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王岐山等在安徽大别山的金寨、霍山、六安等地获得了11只麝标本,经比较认为:安徽大别山区的原麝与分布在黄河以北的原麝指名亚种有所不同,经研究为一新亚种,定名为原麝安徽亚种(Moschus moschiferus anhuiensisWang Huet Yan subsp.nov)。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麝属分类的学者持有两种观点,从原麝安徽亚种定名之后,联系到安徽麝作为亚种应该归于原麝还是林麝,随后又进一步涉及到林麝这个种存在不存在。这两个问题形成两种观点。赞成安徽麝作为林麝的一个亚种以Groves et al为代表;赞成安徽麝仍为原麝的一个亚种,而林麝也是原麝的一个亚种,作为种的单元并不存在,这一观点是以盛和林等为代表。
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这两种观点的分类学者,都开始用分子生物学微观分类的方法研究安徽麝。
李明等的研究对安徽亚种的分类地位,利用形态特征、头骨形态差异的主成分分析和线粒体DNA(mtDNA)细胞色素b的367bp片段序列差异,对该亚种的分类地位进行再探讨,经分析得出安徽麝与其他麝在外部形态和头骨形态上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且它们之间的DNA序列差异在6.24-7.90%,处于鹿类动物的种间差异水平。据此,从形态学和分子水平上认为安徽分布的麝应为一个独立种,即安徽麝。研究结果不但肯定了安徽麝应为一个独立的种,而且林麝通过测试也达到了种级分化水平。
宿兵等也用线粒体DNA序列分析的方法证实,安徽麝和其他麝遗传分化平均达7.30%,这个数值相当于麝中最大的序列分化。“这个结果得到核位置的证实,如果得到生态行为支持的话,那么就意味着安徽麝应提升到完全的种。”
持有两种不同观点的学者研究的结果完全一致,即:安徽大别山的麝既不归于原麝,也不归于林麝作为亚种,而是一个独立的种,并且林麝也是一个独立的种。
头体长696-765毫米,肩高小于500毫米,臀高小于600毫米,尾长18-32毫米,后足长192-195毫米,颅全长141-151毫米,体重7.1-9.7千克。尾甚短,常隐没于毛下。体背部有桔黄色斑点,在腰及臀部两侧明显而密集。头骨的颧宽较小。颊、额及耳背灰黑色,耳壳边缘黑褐色,耳壳内为白色。颏及喉白色,有白色条纹向两颊伸延,向后沿下颈两侧有两条白纹在胸前连成长环状,中央为灰褐色,在颊后的颈侧有两个小的白色斑点。1-2岁的幼兽体背有横行的桔黄色斑纹,自肩至臀共有13条;成兽逐渐消褪,变为斑点,排列成3纵行。臀部暗褐色,臀斑不显著。
安徽麝多栖息、活动于海拔500-1500米的针阔混交林,栖息地植被主要由马尾松、黄山松、杉树、茅粟等植物组成;海拔500米以下的荒山及丘陵地带也偶见安徽麝的踪迹。其活动区域随季节的交替而有所变迁,春季在低山阳坡灌丛中,夏季在高山石崖边,冬季在阳坡温暖树林中。不爱集群,恋家。生活极具规律性,晨昏活动,雌雄分居,有比较固定的活动路线和栖息场所。雄麝多栖息于山势险峻地段,母麝和幼子多在隐蔽的密林且干燥而温暖的地方休息,主要以地衣、石蕊、寄生槲及灌木枝叶为食物。性孤僻,多单独活动,仅在发情季节才会有数头相聚的现象,多在清晨和傍晚活动。
仅分布于中国安徽、河南及湖北三省相邻接的大别山区。[1]主要分布在东经115°20′-116°40′、北纬30°35′-31°50′的崇山峻岭之中。
安徽麝产双胎的比率高于单胎,雌性成熟很早,在1岁时便能繁殖。雄麝的脐部和生殖器之间有个能分泌和贮存麝香的香囊。雄麝长到一定年龄时,开始出现泌香生理反应,在发情季特别明显。麝香最初为白色稀糊状物,具腥臭味。然后,分泌物颜色逐渐变深,水分渐减,后干结为棕色、褐色或黑褐色的稠泥状、块状的成熟麝香。在泌香时,麝表现兴奋,食欲减退或废绝,性情暴躁,爱咬斗。泌香反应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一般发生在每年的5-7月份。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5年 ver 3.1——濒危(EN)。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Ⅱ级。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Ⅰ级。
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濒危(EN)。
王岐山、项平曾报道,历史记载20世纪50年代以前,安徽省麝资源十分丰富,数量较多,分布亦较广,全省每年可收麝香60千克以上;50年代中期,在安徽西部及安徽西南的6县20多区均有分布;到50年代末期,安徽麝资源逐年减少。
20世纪60年代中期,分布范围显著缩小,数量大幅度下降,70年代中期,麝资源仅分布5县9个区,野生麝的总数量保持在500只左右,处于历史最低水平。80年代中期,由于保护政策的加强安徽麝的数量有所增长,分布区略扩大至5县18个区的地方(见表),数量估计在1000-1200只之间。
2003年的麝资源调查,表明安徽大别山区的金寨、岳西2县,湖北的麻城、罗田2县、河南的商城,固始2县都是大别山安徽麝的分布区,加上河南,湖北交界的桐柏山区,估计种群数量仍保持在500-600只。
一是过度砍伐。大别山的森林先后经历了1958年大跃进和八十年代初兴办贸易货栈2次重大的乱砍滥伐事件,大量的森林被砍伐,破坏了安徽麝的栖息地,使其栖息地及食物都受到极大的威胁。
二是大面积的毁林开荒。20世纪60-70年代,金寨、岳西等地的山区农民为了生存大面积开荒种粮,致使森林面积不断减少,安徽麝的栖息地面积也在随之缩小。
三是乱捕滥猎。特别是20世纪60-80年代,为猎取麝香,大量安徽麝不分雄雌老幼均遭猎打,人为猎杀是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中国麝类动物的数量急剧减少,原麝和黑麝已濒于灭绝。为了保护麝类资源2003年国家林业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麝类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林护发[2003]30号),开展麝资源及其栖息地调查,鼓励进行麝类人工繁育,支持麝繁育技术研究和基因保存,严厉打击盗猎麝、走私麝香的犯罪活动,并将保护麝资源优先列入林业重点建设工程,以促进其不断增长。1988年国务院批准《国家重点野生动物保护名录》,麝类动物由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升为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安徽省大面积实行了封山育林,90年代又先后实施了长江防护林、生态公益林和退耕还林工程,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特别是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划定,为安徽麝的生存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使安徽麝的种群数量得到了增加。实践证明,只有为安徽麝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才能保证其繁衍生息。
大力开展造林,对现有的荒山、荒地、荒滩进行造林绿化,增加林地面积;实行封山育林,对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实行全封或半封,以保证安徽麝有足够的生存空间。由于麝类是典型的林栖、独居、草食性反刍动物,以针阔混交灌木林为栖息地,主要采食鲜嫩植物,春夏季节食物以青嫩枝叶、真菌类为主,秋冬季节采食苔藓、落地果、种子、常绿阔叶、干树叶等。因此,在造林中以营造混交林为主,如针阔混交、乔灌混交、综合混交等,树种以栎类、松、核桃等为宜。同时,尽量减少对造林地被植物的破坏,对大面积荒滩提倡林下种草和菌类,以保护森林植物群落的完整性、多样性,保证安徽麝冬季有充足的食物来源。
为满足国际国内市场对麝香的需求,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起,开始建立麝类养殖场,进行麝类驯养繁殖研究,活体取香技术亦日趋成熟,但是养麝场规模小、投入少、设施简陋和技术含量低,麝类饲养规模始终发展缓慢。截至2010年中国人工饲养数量仅2000余头,向社会提供天然麝香15-20千克,而每年麝香的国内需求量为1000千克,国际需求量为500千克,中国国内每年以麝香为原料的产品产值约50-60亿元人民币,麝香供需矛盾极其突出。
为了保护安徽麝的种群数量,建议有关部门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批准实施安徽麝人工驯养繁殖项目,开展安徽麝的科学研究和基因保存,进行麝香生产。这样既能增加种群头数,促进麝类资源增长,保存安徽麝种群基因,又能开展天然麝香生产,创造利润,为中国中医药事业作出贡献。
雄麝分泌的麝香是高端动物香料和珍贵中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