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无烟日

世界无烟日

节日意义 有效控烟
中文名 世界无烟日
设定时间 1987年11月
节日时间 每年5月31日
目录导航

设立背景

世界无烟日海报世界无烟日海报世界无烟日的来源,可追溯到烟草的生长地南美洲。

烟草是生长在南美洲的一种野生植物,最初印第安人将烟叶口嚼或做成卷烟吸吮。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欧洲列强进行了大规模殖民地掠夺,烟草从此走向世界,成为最普遍的消费品。烟草在全球盛行了200多年,直到20世纪,人类才开始认识到烟草对人类的危害。

1977年,美国癌肿协会首先提出了控制吸烟的一种宣传教育方式——无烟日。这天,在美国全国范围内进行“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劝阻吸烟者在当天不吸烟,商店停售烟草制品一天。美国把每年11月第3周的星期四定为本国的无烟日。此后,英国、马来西亚、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也相继制定了无烟日。[3]1987年11月,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并于1988年开始执行。但从1989年开始,世界无烟日改为每年的5月31日,因为第二天是国际儿童节,希望下一代免受烟草危害。

历届主题

时间 主题
1988年 要烟草还是要健康,请您选择
1989年 妇女与烟草
1990年 青少年不要吸烟
1991年 在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上不吸烟
1992年 工作场所不吸烟
1993年 卫生部门和卫生工作者反对吸烟
1994年 大众传播媒介宣传反对吸烟
1995年 烟草与经济
1996年 无烟的文体活动
1997年 联合国和有关机构反对吸烟
1998年 在无烟草环境中
1999年 戒烟。口号是“放弃成长香烟”
2000年 不要利用文体活动促销烟草 口号“吸烟有害勿受诱惑”
2001年 清洁空气,拒吸二手烟
2002年 无烟体育—清洁的比赛
2003年 无烟草影视及时尚行动
2004年 控制吸烟,减少贫困
2005年 卫生工作者与控烟
2006年 烟草吞噬生命
2007年 创建无烟环境
2008年 无烟青少年。口号:禁止烟草广告和促销,确保无烟青春好年华。
2009年 烟草健康警示。口号:图形警示揭露烟害真相
2010年 两性与烟草。口号:抵制针对女性的市场营销
2011年 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口号:烟草致命如水火无情,控烟履约可挽救生命
2012年 烟草业干扰。口号:生命与烟草的对抗
2013年 禁止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
2014年 提高烟草税
2015年 制止烟草制品非法贸易
2016年 为平装做好准备
2017年 烟草对发展的威胁
2018年 烟草和心脏病
2019年 烟草和肺部健康[4]
2020年 保护青少年 远离传统烟草产品和电子烟
2021年 承诺戒烟,共享无烟环境[5]
2022年 烟草威胁环境[6]

烟草历史

时间 主题
1988年 要烟草还是要健康,请您选择
1989年 妇女与烟草
1990年 青少年不要吸烟
1991年 在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上不吸烟
1992年 工作场所不吸烟
1993年 卫生部门和卫生工作者反对吸烟
1994年 大众传播媒介宣传反对吸烟
1995年 烟草与经济
1996年 无烟的文体活动
1997年 联合国和有关机构反对吸烟
1998年 在无烟草环境中
1999年 戒烟。口号是“放弃成长香烟”
2000年 不要利用文体活动促销烟草 口号“吸烟有害勿受诱惑”
2001年 清洁空气,拒吸二手烟
2002年 无烟体育—清洁的比赛
2003年 无烟草影视及时尚行动
2004年 控制吸烟,减少贫困
2005年 卫生工作者与控烟
2006年 烟草吞噬生命
2007年 创建无烟环境
2008年 无烟青少年。口号:禁止烟草广告和促销,确保无烟青春好年华。
2009年 烟草健康警示。口号:图形警示揭露烟害真相
2010年 两性与烟草。口号:抵制针对女性的市场营销
2011年 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口号:烟草致命如水火无情,控烟履约可挽救生命
2012年 烟草业干扰。口号:生命与烟草的对抗
2013年 禁止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
2014年 提高烟草税
2015年 制止烟草制品非法贸易
2016年 为平装做好准备
2017年 烟草对发展的威胁
2018年 烟草和心脏病
2019年 烟草和肺部健康[4]
2020年 保护青少年 远离传统烟草产品和电子烟
2021年 承诺戒烟,共享无烟环境[5]
2022年 烟草威胁环境[6]

吸烟人群

远离烟草远离烟草烟草的使用虽然有悠久的历史,但在1492年以前,一直不被世人知晓。随着1492年西方大航海时代的兴起,船员在东印度群岛上携带烟草归来,此后烟草才逐渐成为全球最流行的瘾品而被世人知晓。

1492年10月12日,意大利著名的探险家哥伦布率船队抵达了东印度群岛,在那里他们发现当地的土著民印第安人使用一种长管工具吸食着一种不知名的干叶,把另一端含在嘴里吸,然后从嘴或鼻子呼出烟雾。烟草很快被船员带回欧洲传播到社会底层群众及各个港口旁边的酒馆之中,随着需求量日益增大,这个商机很快被人们察觉,从此欧洲的商业船上又多了一件货物。

1575年,西班牙人开始经营烟草生意,除了欧洲,他们还在亚洲的殖民地菲律宾销售,很快烟草就成了当地非常赚钱的商品。

1578年,中国明朝神宗万历年间,通过福建的水手和商人间的运作,由菲律宾将烟草传入我国,明朝称菲律宾为“吕宋国”,因此称烟草为“吕宋烟”或“淡巴菰”。进入崇祯年间以后,吸烟风气已经蔓延并败坏全国,明崇祯皇帝曾两次全国大举禁烟,清入关后延续明朝严厉禁烟的理念,其禁烟强度较明朝有过之而无不及,具体有多严苛,清朝法律明确规定:“文武百官、吸烟者革职,鞭100,戴枷锁关2个月;百姓吸烟刑40大板,流放3000里地”。

1875年,杜兰德发明了世界第一台“自动卷烟机”于1878年在法国世界博览会上展出,其生产速度为25~30支烟/每分钟。自动卷烟机的发明,引起了商人们的兴趣,西方国家卷烟厂首先崛地而起,开始大量生产外观精美的“现代商品卷烟”远销海外,不久便传入中国,当时进口烟价高昂,只有富家子弟及社会名流能够稳定消费,所以人们才视吸烟为“身份地位的象征”,正是在那时不少国人跟风染上烟瘾。为拒绝海外天价卷烟,中国于1902年迅速在哈尔滨兴建了中国第一家卷烟厂名为“哈尔滨卷烟厂”。

1982年,中国烟草总公司成立;1983年,国家烟草专卖局成立。现代商品卷烟历史由此而来。

20世纪50年代,当科学研究证明了吸烟有害健康之后,美国联邦政府很快就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

21世纪初,当人们意识到吸烟危害及烟草中含尼古丁、尼古丁具成瘾性的事实真相后,尼古丁(俗名“烟碱”)被世界各国纳入毒品行列。

此后,世界烟草战争、世界无烟运动全面打响!

烟草相关

吸烟危害吸烟危害截止至2019年12月25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测算首次显示:使用烟草的男性人数开始下降,这表明全球烟草流行发生了巨大变化。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博士说:“男性烟草使用人数的下降标志着抵制烟草斗争的一个转折点。使用致命烟草制品的男性人数在很多年中曾一直稳步上升。但现在,由于政府加强了对烟草业的控制,我们第一次看到男性使用率出现下降。世卫组织将继续与各国密切合作,保持这一下降趋势”。

根据世卫组织《2000-2025年全球烟草使用流行趋势报告》第三版,过去近二十年,全球烟草使用总人数从2000年的13.97亿人下降到2018年的13.37亿人,降幅约为6000万人。

世卫组织健康促进司司长Ruediger Krech博士说:“全球烟草使用的减少表明,如果政府采取并加强全面的基于证据的行动,可以保护其公民和社区的福祉。”同时,各国政府设定了在2025年将全球烟草使用率下降30%的目标。

截止2019年12月25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预计报告显示:“每年有800多万人死于烟草使用,其中700多万人因直接使用烟草而亡,剩下约有120万人数的非吸烟者因接触二手烟雾而死亡。大多数烟草相关死亡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这些国家是烟草业的干预和营销措施的集中目标。”

各国政策

烟草流行情况

烟草烟草烟草原产于美洲,15世纪末由哥伦布带回欧洲,随后逐渐在世界被广泛传播。明朝初期(16世纪中叶),烟草传入中国。发达国家的卷烟产量及消费量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成为世界卷烟产量及消费量增长的主要来源。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卷烟的产量和消费量约占全球的40%。

多数发达国家的吸烟率呈下降趋势。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吸烟率居高不下,且青少年吸烟率呈上升趋势,吸烟流行形势严峻。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08年报告中指出,全世界吸烟者总数约为13亿,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每年有500多万人因患吸烟相关疾病死亡。如果现在的吸烟情况得不到有效控制,到2030年,全球每年将有超过800万人死于吸烟相关疾病;到本世纪末,吸烟将累计夺去10亿人的生命,其中超过四分之三的死亡人数集中正在发展到中国。吸烟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也是早死最重要的可预防因素之一。

烟草有害成分

晒干后的烟草晒干后的烟草烟草燃烧所产生的烟雾是由7000多种化合物所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其中气体占95%,如一氧化碳、氢化氰、挥发性亚硝胺等,颗粒物占5%,包括半挥发物及非挥发物,如烟焦油、尼古丁等。这些化合物绝大多数对人体有害,其中至少有69种为已知的致癌物,如多环芳烃、亚硝胺等,而尼古丁是引起成瘾的物质。

二手烟(Second-hand smoking, SHS)指从卷烟或其他烟草制品燃烧端散发的烟雾,且通常与吸烟者散发的烟雾混杂在一起。二手烟中含有几百种已知的有毒或者致癌物质,包括甲醛、苯、氯乙烯、砷、氨和氢氰酸等。二手烟已被美国环保署和国际癌症研究署确定为A类致癌物质。与吸烟者本人吸入的烟雾相比,二手烟的许多致癌和有毒化学物质的浓度更高。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公布的《剧毒物品品名表》中,尼古丁亦属于A级剧毒物,编号A2045;如进行静脉注射,50毫克(mg)的尼古丁足以夺取一个成年人的性命。

烟草认知误区

公众对吸烟和二手烟暴露危害的认识严重不足,3/4以上的中国人不能全面了解吸烟对健康的危害,2/3以上的中国人不了解二手烟暴露的危害。

大部分公众对“低焦油等于低危害”的错误观点缺乏认识,且受教育程度高者,如医生、教师等人群有此错误认识的比例更高,反映出公众普遍对这一问题存在严重的认识误区。

公众对吸烟危害健康的认识不足及误区的普遍存在是阻碍中国控制吸烟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吸烟与疾病

世界无烟日宣传图世界无烟日宣传图(3)世界前八位致死疾病中有六种疾病分别是:(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下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结核和肺癌)与吸烟有关。吸烟可能引发肺、喉、肾、胃、膀胱、结肠、口腔和食道等部位的肿瘤,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流产、早产、出生缺陷、阳痿等其他疾病 。1998年,在中国进行的100万死亡人群回顾性调查和25万人群追踪性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人群中,所有归因于烟草的死亡中COPD和肺癌约占60%,而所患吸烟相关疾病中,COPD占45%,肺癌占15%,食管癌、胃癌、肝癌、脑卒中、冠心病和肺结核各占5%~8%。

研究表明,吸烟是导致COPD发病的重要环境危险因素,至少95%的COPD患者是吸烟者。吸烟使冠心病的患病时间提前10年,患病风险增加2倍,发生心脏猝死的相对危险升高3倍以上。吸烟使脑卒中的患病相对危险增加50%,其中患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增加90%,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危险增加190%;吸烟使外周血管病的患病危险增加10~16倍,70%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闭塞和几乎所有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都与吸烟相关。吸烟者烟量越大、烟龄越长和开始吸烟的年龄越早,患吸烟相关疾病的风险越大。

证据表明,二手烟暴露可使成人和儿童患多种疾病。二手烟暴露可增加成人患肺癌、心血管疾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风险,增加哮喘的发病风险,损害肺功能。二手烟暴露对儿童健康的危害涉及到儿童生长发育各个阶段,胎儿期母亲吸烟或二手烟暴露以及婴儿出生后的二手烟暴露均能使婴幼儿患多种疾病,如婴儿猝死综合征、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急慢性中耳疾病,诱发或加重哮喘,并且能影响儿童的肺功能发育。

戒烟的好处

世界无烟日海报图册世界无烟日海报图册(3)烟草几乎可以损害人体的所有器官,而戒烟则能够有效阻止或延缓吸烟相关疾病的进展。研究发现,戒烟1年后冠心病患者死亡的危险大约可减少一半,而且随着戒烟时间的延长会继续降低,戒烟15年后,冠心病患者死亡的绝对风险将与从未吸烟者相似;戒烟和防止二手烟暴露是防治COPD的最重要的手段,戒烟是证实的能够有效延缓肺功能进行性下降的唯一办法;戒烟还可以减少脑卒中、外周血管性疾病、肺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戒烟是治疗各种吸烟相关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戒烟还可减少周围人群尤其是家人和同事二手烟暴露的危害。

各年龄段戒烟均有益处,而且“早戒比晚戒好,戒比不戒好”。无论何时戒烟,戒烟后均可赢得更长的预期寿命。一项对英国男医生进行的为期50年的前瞻性随访队列研究发现,吸烟者与不吸烟者相比,平均寿命约减少10年,60、50、40或30岁时戒烟可分别赢得约3、6、9或10年的预期寿命。并且,戒烟后所增加的寿命年数为“健康的生命年数”。与继续吸烟者相比,戒烟者更少伴有疾病和残疾。

戒烟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因吸烟引起的各种医疗费用及保险成本。有研究表明,2005年中国因吸烟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665.60亿元人民币,间接经济损失为861.11亿~1205.01亿元人民币,总经济损失近3000亿元人民币,约占2005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5%。

此外,吸烟者的戒烟行为还会对家人、朋友、同事起到示范作用,特别是会影响青少年对吸烟的态度。

词条图册

世界无烟日宣传海报世界无烟日宣传海报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年的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规定这一天世界各地既不吸烟也不售烟,并要求各国广泛宣传戒烟的意义。

(1)中国:2018年5月29日,中国疾控中心和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昨天宣布启动“京津冀控烟协同发展项目”,以打造2022年无烟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为契机,联手推进三地无烟环境。

(2)美国:2009年6月2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家庭吸烟预防和烟草控制法》的法案,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有权降低烟草制品尼古丁含量,有权禁止将香烟制成糖果口味来吸引年轻人,并有权禁止给烟草制品贴上“低焦油”或“轻度”等误导性标签。烟草公司也将被要求用“吸烟有害”等字样覆盖香烟盒上的广告画。甚至美国违例吸烟者最高罚款达500美元,累犯者可能被判监禁。

(3)英国:英国政府是通过立法禁烟的,从2007年7月1日起,英格兰地区的所有公共场合都实行禁烟。在禁烟区吸烟者将被罚款50英镑;没有贴出“禁止吸烟”标志的场所将被罚款200至1000英镑;禁烟场所的经营业主如不制止吸烟行为,将被处以最高2500英镑的罚款。

(4)法国:法国在各个地方都开辟“禁烟室”,规定室内必须安装密封的防烟设备,对违反规定的要罚款40至80法郎。禁止在报刊杂志刊登烟草广告,烟厂必须在烟盒上印上“吸烟致癌”的警告。从2008年1月1日起,法国公共场所开始全面禁烟。为落实禁烟令,法国有逾17万名“香烟警察”在公共场所巡逻。这些“香烟警察”由警察、宪兵和军队巡逻兵组成,一旦发现有人违反禁烟令,“香烟警察”有权对违令者处以68欧元的罚款,而违规的公共场所将被处以双倍罚款。

(5拒绝吸烟拒绝吸烟)日本:禁止中小学生吸烟,违者开除学籍。为有效防止未成年人吸烟,日本烟草协会开发了一种智能IC卡。购买香烟时,只需将卡片放在自动贩卖机的特定位置,购买者的成年人身份就能得到识别和确认。从2008年7月开始,没有这种卡的人就无法再在自动贩卖机上购买香烟。

(6)新加坡:新加坡政府从1986年12月1日起,将不吸烟列为国民守则内容,1990年开始禁止所有的香烟广告宣传,违者最高可被罚款2500美元或入狱6个月。学校不录取吸烟的学生,汽车司机吸烟要吊销驾驶执照等。新加坡禁烟法规定,凡在公共场所扔一个烟头者罚款500新加坡元或打4板子。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