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夯亦称“夯实”,俗称“打地基”。一种利用夯具把泥土、三合土等松散材料夯实的施工方法。[1]
回填室内的土,做好地坪,要能确保日后地坪受压不再塌陷。所以夯实土是使做好的地坪不至于塌陷的关键工序。
夯泡土需要重木夯。这种夯多是用杂木制成的,一般重40~50千克,需10~12人提打才适宜。打夯时,人员分配要恰当。四角处提夯的人要工作熟练,有经验,体力需充沛;扶夯的人更需能力强、体力强、有技术经验,因扶夯责任大,要善于指挥,能以夯落地的声音来判断该处夯实与否,以此来决定是否加夯以及加夯次数。
提夯的高度不得低于40厘米。提夯的所有人员均需用力一致。提夯所用的绳索,最好是散麻辫,每隔20厘米系一个疙瘩。由于是散麻辫,再加上有疙瘩,因此,手不会因提夯绳用力而摩擦起泡造成工伤。同时,有疙瘩也好拉提且能省些力。打夯时,需有节奏地根据唱夯歌——打号子进行。务必使夯头垂直落地,不得因夯头歪落地致使地坪被夯得有的坚实,有的泡松。由于夯头歪着地,会使扶夯者为保持夯的平衡而累得满头大汗!因此,一定要强调提夯者用力平均,同心协力工作,使夯着地始终保持垂直。夯在走打时,每后一夯需接搭前一夯头着地印迹长度的五分之一,这样才能使被夯打的位置打得平,俗称打闭眼。
夯到墙脚边时,阴角拐处要反复多夯几次。夯到这些位置时,因地形的关系,位置的不同,提夯者不能都用上力。因此,形成了这样的打法:习惯上在打到阴角、墙脚边时,由于人员多有用不上力的,夯头又重,只有少数提夯者及扶夯的人把夯用力提起,猛一掼打到目的位置。之后,再将夯拖出来50~60厘米远歇一下(俗称垫一夯)。然后,猛喊一声号子,大力提起夯头再掼打到目的位置。这时的提夯者非常用力,既要提起夯,又要控制夯头所夯方位,把夯准确地夯到墙阴角或墙脚边。注意,就在此时,愈是用力猛i愈是打得快,而且夯的位置也准。由于此处(如墙阴角处)不易用力,因此,也就需垫夯这个程序,即蓄力为下一夯做充分准备。同时,夯阴角处、墙脚边要特别注意安全。每个人在为垫一夯前而把夯拖出来时,要小心自己的脚千万别被一百多斤重的夯打上了。如再加上惯性力猛砸到脚的话,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因此,要注意安全。[2]
打夯原为建住宅时对地基以人力方式用石头等硬物进行夯实,防止房屋建造后因墙底松软导致的墙体塌陷或裂纹。以前建房打夯通常2人以上合作完成工作。把一块石头两边用一长一短木棒绑牢,石头四周根据人的多少绑上绳子。以前打夯五人的居多,一人手扶夯把,其余人一起拉绳子、松绳子,使夯上下浮动,来砸实地面。
夯实地基的工作以改为机械夯实,也称打电夯。因为打夯代表着新事物的基础并寓意新成果的到来,所以山东等地在新婚夫妇入洞房前亲朋好友把两人在新床之上由几人轻抬起轻落下打夯的传统,以此烘托气氛并寓意新娘子早生贵子。
在我国北方城乡一些地区,闹房时其中很有趣的一项就是参与闹房的人几个人合作用力把新郎新娘或者伴娘抱起来,升到一定高度,然后一齐松手使被抬起的人从空中摔下,因为下面一般是席梦思床,床垫的弹跳力特别强,所以一般说来不会对人造成伤害。这项活动俗称“打夯”。打夯有利于营造和活跃婚礼的现场气氛,因此在很多地区是婚礼的传统保留项目,而且由于娱乐性强,日渐成为婚礼的重头戏。在打夯活动中,虽然新郎新娘和伴娘都是被打夯的对象,但因为参与闹房的大都是男同志,而且这一天新郎新娘活动特别多,新娘一般表现的都很矜持,于是伴娘理所当然的成了打夯的重点对象,再加上闹房的人为了增加喜庆气氛,往往抛接的幅度比较大,于是当伴娘常常要吃些苦头。
人工打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