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问题探索

经济问题探索

主办单位 云南财贸学院
中文名称 经济问题探索
出版周期 月刊
目录导航

期刊简介

《经济问题探索》由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云南省经济研究院承办,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较注重宏观经济问题研究,关注当今国内外经济热点,立足我国现实,致力于发表具有较高理论水平文章。

获奖情况

《经济问题探索》已被选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综合性经济科学类、工业经济类);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精品数据库”选入期刊;全国经济学核心期刊;中国省市十佳经济期刊;全国企业管理优秀期刊。

收录情况

《经济问题探索》已被文摘杂志数学评论收藏、应用力学评论收藏、本刊MARC数据本刊DC数据、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

主要栏目

辟有探索与思考、体制改革、企业管理、热门话题、金融论坛等栏目。

读者对象

读者对象为经济工作者和经济理论研究人员、各级经济管理人员及大专院校经济专业师生。

基本介绍

经济问题探索

InquiryintoEconomicIssues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财贸学院

月刊

云南省昆明市

中文;

大16开

1006-2912

53-1006/F

64-18

现用刊名:经济问题探索

创刊时间:1980

刊物定位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融现代感、前瞻性、思想性、理论性、权威性于一体。采用大十六开国际流行版。图文并茂,印刷精美,视觉敏锐,时代信息强,知识面广,可读性强。共设有10多个栏目,并根据国内外关注的教育热点、发展的焦点问题,灵活安排栏目容量。关注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进程,推动中国区域教育和谐发展,为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领导、教育专家以及关注教育的各界人士提供高品质教育资讯,构建充满活力的权威媒体平台。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力求体现“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和“权威性”四大特色。其主要任务是宣传党和国家的各项教育路线、方针和政策,交流有关科技发展和经济改革的实践经验,探讨各类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共同推进国内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投稿须知

1.本刊提倡创新、求实、严谨的学风和文风,欢迎不同学术观点的平等争鸣与探讨,原创性作品和国家级课题研究成果优先采用。稿件请交编辑部登记,勿交编辑个人。

2.题名。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论文应有英文题名。

3.作者单位。包括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单位名称与省市名之间应以逗号“,”分隔,整个数据项用圆括号()括起,且要有相应的英文。

4.文稿以10000字为宜,请勿超过15000字。文稿必须附有200~300字的中文和英文内容摘要,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应是文章主要观点的浓缩。

5.关键词。关键词是反映文章主要内容的术语,对文献检索有重要作用。一般每篇文章可选3~8个关键词,并附英文关键词。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

6.作者简介。可按以下顺序标出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简历及论著情况(任选)。在简介前加“作者简介:”作标识。

7.基金项目。获得基金资助的论文应以“基金项目:”标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

8.数字使用。数字用法及计量单位按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和1984年2月27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执行。4位以上数字采用3位分节法,即节与节之间空1/4格。5位以上数字尾数零多的,可以“万”、“亿”作单位。标点符号按GB/T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执行。

9.文内标题。力求简短、明确,题末不用标点符号(问号、叹号、省略号除外)。层次不宜超过5级。层次序号可采用一.().1.(1).1),不宜用①,以与注释号区别。

10.附表应有表序、表题,一般采用三线表;插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标注。

11.引用原文必须核对准确,注明准确出处。凡涉及数学模型和公式的,务请认真验算。

12.注释一律放在文末(篇尾注)。论文应附有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文后,且必须在正文中相应的地方标明对应符号及页码。注释和参考文献著录项目及著录格式如下:第一,专著(M)、论文集(C)、学位论文(D)、报告(R)。[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码(任选).示例:刘国钓,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第二,期刊文章。

期刊目录

集体行动逻辑、乡土社会嵌入与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基于演化博弈的分析框架 高庆鹏;胡拥军;
扩大进口能否抑制我国的通货膨胀:理论和实证 郭红兵;
“双危机”背景下我国股债联动的国内外因素分析 胡秋灵;于婷婷;李雯婷;
创新我国保障性住房的融资模式研究 何元斌;王雪青;
中国人口流动与城市化进程的地区差异研究 陈甬军;国庆;
纳入民生改善的我国特大城市发展指数研究——以北京为例 王慧英;
资源型城市的城市化经济运行状态研究 齐昕;
基于旅游消费者视角的消费城市发展策略和建议 王佳;葛姣菊;杜建成;朱醒亮;
西部地区个体经济的发展现状解析——基于1999-2009年区域经济面板数据 李昆;胡晓雪;张又心;
中西部地区引进内资的影响因素——基于省级非平衡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吴勇;
环境规制对我国中部地区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王鹏;郭永芹;
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本产权激励实现路径探析——基于全国56家企业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 郭丹;
中国作为东盟产品市场提供者的实证研究 刘志雄;王新哲;
西部地区实现绿色发展的路径探析 王珂;秦成逊;
开放对我国各省市产业结构偏向性的影响 吴君;吴业明;
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分析 刘璇;张向前;
泛长三角区域工业定位研究:基于结构与集聚的视角 黄海天;何骏;
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和分配与贫困减少——兼论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 于乐荣;李小云;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