指南技术及相关技艺,为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史、社会史、人居环境及古徽州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

在很大程度上,今天的罗盘已经没有了太多的实用价值,但作为一种工艺品,万安罗盘却依然是无数 旅游者、文化学者等的最爱。但是,由于万安罗盘的实用功能逐步退化,市场需求萎缩,老 艺人先后离世,后继传人缺乏,罗盘制作技艺濒于消亡,亟待保护利用。

万安罗盘继承了汉族传统的罗盘制作技艺,在长期生产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对技艺流程和技艺手法有严格的要求。制成一具罗盘,一般要经过六道工序,分别为:制坯、车圆磨光、分格、书写盘面、上油、安装磁针。

国家非常重视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