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虽然没有达成任何具有法律意义的条款,但碳减排却依然是各国能源战略发展重点。中国为实现至2020年的碳减排计划[2],也将会陆续出台替代能源及低碳经济相关扶植政策,2010年有望成为政策密集出台之年。2009年末,《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率先通过奏响了2010政策年的前奏。
碳减排(3)强制减排市场主要的障碍在于各方利益的平衡,自愿市场的主要障碍在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充分发掘。两者的驱动力是完全不同的,构建一个强制减排市场所需要的成本要远远高于自愿减排市场。这个特性决定了两个市场的定位和发展方式有着根本的差别。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由于较高的运作成本,强制市场更适合风险小、额外性强、减排量大的项目,而自愿市场更适合风险大、额外性较低,减排量小的项目。这有点类似于主板和创业板的关系。目前两个板块从机制上是完全隔离的,但自愿减排市场发展很快,已经在建立自身的风险管理系统。对项目的风险控制是自愿市场的软肋,但这块市场是以CDM方法学为基础的,如果未来能够建立起有效的风险评估和控制体系,那么有理由相信自愿减排市场中质量较高的减排量,可以进入强制市场流通,这个突破口可能会从区域交易系统开始。
2009年8月5日,天平汽车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购买奥运期间北京绿色出行活动产生的8026吨碳减排指标,用于抵消该公司自2004年成立以来至2008年底全公司运营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成为第一家通过购买自愿碳减排量实现碳中和的中国企业。
2008年,应低碳经济的趋势,深圳市宗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开发了新的项目《减碳技术咨询服务》,并服务企业近百家。项目包括评估减碳空间、实施减碳措施、评价减碳效果、形成减碳报告。
2008年7月,G8峰会上八国表示将寻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其他签约方一道共同达成到2050年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少50%的长期目标。
系统地谈论低碳经济,还应追溯至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的《京都协议书》。
2009年1月,清华大学在国内率先正式成立低碳经济研究院,重点围绕低碳经济、政策及战略开展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为中国及全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2009年,深圳市宗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受邀参加沃尔玛2009年供应商能效提升项目启动大会并作大会发言。与会者对提出的低成本节能思路和方法非常感兴趣,给予了积极评价,纷纷咨询。作为世界500强之首的沃尔玛,实施了一项可持续发展计划,作为计划的一个部分,要求其供应商2009年相对2007年单位产品能耗下降7%,2012年下降20%。鉴于大多数供应商对达成节能目标可能缺乏方案,沃尔玛本次大会也邀请了十几家能源服务商为供应商提供节能咨询服务。深圳市宗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凭借顾问多年的服务经验,可以为企业的节能减排,提供优质的服务。
2009年12月,深圳市高交会中,深圳市宗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我国第一家专业从事节能减排诊断服务、节能量验证、ISO14064GHG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盘查、减排、验证服务商也参加在其中,有5年历史的宗兴环保是首次参加高交会,他们原来服务对象主要面向专业市场,现在要面向大众市场了。刘董解释说:“就象我们每年要做体检一样,企事业单位的节能减排设备同样需要经常体检,而我们扮演着‘体检医生’的角色,帮企业查出病源,然后向他们推荐最新、最可靠、最合适的换代设备。目前中国大多数企事业单位能源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基本上每个企业都有30%以上的节能空间。我们诊断过的300余家企业,百分之百存在不同程度的节能、节水空间,在实施了改进方案后不但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我们将以‘低碳经济导航’为经营使命,矢志成为低碳技术服务行业的领先者,企事业单位身边的‘节能减排医院’”。
2019年11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9年度报告》。
中国始终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已经连续11年发布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年度报告。本次发布的《年度报告》内容涵盖减缓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规划编制和制度建设、加强基础能力、全社会广泛参与、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及中方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5次缔约方大会(COP25)的基本立场与主张等8个方面内容,全面反映了2018年以来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政策行动和工作情况,展示了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成效。
经初步核算,2018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比2005年累计下降45.8%,相当于减排52.6亿吨二氧化碳,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14.3%,基本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大规模国土绿化和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持续推进,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持续推进,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碳市场建设有序推进,公众应对气候变化意识不断提高。同时,中国政府积极建设性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坚持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与各方携手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推动《巴黎协定》实施细则的谈判取得积极成果。不断加强与各方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对话交流及务实合作,继续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深入开展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始终坚持多边主义,不断为全球气候治理和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3]
“十四五”期间是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时期,也是落实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关键时期。赵英民表示,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将继续采取措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积极稳妥地支持和鼓励部分地方和重点行业结合自身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开展达峰行动,制定明确的达峰目标、路线图和落实方案。继续将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作为一个指标。开展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管理,强化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管理,建立健全统筹协调、多部门参与、相互配合、各负其责的温室气体统计核算和管理机制,强化应对气候变化和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全面融合,进一步加快低碳技术的推广应用和低碳产业发展。
赵英民表示,期望在“十四五”期间基本建成制度完善、交易活跃、监管严格、公开透明的全国碳市场,实现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平稳有效运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