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锦芳

聂锦芳

中文名 聂锦芳
学历 博士学位
性别
目录导航

人物简介

曾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工作,1998调北京大学任教。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文献研究中心主任。曾获北京大学“十佳教师”(2008)、“人文杰出青年学者”(2010-现在)等称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012),入选第三届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名单(2011)。

讲座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社会兼职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题组主要成员、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理事、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文献典藏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独立承担的项目

《马克思文本研究的历史回顾与方法论反思》(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02BZX004)、《〈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08BZX001)、《〈资本论〉及其手稿哲学思想再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2BZX002)、《〈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11KZX001)、《〈资本论〉及其手稿再研究》(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资助项目,2012)、《马克思〈资本论〉研究》(中央编译局重点项目,11ZB03)《马克思的“新哲学”:原型与流变》(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06AGZX001)、《哲学文本的解释方法研究》(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国际合作项目,2003-2004)、《重新研究马克思文本的意旨、基础与方法》(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2005)、《现代化理论图景中的当代中国发展观》(教育部重点基地项目,2000ZDXM710001)、《从马克思《资本论》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观》(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9JJD720001)

主要著作

《哲学原论——经典哲学观的现代阐释》(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哲学形态的当代探索》(民族出版社,2002)、《超越“后发展”困境——社会理论发展图景中的当代中国发展观》(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清理与超越——重读马克思文本的意旨、基础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合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2)、《批判与建构:〈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马克思的“新哲学”——原型与流变》(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发表学术论文140篇。

获奖情况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06)、“十佳教师”(2008)、“人文杰出青年学者”(2010-现在)、中国人民大学“萧前哲学基金”优秀著作奖(2011)、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2011)、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2)、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2011)、北京市新世纪社会科学“百人工程”(2000)。

研究领域

马克思文献学、元哲学和当代中国哲学。聂锦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路向新颖而独到,其近年来发表的大量关于马克思原始文本、文献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篇幅巨大的《圣麦克斯》章的详细解读和深入分析,填补了这一文本研究的空白,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反响。他从文本、文献的角度对马克思思想重新进行的梳理、阐释和评论,有助于矫正长期以来形成的误读和曲解,提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水准,是国内这一领域“文本研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