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红莲

中文名 于红莲
职业 教师
目录导航

教育感言

教学理念

学生最大的悲哀是依靠,教师教学最大的悲哀是包办。

教学感悟

数学教学最重要的是做好变式训练。

人生信条

不做则已,做则做好!

教学名言

教育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引领着一群不完美的人不断地走向完美。

交流学习

2006年8月至2007年8月,于红莲作为郑州市首批城乡教师交流的带队副队长,在登封卢店初中支教一年。在农村艰苦的工作环境中,虚心学习,任劳任怨,出色地完成了管理工作和课堂教学工作,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带到农村去,把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传过去,让同在一片蓝天下的孩子享受同样优质的教育,为教育均衡发展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2008年7月作为第二届名师赴新加坡共和国理工学院学习培训,教学理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2009年10月—11月作为郑州市第九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被郑州市委组织部派到上海复旦大学参加了“高层次人才”培训班的学习。

当师带徒

于红莲共收了四位徒弟,她们是四十二中青年教师赵紫颜、三中青年数学教师廖晓斐、登封少林办初中青年教师宋慧丽、刘晓红。平时关心赵老师、廖老师的思想和业务,经常听赵老师、廖老师的课,在评课中,坦诚相待,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在工作之余,经常用电子邮件或通电话的方式跟少林办初中的宋慧丽、刘晓红两位教师进行沟通。耐心回答她们的各类问题。从思想、业务、作风上影响她们,尤其是送课下乡,带动薄弱学校的教师发展。

成绩显著

学科竞赛成绩显著,数学竞赛辅导奖十项:其中,国家级六次,省级五次。在河南省初中数学竟赛中,曾在1998年、1999年、2003年、2004年、2005年五次获“优秀辅导员”。在全国数学“希望杯”邀请赛中,曾在1998年第九届、2002年第十三届、2003年第十四届、2005年第十六届四次获“优秀辅导员”;2005年、2007年第十届、第十二届“华罗庚”杯数学邀请赛获“优秀教练员”。

论文获奖

于红莲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成果共获十五个奖项:其中,国家级二等奖一项,省级成果一、二等奖六项,市级论文成果一、二等奖八项。本人作为负责人的科研课题有三项:其中,2006年的市级重点课题:《校本教研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探究》获市级二等奖;一般课题:《浅谈生命教育》,获市级一等奖。另外,名师课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已经结题。作为郑州市名师,要每月完成三篇以上的名师博客任务,还担负带徒弟及名师送课下乡的任务,在全市教师中要发挥名师的辐射带动作用。

个人荣誉

工作21年来,于红莲以优异的成绩送走过七届毕业班。每届所带班级数学成绩均位于郑州市前十名。本人2000年教师节被评为郑州市优秀教师;2001年教师节被评为河南省优秀教师;2003年被评为郑州市学术技术带头人。2004年教师节由国家教育部、人事部联合表彰为全国模范教师,享受省部级劳模待遇;2006年任郑州市青年教育学会副秘书长;2007年教师节被评为郑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2007年教师节被评为郑州市第二届百名“名教师”;2007年被评为河南省首批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育学科教学专家。2007年被郑州市中共市委宣传部评为“四个一批”理论界优秀人才。2008年被评为河南省特级教师。在2008年郑州市教学技能大赛中获优质课一等奖。在2008年全教育系统河南省教学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荣获“河南省教学标兵”荣誉称号。2009年被评为郑州市第九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