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云种月(同“耕云钓月”),多指一种生活境界。
语出宋朝诗人 管师复的“满坞白云耕不破,一潭 明月钓无痕。”
耕云钓月:其实说的是一种隐士的生活,月下独钓,看云卷云舒,观月圆月缺,表达的就是一种闲适散淡、 闲云野鹤般的生活情趣。
明代 陈继儒《 小窗幽记》(即《醉古堂剑扫》)卷四《灵》第17条曰:“半坞白云耕不尽,一潭 明月钓无痕。”有学者评析:“耕 山坞之白云,钓清潭之 明月,隐者之趣,隐者之乐。”此说十分确当。有一种解释说“耕尽山田也无法耕完片片白云,一潭 明月钓鱼无痕”,结果诗的真正意味就全无了。读这两句诗,重在体味耕云钓月之妙。
陈继儒学识广博,诗文、书法、绘画均所擅长,并喜爱戏曲、小说。所藏碑石、法帖、古画、 印章甚丰。在 东佘山居内,树立有南宋 朱熹《耕云钓月碑》碑刻。
相传 管师复隐居于 龙泉县白云岩 下樟村。宋神宗皇帝(一说仁宗)闻其名,欲授其官职,召至不仕。神宗问曰:“卿所得何如?”对曰:“满坞白云耕不破,一潭明月钓无痕。”尽管 管师复深得神宗厚爱,但仍拒官隐居 下樟村。而这段对话后来成为传世佳话。
“满坞白云耕不破,一潭明月钓无痕。”创造出了 管师复隐居的 下樟村田园风光的无限美妙的意境。妙在清雅,空灵,还有超尘脱俗,其中饱含着隐士况味,让人咀嚼玩味不尽,堪称千古名句。
有人曾对 管师复这两句诗探源,并说其一如禅者诗。《徵圣录·古灵四先生学案》载:“古灵门人隐君 管师复有诗云:满坞白云耕不破,一潭明月钓无痕。为对 神宗时所言者。全类禅者诗,如《 五灯会元》中应接机锋之语。云峰志璿禅师有云: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钓鱼亦禅门常用语。 管师复诗之所本可知矣。”
陆绍珩把 管师复两句诗的前句改“满”为“半”,改“破”为“尽”,辑入《醉古堂剑扫》(即《小窗幽记》),仍不失原诗耕云钓月的妙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