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曰瑚,字肤公,号涂山。江苏淮安山阳人。明崇祯四年(1631)陈于泰榜进士第三人。授翰林院编修。正待重用,夏曰瑚却以疾归乡。于湖滨修建“恢台园”,溪水亭台,曲折通幽,高树映日,闲情雅趣。每日与亲朋故旧饮酒赋诗,从不过问家人生产与生活。第二年便去世了。
《东陵始末》一书中有一段关于夏曰瑚得中探花的记载:明崇祯戊辰年(公元1628年),淮安府的夏曰瑚与赵士春同赴京城会试,考试成绩不分上下,夏曰瑚的房师(相当于现在的监考)淮安府推官孙肇兴竭力推荐夏曰瑚,并将夏取中头卷,本意是对赵士春、夏曰瑚二人再进行推敲,孙认为:“两君皆为名臣后,不可轩轾也。”但主试认为孙做法不妥,有庇护夏之嫌,结果这一年夏、赵两人都未考中。又过三年,这年是辛未年(公元1631年),夏曰瑚、赵士春又进京赶考,夏因成绩优异,终于以第三名及第,得中探花,而赵士春仍名落孙山。甲戌年(公元1634年)会试,赵士春仍未考中,一直到丁丑年会试,夏曰瑚这时已担任了房师,赵士春才得中探花。
夏曰瑚中探花后,一直留京在翰林院任编修,由于其学识渊博,文彩深厚,忠于职守,深得皇帝宠爱。崇祯七年九月三十日(公元1634年),为表彰夏曰瑚功绩,明思宗朱由检以京甲一号、京甲二号诰封夏曰瑚亲属,封夏曰瑚之父夏德为文林郎,封夏曰瑚嫡母(父亲的正妻)景氏为“孺人”,封夏曰瑚生母聂氏为“太孺人”,同时封其妻黄氏为“孺人”。诰封中对夏曰瑚也给予很高的评价,诰封中曰:“尔翰林编修夏曰瑚,器姿弘达,蕴藉深醇,专经之名,冠绝乡国,万言之对,鼎荐轩墀尔乃。”可见夏当年在京城、家乡是很有名气的。
崇祯十年会试,夏曰瑚担任了房师,刚开考不久,突然患上恶性痢疾。会试乃国家大事,马虎不得,一开始夏曰瑚还咬牙坚持,但不久便渐渐支持不住,不一会竟昏倒在考场上,再等别人发现,赵士春等同窗好友前往探视时,夏曰瑚口已不能言,后竟卒于考场。夏曰瑚遗物探花公朝笏及明崇祯七年京甲一号、京甲二号诰封两幅历经360多年沧桑至今保存完好,一直由其后裔张集乡彭庄村的夏文友收藏,曾多次在县展出,1987年被淮安市博物馆征集,现存于馆中。
夏曰瑚,清朝探花。其故居名“恢台园”
夏曰瑚故居位于淮安河下古镇,尚保存完好。
位于淮安市楚州城区西北隅,古邗沟入淮处的古末口,曾名北辰镇,是淮安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保护区之一。
这里曾诞生巾帼英雄梁红玉、大文学家吴承恩等历史名人。明清两代这里曾出过67名进士、123名举人、12名翰林,有“进士之乡”之称,文化底 蕴十分深厚。明清时,河下是淮北盐集散地,淮北盐运分司曾设在这里,并有很多盐商在这里业盐。同时,由于清江督造船厂设于清江浦,河下还是漕船零部件配套 加工基地。河下是典型的因运而兴,因运而衰的千年古镇,鼎盛时有“扬州千载繁华景,移至西湖嘴上头”之美誉。清末,由于淮北盐的集散中心移至王家营的西 坝,漕粮由河运改为海运等原因,河下逐渐败落。古镇现为国家重点文保单位京杭大运河文物遗存。
位于萧湖东南岸,是明末退休官宦夏曰瑚的宅园。夏曰瑚字肤公,号涂山,年轻时即有文名,被乡人目为奇才。崇祯四年(1631年)探花及第,授翰林院编修。明清两代河下镇的居民十分重视科举,无论是富豪之门还是贫寒之家都把子弟读书应考当做头等大事,因此科甲鼎盛,共出了60多位进士,其中包括状元、榜眼、探花各一,状元是明朝嘉靖年间的沈坤,榜眼是清朝乾隆年间的汪廷珍,夏曰瑚就是那位探花。
夏曰瑚任职不久就因病退休还乡,在萧湖之滨构筑恢台园,从此留连园中,饮酒赋诗,自得其乐。可惜不到一年就去世了。恢台园旧址在清代成为福建庵,后改福建会馆。
园中搭建花棚,堆砌乱石假山,种植了很多高大的柳树。周围环境极为优美,东侧临近城墙,南北均有大片水面,沿岸酒家、妓馆、佛寺、高塔相望,相邻之处有好几座园林,溪流环绕其间,因此又名“绕来园”。夏曰瑚本人有诗云:“傍水成幽筑,诛茅得草堂。所期垂钓处,俨似浣花庄。杨柳月初上,薜萝风正凉。何能谢缨冕,读《易》濯沧浪。”诗中将此园比作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成都浣花溪上所建的草堂,并且说自己甘心辞去官职,以读《易经》、濯沧浪之水为乐,表现出高洁的志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