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遗产日

欧洲遗产日

目录导航

基本介绍

欧洲文化遗产日活动的产生要追溯到上个世纪。在法国人看来,国家不是文化遗产的唯一保护者,中央政府、地方行政机构、社会各界都应该保护和热爱文化遗产。

1984年,时任法国文化部部长的贾克朗倡导并发起法国文化遗产日活动,将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定为名胜古迹免费开放日。

“欧洲遗产日”活动旨在展示欧洲各国的文化、传统、建筑与艺术,加深欧洲民众对欧洲文化丰富性和多元性的认识,促进民众之间的相互理解。

相关习俗

欧洲遗产日相关图片欧洲遗产日相关图片这一每年都备受期待的活动给法国人提供了从新的角度认识祖国文化遗产的机会。这一天全法国所有博物馆向公众敞开大门,公立博物馆门票免费,私立博物馆门票减价。古建筑、教堂、剧院、城堡、法庭、警察局、市政厅、商会……所有平时不对外开放或者罕有公众访问的场所都敞开了大门,并安排了专人随时讲解介绍。在巴黎,一些政府权力机构也借此机会向公众揭开神秘面纱,如法国总统府爱丽舍宫和国民议会所在的波旁宫会吸引大批好奇的民众前往一探究竟。

985年10月,于西班牙南部城市格林纳达举办的第二届欧洲部长理事会倡议设立一个欧洲文化遗产日。贾克朗建议把法国的名胜古迹免费开放日推广到整个欧洲。在法国的启发下,荷兰、卢森堡、马耳他、比利时、英国以及瑞典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文化遗产日活动。1991年,欧洲理事会将这一活动正式命名为欧洲文化遗产日,并在荷兰成立了组织办公室。同年,有11个欧洲国家组织了欧洲文化遗产日活动。自1992年起,每年9月的第三个周末成为欧洲文化遗产日,由原来的一天改为两天。之后,每年都有新的成员国加入此项活动。1999年,欧洲文化遗产日有了一个永恒的主题——“欧洲,共同的遗产”。目前,欧洲有50个国家加入了欧洲文化遗产日。

意义影响

欧洲遗产日相关活动欧洲遗产日相关活动如今,欧洲文化遗产日已走过了10个春秋。随着文化遗产保护思想和观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私人协会、文化艺术团体乃至文学艺术赞助商参与到这项文化事业中来。各国除首都外,越来越多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也自愿加入进来,每年举办上万场活动。欧洲最珍贵、最受保护的一些文化遗产会通过各种各样的主题活动接待观众。除了开放名胜古迹以外,当地的特色节日展、民俗文化活动成为欧洲文化遗产日的一大特色。

化遗产日活动每年会吸引大量青年学生,他们不仅作为参观者,也作为志愿者参与其中。有学生表示,自己在过去的几个欧洲文化遗产日里,观看了很多展览,也为地方活动做过志愿者,接触到了很多平日无法看到的文化和历史。在往返于不同国家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欧洲多样性的理解。“虽然各国文化传统各不相同,使用的语言也有很大差异,但是欧洲作为一个整体,各国文化之间不应存在隔阂,各国人们之间应相互包容,友好相处。”一些欧洲人认为,欧洲文化遗产日可以说是一封探索与发现的邀请,也是欧洲人民团结宽容的象征,包含着全欧洲的骄傲与感情。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