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王粲⑴
端坐苦愁思⑵,揽衣起西游⑶。
树木发春华⑷,清池激长流⑸。
中有孤鸳鸯⑹,哀鸣求匹俦⑺。
我愿执此鸟⑻,惜哉无轻舟⑼。
欲归忘故道⑽,顾望但怀愁⑾。
悲风鸣我侧⑿,羲和逝不留⒀。
重阴润万物⒁,何惧泽不周⒂?
谁令君多念⒃,自使怀百忧⒄。
⑴王粲:(177年—217),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微山两城镇)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作者友人之一。
⑵端坐:正坐。
⑶揽衣:披衣。西:指西园,在邺城城西。王粲《杂诗·日暮游西园》中的“日暮游西园”即此。
⑷华:同“花”。
⑸清池:指邺城玄武池,亦即王粲诗中所言“曲池”。《水经注·洹水》“其水际其西迳魏武玄武故苑,苑旧有玄武池以肄舟楫,有鱼梁钓台,竹木灌丛,今池林绝灭,略无遗迹矣。”
⑹孤鸳鸯:喻王粲之孤独。鸳鸯为成双之鸟,一旦落为孤单,其哀可知。此处亦知王粲诗“上有特栖鸟,怀春向我鸣。”古诗中的鸳鸯、花木,不一定指喻异性和男女情爱之事,如屈原楚辞中的香草美女是用比兴手法喻己喻美好事物。
⑺匹俦(chóu):配偶,伴侣。这里指志同道合的朋友。
⑻执:捉拿,此处意为亲近。
⑼无轻舟:比喻作者没有权势,因而无法重用王粲。
⑽故道:旧道,旧路。
⑾顾望:回头看。但:只。以上两句表现作者对友人的依依之情。
⑿鸣:吹,指风声。
⒀羲(xī)和:神话传说中太阳的御者,这里代指时日。
⒁重(zhòng)阴:密云,这里喻曹操。古人信阴阳五行,与人事相比附,说臣为阴,君为阳。时曹操为丞相,故称阴。
⒂泽:恩泽,恩惠。周:普遍。
⒃念:思虑。
⒄百忧:忧愁很多。[2][3][4][5]
呆呆地坐着,苦于愁思的折磨,起来披上衣裳,到西园游乐。
树上开满春天的花朵,清澈的池水荡起长长的流波。
池中有只孤独的鸳鸯,为寻找伴侣哀鸣不辍。
我愿和这鸳鸯交朋友,可惜没有船只把我渡过。
想回去,已忘记来时的旧路,回头望,只有忧愁袭满心窝。
悲风在我身边鸣响,太阳西去不肯停脚。
浓密的阴云降雨滋润万物,何必担心得不到雨露恩泽。
谁叫你想得这么多啊,使你忧愁满怀不快活。[3]
王粲归附曹操后,与邺城众多文士一样,多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志在经邦治国,拯世济民,他们对政治颇为热情,对自己的政治才干颇为自负,对仕途的期望值过高,因此,他们对曹氏父子视他们为文学侍从、待他们为文章之士的做法越来越不满。于是王粲将这些不满写进《杂诗·日暮游西园》中寄给了曹植。曹植得诗后,就拟王粲原诗写了这首诗来劝慰他。[3][1]
该诗的头两句“端坐苦愁思,揽衣起西游”就点出游于邺城之西的原因:端坐愁思当然是苦闷的,所以要去找朋友们聊聊,使苦闷得以排遣。“揽衣”二字用得生动传神。
“树木”二句写景,“发春华”点明是春天的景色,“清池”句写水景。在这个山明水秀的幽静景致中,作者发现了“中有孤鸳鸯,哀鸣求匹俦”。作者用“孤鸳鸯”喻王粲。用“求匹俦”指寻求同辈间的友谊。不过从后两句诗的意思看,似乎还有潜台词。大约对方希望与曹植既是朝夕相处的好友,又愿在曹植的麾下做事。否则,“我愿执此鸟,惜哉无轻舟”两句就不好理解。曹植对王粲这样的人才和朋友当然是珍惜的,可是愿望终究代替不了现实,“无轻舟”就是比喻作者自己没有权势,无力重用王粲。
“欲归忘故道,顾望但怀愁。悲风鸣我侧,羲和逝不留”。这四句是写作者不能“执此鸟”而依恋回顾、不忍离去,“悲风”从身边吹过,久立其地直到太阳落山。这与王粲诗有相似之意:“徘徊不能去,伫立望尔形。风飙扬尘起,白日忽已冥。”只是该诗在表达眷念之情时显得更深厚些、更悲切些。
最后四句,作者宽慰王粲:“重阴润万物,何惧泽不周。谁令君多念,遂使怀百忧。”劝勉对方不必多虑多忧,相信雨露会润泽万物的。这里以“重阴”喻曹操,暗示曹操会给他好处的。可谓用心良苦。有人认为:“多念”和“百忧”是指王粲整个诗歌创作中所表现的感情,例如遭乱伤时,目睹民生疾苦,发悲怆之词等等,虽然有一定道理,但从全诗立意与创作背景来看,主要还是为王粲在《杂诗》中所涉及到的具体思想而发的。王诗的末四句是这样写的:“回身入空房,托梦通精诚。人欲天不违,何惧不合并。”末二句与前面“褰袵欲从之,路险不得征”呼应,这样,意思就够清楚了。
作者在这首诗中采用了比兴寄托的手法,以“鸟”比喻对方,从“鸟”对人和人对“鸟”的态度和情意方面着笔,表达自己对朋友的诚意和自己力不从心的歉意。比兴寄托的手法虽然比较隐微曲折,然而读者一旦明白其中喻义,也就不难理解其中的用意了。这首诗所描写的客体是“鸟”,这是含蓄的一面,但诗的主体(作者)却是明朗化的,在表露自己的情感方面则是真诚坦率的,做到与朋友交心,不掺半点虚假成分。
这首诗的语言清新流畅,具有文采。节奏舒缓,韵味悠长。[5]
清代文学家、校勘学家丁晏评《赠王粲》说:“忧思深远,其《小弁》之怨乎?《风》《雅》而后,此其嗣音矣。”[6]
明末清初文学家、思想家王夫之评《赠王粲》说:“子建横得大名,酌其定品,正在陈琳、阮瑀之下。”[7][8][9]
元末明初著名学者刘履评《赠王粲》说:“赋而比也。”[10]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曹操第三子,魏文帝曹丕之弟,封陈思王。建安时期最有才华的诗人,与其父曹操、其兄曹丕并称“三曹”。
曹植的生活和创作分前后两期:以曹丕即位为界,前期作品表现他的政治抱负和对于建功立业的热烈向往,也写了一些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的诗篇。后期作品则较多地反映了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有一定的思想意义。他的诗歌艺术成就较高,钟嵘《诗品》说:“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同时,曹植又是最早注意声律的作家。其作品音律和谐,对五言诗的发展有重要贡献。他的章表辞赋也很著名,都洋溢着非凡的才气。现存诗八十多首。今存南宋嘉定刻本《曹子建集》10卷,辑录诗、赋、文共206篇。[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