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营销是一种建立在双方互利互益的基础上的营销,在交叉营销(交叉营销是指把时间、金钱、构想、活动或是演示空间等资源整合,为任何企业提供一个低成本的渠道,去接触更多潜在客户的一种营销方法)的基础上,将事物、产品、品牌等所要营销的东西上寻找关联性,来实现深层次的多面引导。同时,关联营销也是一种新的、低成本的、企业在网站上用来提高收入的营销方法。关联营销有时候也叫绑缚营销,关联销售在很多店铺里面已经起头使用了。
在关联营销中,一家企业的网站上或者其他平台有另一家企业所售产品的描述、评价、评级和其他信息机到后者的链接。也可能是同一家企业对同款产品的交叉但有关联的引导销售,即一款产品销售页面上除了本身产品的一些信息之外,将同类型或者有关联的产品信息放在上面,实现多款对比。这也提高了用户自主选择和网站粘性。关联营销一般称之为“购物篮分析”,也被比喻为“零售分析皇冠上的明珠”。
1、能够提升转化率:让更多的人来购买!
2、提高客单价:让顾客一次买更多!
3、提高店内宝贝曝光率
这三点可以让进店的访客更好的了解我们店铺和我们的产品。
1、互补关联
互补关联强调搭配的商品和主推商品有直接的相关性,如主推商品为鼻贴,那可以搭配面膜、洗面奶等同场景产品。
2、替代关联
替代关联指主推商品和关联商品可以完全替代,如主推商品为圆领t恤,那么关联产品可以是V领T恤,也可以是立领等。
3、潜在关联
潜在关联重点强调潜在互补关系,这种搭配方式一般不推荐,但是针对多类目店铺时,可以考虑。如主推商品为泳衣,那潜在关联的商品可以为防晒霜/项链,明面上,两种产品毫无关系,但是潜在意义上,买泳装的人可能在户外游泳,因为防晒霜也是必要的。
大多数商家都喜欢把关联产品的信息放在宝贝描述的前面,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快速让顾客浏览到其他的商品,增加购物车商品数量,其目的是好的,但是做法并不正确。
1、在宝贝描述前加入关联产品/配套产品,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但是必须要控制展示商品的数量,否则直接营销用户体验。
2、在宝贝描述中嵌入关联商品,同(1)中提到的大致相同,
都需要注重质量,注意数量,否则会啰嗦,使消费者没有耐心继续浏览下去。
3、在宝贝描述完以后插入关联商品,其实这个位置刚刚好,为什么会说刚刚好呢!能够花费这么久的时间浏览我们的宝贝描述,证明该消费者极其喜欢我们这款产品,非常想购买,换言之也就是购买欲望非常的强烈。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在最后加上了相关产品、热卖产品或者配套产品的时候,无论从点击率、购买率来看,都是明显提高的。
合理的嵌入相关商品,才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关联营销的设置很灵活,你可以根据自己网店的特点进行设置。不管怎么设置,都要遵循关联性的大前提。
关联营销有时候前两个指标表现优异的时候会忽略第三个指标。
1、默认详情页——爆款,主推商品归入,装修默认为空,单个商品需要单独编辑。
主要目的为促进其他品类商品销售,提高客单价,同类商品的新品试销。
最上位置——广告高度通常一屏左右。关联商品数量10个以内。其中,其他关联紧密的品类的主推商品占2~4个广告位,可以有1到2个单品广告;低价,关联性强,与爆款价格相加的总价与店铺客单价接近的非主推商品,也叫便利性商品,占2~4个广告位,尽量高于店铺客单价;本品类新品占4个广告位,新品上架1至3天后,观察店内UV和销量来确定4个广告位的商品,需要定时分析更换。
中部位置——搭配和同类推荐。
最下部位——主要为同品类商品推荐以及同时还购买了其他模块。
2、品类详情页—— 商品按品类归入各品类详情页,关联销售主要为店铺爆款,此品类主推商品,此品类高转化商品。首要目的为提高转化率,次目的才为提高客单价。
最上位置——有关联性的爆款,此品类主推以及表现优异的商品(三指标表现好),不考虑价格与客单价;
中部位置——搭配和同类推荐。
最下部位——同时还购买了模块,以及低价、关联性 强的便利性商品。
基本上,关联营销的结构都这样,主要问题还是在用数据来选择关联的商品,活动的策划,以及广告的制作。不过实际情况还是要实际分析来做,例如当有一款商品大力投入广告费用的时候,就要针对整款商品在全店展示了,不一定需要关联性很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