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师范学院传播学院,下设广播电视系、广播电视编导系、播音与主持系,开设有播音主持艺术、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3个本科专业,新闻采编与制作(编导方向)、新闻采编与制作(中外联办)2个专科专业。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为校级特色专业,新闻采访与写作、电视摄像为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传播学院以大传播、全媒体、综合性、应用型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基础扎实、能力突出、素质全面的现代传播人才,积极推行以模拟仿真、实践实训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拥有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广播电视实验教学中心,内设电视非线性编辑实验室、电视演播室、播音主持实训室等设施,固定资产500余万元。中心设施设备居于省内高校前列,覆盖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整体流程,具备专业级广电节目制作能力,可充分开展各类专业技能仿真实践与训练。
传播学院以多种形式的实训活动促进专业能力的养成与提升,建立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紧密衔接、分工协作的实践教学体系。课内,依托相关课程开设新闻采访、节目策划、摄影摄像、影视后期、播音主持等实训项目;课外,以新闻协会、影视艺术研究会等学生社团为平台,组织开展电视新闻、专题、访谈、纪录片、微电影等节目拍摄及主持人大赛、摄影作品展等活动;校外,广泛开展社会合作,大力建设实习实训基地,与政府机关、广播电视、网络、纸媒及影视公司、传播策划机构等建立了深入密切的协作关系,学院师生常年参与河南电视台、郑州电视台、河南青年报、河南天一集团、河南大森林影视广告公司等单位各类栏目与节目的采编、摄制工作。学生作品《大学记事·支点》荣获河南省首届青年微电影微视频大赛最佳创意奖。
职务 | 姓名 |
党总支书记 | 李坤陶 |
院长 | 范红娟 |
副院长 | 靳海涛 |
办公室副主任 | 高季晨 |
团总支副书记 | 谢振华 |
教学秘书 | 赵志奇 |
广播电视系副主任 | 贾金利 |
广播电视编导系主任 | 靳海涛 |
播音与主持系副主任 | 何向向 |
职务 | 姓名 |
党总支书记 | 李坤陶 |
院长 | 范红娟 |
副院长 | 靳海涛 |
办公室副主任 | 高季晨 |
团总支副书记 | 谢振华 |
教学秘书 | 赵志奇 |
广播电视系副主任 | 贾金利 |
广播电视编导系主任 | 靳海涛 |
播音与主持系副主任 | 何向向 |
广播电视学(本科)(非师范类,本科,学制四年,授文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及相关学科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编导、播音、节目主持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辑、采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广播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电视专题与电视栏目、电视摄像、广播电视史、媒介伦理与法规、世界广播电视事业、广播电视作品分析、影视艺术概论、微电影创作、纪录片摄制等等课程。
就业方向: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编导、播音、节目主持、节目策划、编辑、采访、管理等。
新闻采编与制作(新媒体方向)(非师范类,艺术类,专科,学制三年)
培养目标:具备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与制作必需的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能胜任新闻采访、拍摄、编辑、写作、评论等岗位;能胜任新闻单位、影视制作机构、企事业单位新闻宣传工作。
主要课程:中外经典作品导读、新闻学、传播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广播电视概论、新闻策划、新闻摄影、电视摄像与后期制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主持艺术训练、外教口语等课程。
就业方向:能胜任新闻采访、拍摄、编辑、写作、评论等岗位;能胜任新闻单位、影视制作机构、企事业单位新闻宣传工作。
新闻采编与制作(编导方向)(非师范类,艺术类,专科,学制三年)
培养目标:具备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与制作必需的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能胜任新闻采访、拍摄、编辑、写作、评论等岗位;能胜任新闻单位、影视制作机构、企事业单位新闻宣传工作。
主要课程:中外经典作品导读、新闻学、传播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广播电视概论、新闻策划、新闻摄影、电视摄像与后期制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主持艺术训练、外教口语等课程。
就业方向:能胜任新闻采访、拍摄、编辑、写作、评论等岗位;能胜任新闻单位、影视制作机构、企事业单位新闻宣传工作。
播音与主持(非师范类,艺术类,学制三年)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广播电视播音学、新闻传播学、语言文学以及艺术、美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从事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工作的复合型应用语言学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影视艺术概论、广播电视史、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语言文字应用、古代汉语、新闻采访与写作、外国文学、中国文化概论、新闻写作学、演讲与口才、中外礼仪、播音发声学、普通话语音、主持艺术与技巧、节目主持人、媒介伦理与法规、电视节目评析、影视配音与文艺节目演播、视听媒介批评等。
就业方向:广播电台、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及其他企事业单位新闻宣传部门。
传播学院以大传播、全媒体、综合性、应用型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基础扎实、能力突出、素质全面的现代传播人才,积极推行以模拟仿真、实践实训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传播学院以多种形式的实训活动促进专业能力的养成与提升,建立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紧密衔接、分工协作的实践教学体系。课内,依托相关课程开设新闻采访、节目策划、摄影摄像、影视后期、播音主持等实训项目;课外,以新闻协会、影视艺术研究会等学生社团为平台,组织开展电视新闻、专题、访谈、纪录片、微电影等节目拍摄及主持人大赛、摄影作品展等活动;校外,广泛开展社会合作,大力建设实习实训基地,与政府机关、广播电视、网络、纸媒及影视公司、传播策划机构等建立了深入密切的协作关系,学院师生常年参与河南电视台、郑州电视台、河南青年报、河南天一集团、河南大森林影视广告公司等单位各类栏目与节目的采编、摄制工作。学生作品《大学记事·支点》荣获河南省首届青年微电影微视频大赛最佳创意奖。
学院现有教师18人,其中博士3人,教授6人。
学院拥有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广播电视实验教学中心,内设电视非线性编辑实验室、电视演播室、播音主持实训室等设施,固定资产500余万元。中心设施设备居于省内高校前列,覆盖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整体流程,具备专业级广电节目制作能力,可充分开展各类专业技能仿真实践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