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考古研究所专家对宿州市埇桥区桃园镇的芦城孜遗址进行一次小规模的发掘,出土了4件精美且完整的西周时期陶器,其中一件磨光黑陶的陶尊,是首次在宿州出土的保存完整的西周时期黑陶尊,可以说是一件国宝级文物。
现场有两处发掘坑,面积约400平米。在其中一个发掘点,考古人员除了发现龙山时期人类遗迹外,还发现一座墓葬,出土了一具人骸骨和4件精美的陶器。
4件陶器外形完整,都是西周时期的黑陶:一件为陶豆,形如高脚杯,古人一般用它盛放调料、小菜等;一件为陶罐,是储水或存放物品用的;一件为陶鬲,是三足的,里面有动物的骨头,用来盛放禽类或肉类的;最精美的是一件磨光黑陶尊,其形如水缸,是古人盛放五谷的器具,上面还隐隐泛着黑光。这4件精美陶器,将有机会在宿州市博物馆展出。
据省文物所专家介绍,墓葬主人身份已无法考证,但出土的陶器文物价值非常高。墓葬所在区域在当时处于商州文化和夷文化的交界地带,这4件陶器应该是夷文化时期物品。
芦城孜遗址
芦城孜遗址总面积约6万平米,遗址文化层约3米高,时间跨度非常大,最早可追溯到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时期,经过商、周、汉、唐直到近现代,是个文化遗存非常丰富的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