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爬山虎天蛾。
目科:鳞翅目,天蛾科。
学名:Teretra japonica
地理分布: 朝鲜、日本、前苏联;北起黑龙江,南至广东、广西,西到陕西、四川,东抵沿海各省及台湾均有发生;兰州(皋兰、榆中)、定西(岷县)、庆阳(庆城、镇原、正宁、合水、宁县、华池)、天水(清水)、陇南(两当、徽县、武都、文县、成县、康县、宕昌)。
主要危害爬山虎、常春藤、麻叶绣球、大绣球等花木。
以幼虫在叶背蚕食叶片,造成叶片残缺不全。
(1)成虫:体长38~40毫米,翅展68~72毫米。绿褐色,头胸部两侧及背中央有灰白色绒毛,背线两侧有橙黄色纵条,腹部背线棕褐色,各节间有褐色横纹,两侧橙黄色,腹面粉褐色;前翅黄褐色,顶角至后缘基部有6条暗褐色斜条纹,后翅黑褐色,后角附近有橙灰色三角斑纹。
(2)幼虫:体长75~80毫米,青绿色或褐色,第一、第二腹
一年发生1~4代,因地区而异。以蛹在土中越冬。上海一年发生1代。理年6~7月羽化成蛾,成蛾有趋光性;7~8月幼虫陆续发生危害华北地区一年发生1-2代,以蛹越冬。翌年6-7月间出现成虫,趋光性和飞翔力强,喜食糖蜜汁液,夜间交配与产卵,卵产在叶片背面,卵期为7天左右。6月下旬出现幼虫,初孵幼虫有背光性,白天静伏在叶背面,夜间取食。随着虫龄增长,其食量猛增,常将叶片食光。10月幼虫老熟,入土化蛹越冬。该虫一年发生代数,因地区不同而有差异,江西和广东地区一年发生约4代,均以蛹在土中越冬。。
(1)园艺防治:结合冬耕,消灭土中越冬虫蛹。
(2)物理防治:悬挂黑光灯,诱捕成蛾。
(3)药剂防治:幼虫危害期,可喷施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或40%乐斯本乳油l 5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