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袋鼠 红袋鼠是体型最大的袋鼠,有红褐色的短毛,下身及四肢的毛色呈黄褐色。它们的耳朵尖长,吻呈方形。雌性较雄性细小,呈蓝灰色,下身呈淡灰色。在干旱地区的雌性则较为像雄性。前肢有细小的爪,后肢粗壮适合跳跃,尾巴强壮可以帮助站立。它们的脚像橡皮圈。它们可以跳3米高,9米远。并能达到时速60公里以上。雄性红大袋鼠身长1.4米及重85公斤。雌性身长0.9-1米。[3]
红袋鼠图册(4) | 红袋鼠图册(4) |
红袋鼠图册(4) | 红袋鼠图册(4) |
红袋鼠
红袋鼠是单独或以小群生活的,但若食物不足时,它们会聚集为大群。每一小群一般约有2~10只红大袋鼠,但有时也会达至几百只。组成小群的成员是很随意的,雄性并非地盘性的,只会为雌性而打斗。雄性红大袋鼠打斗时,会以后肢站立,并以前肢将对方推倒。若打斗激烈,它们会以尾巴支撑,脚踢对方。小群内体型最大的就是领袖,控制着群内的交配。红大袋鼠喜欢吃草及其他植被。它们可以一段长时间不用喝水,因它们在吃绿色植物时吸收所需的水份。
袋鼠家族中“种族歧视”十分严重,它们对外族成员进入家族不能容忍,甚至本家族成员在长期外出后再回来也是不受欢迎的。家族即使接受新成员,也要教训一番,直到新成员学会许多“规矩”后,才能和家族融为一体。
红袋鼠红袋鼠红袋鼠 袋鼠家族中“种族歧视”十分严重,它们对外族成员进入家族不能容忍,甚至本家族成员在长期外出后再回来也是不受欢迎的。家族即使接受新成员,也要教训一番,直到新成员学会许多“规矩”后,才能和家族融为一体。
生活于澳大利亚东南部开阔的草原地带的大赤袋鼠是最大的有袋动物,也是袋鼠类的代表种类,堪称现代有袋类动物之王。
大赤袋鼠的形体似老鼠,仿佛一只特大的巨鼠。其实,它与老鼠并没有什么亲缘关系。它的体毛呈赤褐色,体长130—150厘米,尾长120—130厘米,体重70—90千克。头小,颜面部较长,鼻孔两侧有黑色须痕。眼大。耳长。相貌奇特,惹人喜爱。它们的头小,耳大,眼睛也很大。适应于跳跃的生活方式,前肢短小而瘦弱,可以用来搂取食物,后肢强大,趾有合并现象,一步可跳5米远,时速可达40—65公里。尾长大,为栖息时的支撑器官和跳跃时的平衡器。
大赤袋鼠多在早晨和黄昏活动,白天隐藏在草窝中或浅洞中。喜欢集成20~30只或50~60只群体活动,以草类等植物性食物为主。它胆小而机警,视觉、听觉、嗅觉都很灵敏。稍有声响,它那对长长的大耳朵就能听到,于是便溜之大吉了。
一般认为,袋鼠最早是由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库克发现的。其实并非如此。在他以前140年,荷兰航海家弗朗斯•佩尔萨特于1629年就遇上了袋鼠。那一年,佩尔萨特的轮船在澳大利亚海岸附遍搁了浅,看见了袋鼠以及悬吊在它的腹部的育儿袋里的乳头上的幼仔。但是,这位细心的船长竟错误地推测,幼仔是直接从乳头上长出来的。不过,他的报道并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很快就被人们完全忘记了。
而库克船长第一次看见袋鼠的时间是1770年7月22日,那一天他派几名船员上岸去给病员打鸽子,改善生活。那是在澳洲大陆指向新几内亚的那个“手指尖”——约克半岛附近。现在的库克豪斯就坐落在这里,这个城市是以伟大的航海家库克的名字命名的。人们打猎回来以后,说看到一种动物,有猎犬那么大,样子倒蛮好看,老鼠颜色,行动很快,转眼之间就不见了。两天以后,库克本人证实了船员们所说的并没有弄错,他自己也亲眼看见了这种动物。又过了两周,参加库克考察队的博物学家约瑟夫•本克斯带领四名船员,深入内地进行为期三天的考察。后来,库克是这样记载的:
“走了几里之后,他们发现四只这样的野兽。本克斯的猎狗去追赶其中两只,可是它们很快跳进长得很高的草丛里,狗雅以追赶,结果让它们跑掉了。据本克斯先生观察,这种动物不像一般兽类那样用四条腿跳,而是像跳鼠一样,用两条后腿跳跃。”
有趣的是,由于他们对这种前腿短、后腿长的怪兽时感到非常惊异,就问当地的土著居民怎样称呼这种动物,土人回答:“康格鲁(kangaroo)”。于是,“康格鲁”便成了袋鼠的英文名字,并沿用至今。可是人们后来才弄明白,原来“堪加鲁”在当地土语中是“不知道”的意思。
红袋鼠全年均可繁殖。雌性是胚胎滞育的,即可以延后下一雄性红袋鼠胎的出生,直至前一胎的幼袋鼠离开育幼袋。袋鼠的孕期为343天,妊娠期约为33日,每胎产1仔。幼袋鼠出生后约235日就会永久离开育幼袋,但要到12个月大才会断奶。 它们一般1.5—2岁性成熟,寿命20—22年。当袋鼠妈妈快生小宝宝时,便忙着清理口袋,用舌头把里面的脏东西舔干净。
红袋鼠活跃跳动(4) 红袋鼠广泛分布在澳洲大陆,只较少于南部、东岸及北部的雨林出现。
中国史书中可能的关于红袋鼠的记载:《晋书.卷一百二十八.载记二十八.慕容超》:”义熙三年,追尊其父为穆皇帝,立其母段氏为皇太后,妻呼延氏为皇后。祀南郊,将登坛,有兽大如马,状类鼠而色赤,集于圆丘之侧,俄而不知所在。须臾大风暴起,天地昼昏,其行宫习仪皆振裂。“南燕国国都在山东青州广固,可能袋鼠不知通过什么方法来到大陆,但因无法形成种群而灭绝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