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虹灯下新哨兵(5)林虻虻、柴大喜、皮向峰等几名80后年轻人怀揣着各自的理想来到大上海武警总队三中队服役。不同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让他们性格迥异。林虻虻出生于 普通人家,攻读大学三年后为选择新的追求,也为躲避女友,弃笔从戎;柴大喜来自农村,贫寒的家境让他具备了朴实的性格,对大都市的生活充满向往;皮向锋从小娇生惯养,是个富家子弟,按照父母到部队接受锻炼的要求来到部队。三个小伙子被分到了同一个班,通过中队开展的争“红五星”活动,他们刻苦训练,勤奋履职,展示自我,不断进步成长。同时,林虻虻的女友祝小倩为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想,也来到上海。皮向峰的母亲因想经常见到儿子,也来上海开了一间酒吧。巧的是,祝小倩在找工作时,来到了皮母的酒吧唱歌。中队班长、排长不同带兵理念的碰撞,现代化的警营环境和多姿多彩的警营生活,友情与爱情、竞争与矛盾、误会与感动,让整个剧情跌宕起伏,独辟蹊径,引人入胜。故事的高潮是部队在执行一次重大的抢险任务中,以三个青年战士为代表的新时期武警官兵,用他们的英勇无畏,胜利完成了任务,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实践了忠诚卫士的铮铮誓言。[1]
演员 | 角色 | 配音 |
---|---|---|
陈思成 | 林虻虻 | --- |
郑昊 | 张毅 | --- |
吴昱翰 | 皮向锋 | --- |
徐佳 | 柴大喜 | --- |
徐洪浩 | 黎响 | --- |
杨若兮 | 祝小倩 | --- |
余亚 | 皮妈妈 | --- |
演员 | 角色 | 配音 |
---|---|---|
陈思成 | 林虻虻 | --- |
郑昊 | 张毅 | --- |
吴昱翰 | 皮向锋 | --- |
徐佳 | 柴大喜 | --- |
徐洪浩 | 黎响 | --- |
杨若兮 | 祝小倩 | --- |
余亚 | 皮妈妈 | --- |
导演 | 张玉中 | 编剧 | 王戈洪 |
导演 | 张玉中 | 编剧 | 王戈洪 |
片名:霓虹灯下新哨兵
英文:The New Guard under Neon Lights
国家/地区:中国
剧照区域:中国大陆
类型:剧情
语言:国语
上映时间:2008年12月2日
出品:八一电影制片厂
武警上海市总队
上海电影(集团)公司上海电影制片厂
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
片长:90分钟
色彩:彩色
语言:汉语普通话
总监制 |
李洋 |
制片人 | 庞敏 |
导演 | 张玉中 |
编剧 | 王戈洪 |
摄影 | 罗攀 |
录音 | 邓健,如 |
出品人:明振江卢津平 任仲伦刘小龙
导演:张玉中
制片人:庞敏
编剧:王戈洪
摄影:罗攀
录音:邓健如
美术:张国月
制片主任:李树臣
总监制 |
李洋 |
制片人 | 庞敏 |
导演 | 张玉中 |
编剧 | 王戈洪 |
摄影 | 罗攀 |
录音 | 邓健,如 |
陈思成——饰林虻虻
主要作品:
剧照【电影】2001年《法官妈妈》 饰男主角:张帅 导演:穆德远
2005年《桃花灿烂》导演:傅华阳 合作者:周韵、郭晓冬、吴晓敏
2005年《花山情》饰男主角:李乐 导演:陈刚 合作者:陈洁、刘畅
2008年《霓虹灯下新哨兵》饰男一号:林虻虻 导演:张玉中
2009年《春风沉醉的夜晚》饰男主角:罗海涛 导演:娄烨
2010年《守望者》饰男主角:周栋 导演:非行 合作者:任达华、张静初、黄圣依、余少群
【电视剧】
2005年26集《饮食男女》饰男主角:小周 导演:罗一鸣 合作演员:归亚蕾、彭玉、于娜
2006年20集《民工》饰:鞠双元 导演:康洪雷合作演员::范明 潘雨晨
2007年28集《士兵突击》 饰男二号:成才导演:康洪雷 合作演员:王宝强 段奕宏 李晨
2007年25集《爱是一颗幸福的子弹》饰男主角:雷志明 导演:胡坤合作演员、沈佳妮、张歆艺
2007年25集《狭路相逢》 饰男主角:黄涛 导 演:查传谊合作演员:戴娇倩、金鑫、林江国中国电影《霓虹灯下新哨兵》精彩剧照2007年30集《王昭君》饰男主角:王盾 导演:陈家林 合作演员:刘晓庆、潘虹、刘德凯、杨幂
2008年25集《五十玫瑰》饰:曹晓宁(客串)导演:卢伦常 林龙 合作演员:王姬、郑晓宁、王琳、
2008年30集《命运》饰:冯宁 导演:李舒 合作者:李雪健、曹曦文、高明、娟子、丁海峰
2008年43集《我的团长我的团》饰:救援团团长米齐(客串)导演:康洪雷 合作演员:张译、李晨
2009年 《新一剪梅》饰:梁永昌 导演:卢伦常 合作演员:霍建华吕 一李立群王 琳
2009年35集《大丫鬟》饰:萧清羽 导演:何澍培合作演员:吴卓羲马雅舒
2009年 《特战先锋》饰:赵先生(客串)导演:刘猛
2010年 《我的非常闺蜜》(客串)导演:康洪雷
2012年《北京爱情故事》饰:程峰(疯子,男一号),合作演员:李晨、张译、杨幂、张歆艺。同时担任该剧编剧、导演。
郑昊——饰张毅(班长)《我的父亲母亲》、《垂直打击》、《长空铸剑》《沙场点兵》
吴昱翰——饰皮向锋(皮皮)
主要作品:
《我是一个兵》、《五星大饭店》、《飘逝的红裙子》、
《井冈山》、《我是太阳》
徐 佳——饰柴大喜
主要作品:
《战争目光》、《DA师》、《上将许世友》、《美丽中国结》《我是特种兵》《狙击生死线》
徐洪浩——饰黎 响(排长)
电视剧作品:
《追日》、《DA师》、《太平天国》、《战争目光》《我是特种兵》
杨若兮——饰祝小倩中国电影《霓虹灯下新哨兵》精彩剧照电影:《志愿者》《倩女幽魂》《三度空间》《淡蓝色空间》《男孩女孩》
电视剧:《北平故事》《福星高照猪八戒》《醋溜族》《红海棠》《康熙微服私访记》
余亚——饰演皮皮妈
上海儿童艺术剧院一级演员
主要影视作品:《我的父亲母亲》《垂直打击》《长空铸剑》《沙场点兵》《三毛救孤记》
李洋——总监制
文艺理论评论家
负责全军军事题材电视剧创作、生产
担任总监制、总制片人、总策划:
《八路军》、《雄关漫道》、《井冈山》、《历史的天空》、《亮剑》、《DA师》、
《沙场点兵》、《热带风暴》、《归途如虹》、《和平年代》、《战争目光》、《暗算》等
国家电影“华表奖”、“金鸡奖”、“百花奖”;电视剧“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金鹰奖”、全军“金星奖”等奖项主要评委
庞 敏——制片人
制片人:
中国电影《霓虹灯下新哨兵》宣传活动
电视剧《八路军》、《雄关漫道》、《无愧苍生》、《英雄虎胆》、《我是太阳》、《暗算》、《战争目光》、《仁者无敌》等
演员:
电视剧《渴望》、《美容院》、《书香门第》、《天地粮人》等
电影《小字辈》、《雾都茫茫》等
第十九届全军“金星奖“优秀制片人
荣获“军事题材电视剧突出贡献奖”
《八路军》获“五个一工程奖”、第二十四届“飞天奖” 、第二十三届“金鹰奖”、全军“金星奖”
《雄关漫道》获“五个一工程奖”、第二十五届“飞天奖” 、全军“金星奖”
《无愧苍生》获全军“金星奖”、第二十五届“飞天奖” 、“五个一工程奖”
《强渡嘉临江》获全“金星奖”
剧照《陈云在临江》获全军“金星奖”、第二十三届“金鹰奖”
《天地粮人》获“五个一工程奖”、第二十五届“飞天奖”
《暗算》获“五个一工程奖”入选作品奖、全军“金星奖”
王戈洪——编剧
电影
《将军与孤儿》、《冲出亚马逊》、《惊心动魄》、《情暖万家》、《神秘谷》、《血脉》
剧本
《冲出亚马逊》、《惊心动魄》获“夏衍文学奖”
电影
《冲出亚马逊》、获“金鸡奖”、“华表奖”
《惊心动魄》获“华表奖”
《情暖万家》获“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影《霓虹灯下新哨兵》剧照集锦(2)
张玉中——导演
主要影视作品:
电视电影《双重现场》、《夜的童话》、《吕正操1942》、《冰坝》、
《美丽谎言》、《杨成武强攻东团堡》、《萧锋血战陈庄》
电视剧 《新四军》(26集、导演之一)
《陈赓大将》(20集、导演之一)
《陈云在临江》(7集、导演)
《兵变1938》(24集、导演)
《雄关漫道》(20集、导演)
个人单项奖:获全军“金星奖”优秀导演奖
《新四军》获“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
《陈云在临江》获“金鹰奖”、“飞天奖”、全军“金星奖”
《陈赓大将》获“飞天奖”
《吕正操1942》获“河北省新闻奖”
《雄关漫道》获“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全军“金星奖”
罗攀——摄影
电影 2007年5月 电影《千钧一发》任摄影师
2006年12月 电影《志愿者》 任摄影师
2006年9月 电影《黄土谣》 任摄影师
2006年3月 电影《岗拉梅朵》任摄影师
2005年9月 电影《燃情岁月》任摄影师
2005年12月 数字电影(HDCAM)《你是我的传说》任摄影师
2005年7月 数字电影(HDCAM)《夏天》任摄影师
2005年5月 记录片《光明》(西藏)任摄影师
电视剧 2002年10月 电视剧《金锁记》 任摄影师
2003年11月 电视剧《完美》 任摄影师
邓健如——录音
电影作品 中国电影《霓虹灯下新哨兵》剧照集锦(5)《弹道无痕》 《平津战役》 《解放大西南》 《永远十九岁》 《北纬三十八度线>
舞台艺术片 〈〈虎踞钟山》
电视作品 《秦始皇》 《太平天国》 《尘埃落定 》 《挥师三江》 《无愧苍生》 《雄关漫道》《敌后武工队》 《铁道游击队》 《战争目光》《周恩来在重庆》
个人单项奖
《敌后武工队》 获全军“金星奖”优秀录音奖
《挥师三江》 获国家录音学会“优秀录音奖”
电影:
《弹道无痕》《平津战役》 《解放大西南》
获“华表奖”优秀故事片、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
电视作品: 《尘埃落定 》《无愧苍生》 《雄关漫道》
获“飞天奖”一等奖、“金鹰奖”、全军“金星奖”
为向改革开放30周年献礼,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武警上海市总队、上海电影集团公司、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的一部反映80后武警官兵故事的青春励志电影《霓虹灯下新哨兵》于6月27日在上海开机后,现正在上海紧张的拍摄,如今拍摄进度已经过半,进入白热化冲刺阶段,主创人员在上海罕见的高温酷暑之下,为打造新一代武警官兵形象努力,这部号称时尚版“士兵突击”的电影将会在奥运会之后与观众见面。
剧照这部《霓虹灯下新哨兵》绝对不是《霓虹灯下的哨兵》简单的翻拍,而是以武警上海市总队官兵为原型,对新一代哨兵做出全新的注解。该片本着大“上海的小哨兵,小哨兵的大情怀”的主线,刻划了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身处国际化繁华大都市,作为霓虹灯下哨兵的传人,担负着保卫上海市党政机关、重要目标安全任务,他们有“听党指挥意志坚,艰苦奋斗永不忘,身居闹市不染尘,甘当人民勤务兵”的意志品格,他们肩负着军人的艰巨使命,却有着滚烫跳跃的青春激情,他们有独特的个性、思想、矛盾、困惑,有理想和有追求。他们的青春和梦想真实感人,让人激情澎湃,每一个细节都荡漾着浓烈的男子汉气息。影片揭秘了警营日常生活以及军事训练等细节,他们在喧嚣中独守清贫与孤寂,是新新人类的独特代表,他们是浪漫、可爱、热血阳刚的新哨兵接班人!
导演张玉中气质很儒雅,从来慢条斯理,在现场从不发脾气,他是兰州大学中文戏毕业的高材生,因此文笔很好,很受广大宣传策划欢迎。接拍《霓虹灯下新哨兵》经历了一个很痛苦的过程:拿到这个剧本就在想如何加强故事性的问题,因为原来一直在走老哨兵的路子,把戏里某个人说成老哨兵的后代,但其实很难有其直接的联系,老哨兵和新哨兵这两支部队很难有直接关系,想要脱开模仿的程度,旧瓶装新酒也很难,因为“老哨兵”的影片已经走到了极致,无论是时势造英雄也好,先入为主也好,它已经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经典,因此要“新瓶装新酒”,新在哪里?
故事出新,支撑一个影片的基础还是故事,故事人物在里面的张力吸引观众去看,导演希望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尽量增强它的故事性,毕竟观众才是第一位的。形式出新,所谓的形式和内容是要匹配的,古人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形式永远是为内容服务的,而真正好的艺术作品是让你感觉不到形式的痕迹。他在跟摄影师谈的时候,谈到就是要寻求一种最好表现故事的形式: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新时代,繁华都市的感觉,体现“大上海小哨兵,小哨兵大情怀”的内涵。我们就像把这个军营戏拍的青春时尚现代唯美,离老百姓更近。其实拍戏总是一个减分的过程,完美作品只是美好心愿,导演总是求上得中,求中得下,这是必然的结果。要彻底从那些传统的形式中跳出来,做一部清新的青春励志电影。这部电影是给年轻人拍的,给年轻人看的,没有那么多大道理讲,所有的教育意义都蕴含在青春偶像、精彩的动作戏,都市言情里面,因为他们是一支特殊的队伍,是要讲80后90后成长的心路历程的电影,他们不是神是人,但他们又不是普通人,他们又年轻人的激情、朝气、困惑、迷茫,但所有这些都不是放肆的是受约束的,普通士兵和大上海,正是这样一种不对称的,错位的关系才显现得更有张力,更反叛。其实好莱坞的大片都是主旋律,只是表现形式会不同,比如正在上映的《全名超人夸比克》首先片中把他设计成一个“坏男孩”的形象,然后再一点点改变,最后成为全民公认的英雄,殊途同归,这样的描写更加真是让人信服。其实做这样一个戏还有一个重大意义:因为八一厂老是在拍大片,拍《大决战》《大转折》这几年又拍《太行山上》《我的长征》《八月一日》,明振江厂长一直想做一个现代军事题材的戏,想从革命历史题材里走出来,想从大的故事里走出来,走进普通小人物心里,走近一个普通士兵,正好有这个题材,它是个现代戏,没有战争历史背景的约束,而且又在改革开放30周年这个特殊时期,关于80后90后的成长这是一个国家的话题。
影片里的人物同样是这样,所有的人物都有缺点,都个性鲜明,他的优点同样是他的缺点。其实通过这次地震对80后90后有了全新的理解,以前我们总是以斥责的眼光来挑剔他们:他们忘本、自我、前卫,但地震的时候,无论是冲锋在前线的战士和志愿者,还是在网上在各个层次的捐赠者们,他们大多数都是80后90后,你能说他们不爱国吗?你能说他们没有激情吗?你能说他们忘本吗?同样的黄皮肤黑眼睛同样的中国心,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而他们身上的优点却被我们忽视了,他们聪明、成熟、有前瞻性、情商高,这个是我们那个时代的人无法比拟的,有时代的因素在里面,也有人的因素在里面。
影片中的三个兵:大学生兵、农村兵、富家子弟兵,他们代表了一群人,他们绝不因循守旧,他们另类、自我——他们具有80后90后的所有特质,他们的理念和军队的纪律价值观有冲突碰撞,他们在这样一种矛盾的环境中如何成长,如何完成一个质的飞跃。创作的队伍决定了作品的素质,演员班底必须对军人有根本的理解,他们的素质、军事动作、当兵的经验对他们的表现很关键。郑昊是有十年的兵龄的,陈思成虽然是地方演员,确是经过《士兵突击》的打磨的,吴昱翰是北京军区的,徐佳和徐洪浩是南京军区的。5个战士演员也是万里挑一的,从身材、外形、性格、思想上都各具特点,演员们自己评价这5个战士演员说他们每个人都独立可以写成一部长篇小说。所有的演员我也不管他们的年龄如何,我只需要知道他们对这个片子的理解是到位的,创作态度是端正的,希望拉出来的演员班底是不俗的,创作上我讲究个性化,鼓励他们都要有创作激情,所有的演员都是第一次合作,我们在选择演员上没有私心,绝对需要他符合规定情景的,符合人物性格。陈思成聪明、有激情、活跃、创作态度积极,也能吃苦,即便我们在隧道里拍一天浑身湿透,他也不会有怨言。郑昊是个老兵,在生活中他就是一个很有凝聚力很有号召力的人物,相当的严谨认真,每一句话、一个动作都要琢磨再三思考再三,很用脑思考的一个演员。徐佳是在戏里演一个农村兵,我们要的是他那个五大三粗的形象,比较本真,他自己发明了一口山东河南话用在戏里角色的身上,他出生在新疆,工作在南京年纪轻,经历复杂,本人看似木纳,其实非常聪明,善于思考。吴昱翰生活中就是典型80后的感觉,来见剧组那天就穿着个拖鞋大裤衩就来了,我就要他这种感觉,演员的本色很重要,越接近角色越生活。徐洪浩出演过很多军事题材的戏,他在这里面戏份不重,是个“和事佬”有政策水平,比较说教,而他本人在生活中是一个很认真的人,有激情,不满足于现状,非常有个性特点。
新时代是多义的,新时代的哨兵却是定义的——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当霓虹灯不再被作为阶级划分的标志,当心灵随时可以被信息时代的触须碰触的时候,身处大上海和平时期警营的新一代哨兵该如何成长、如何作为?面对改革开放后在探索中成长的共和国,面对鲜活的时代,面对多姿多彩的警营,任何个体都显得十分渺小和苍白。因此我们在结构《霓虹灯下新哨兵》的时候,数易其稿,最终把故事定位于三中队一班几个新兵的成长上,定位于他们在霓虹灯下由民到兵的真正转变上,定位于武警官兵国家意识、民族意识、自我品格的完善上。
一部优秀影片的主题往往是单纯的,人物的个性往往是鲜明的,节奏是张弛有致的,情节是感人至深的,内容和形式的结合上是臻于完美的。现代的军营将是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军营,我们必须面对他们,因为80后90后的成长是重塑民族和国家形象的一个大课题。因此我们在敌我矛盾退居为次要矛盾的今天抛却大杂烩的写法、全景式的写法,紧紧围绕大学生兵林虻虻、富家子弟皮向锋、农村兵柴大喜的成长做文章。既展示他们成长的矛盾和烦恼,又有和不同带兵理念的班长张毅及排长黎响的碰撞;既有火热的警营风貌,又有时尚的都市潮流。既有战友情、母子情,又有新生代的爱情。本片侧重以小见大并折射深厚的社会内涵和时代主题。
我们把影片定位为青春励志片,夹以军事动作,表现80后90后在大上海的警营中成长的心路历程,主要是为了突出新哨兵的“新”字。旧瓶装新酒、新瓶装旧酒,都有陈旧的痕迹。老一代哨兵所处的旧上海敌我矛盾突出、社会背景复杂,可以介入非常具体的冲突之中,老版“哨兵”也因此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和广泛的社会影响。新哨兵面临的首先是题材和表现手法上的开掘。武警官兵担负的任务是多种多样的,和社会的各个层面都有关系,有许多感人的故事,但我们通过一部90分钟的影片不可能承载所有的社会内涵,不能拍成言情片,也不能拍成政治电影。传统的传承、意志品质的磨砺、追求进步将是我们这部影片的魂。我们从来不反对政治,人物的成长变化才是最大的政治。政治应该是最为艺术的,政治也应该是最以人为本的,空喊口号感动不了观众。假大空是政治的死敌,也是艺术的死敌。
在叙事上,我们将坚持情节片的思路,用崭新的镜头语言讲述一个唯美新颖的故事,在情节和细节、人物语言和行为动作、气氛和影像的构成方面多下功夫。即使故事的外部节奏张弛有致,又不乏内在的悬念和张力,让情节的发展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乎观众的意料。真实是我们叙事的基本理念,唯美、不露痕迹是我们的追求,吸引人、感动人是我们的根本目的。要强调对比——大城市中的小哨兵、小哨兵的大情怀。
在演员的表演上我们强调无表演的表演,追求武警部队生活的原生态。在军事行动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都要符合军事标准,除此以外要特别注意每一个个体的常态,要彻底进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言谈举止要符合人物的行为逻辑,朴实自然,力戒做作。要讲究合理的调度,多找细节,多利用形体动作。人物台词不要求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要求语法上的正确,表达上的精确,要有美感和魅力,要合乎人物身份,要把台词减到最少。台词可以带些地方味儿,因为警营就是由东西南北兵组成的,地方色彩也是一种审美的要求。演员彼此之间要认真搭戏,既是同期录音的要求,也是对演员艺术品质的基本诉求。要爱角色,戒除杂念,要达到艺术美的境界。
在摄影上,我们在保证合理的镜头调度和节奏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追求镜头的张力和叙事能力。演员的表演和环境里的有效元素都是靠镜头表现出来的,要有尽可能大的信息量,要凸现悬念和心理空间。要不露痕迹,要追求诗意,拍出大上海和警营特有的韵律。风雨中、钢筋水泥塔林中的橄榄绿,晨昏、霓虹灯下的哨位和各种训练,将是组成这一青春旋律的美妙音符。
在美术造型上,要强调整体的美感,要突出个体的魅力,要典型、集中、时尚、唯美。唯美并不是干干净净、纯形式的,而是对内涵的一种极致的表现。五公里越野中甩落的汗珠、晨光中雕塑一般从地平线冒出的一班战士、靓丽的祝小倩、特殊的人物关系都可以是唯美的,唯美需要每一个人在每一个细节上的共同努力,唯美的基础是来源于生活的艺术真实。
在声音构成上,除了追求同期的质感,还要有“营造”的意识,通过“营造”加大画面外的空间和信息;除了追求都市的时尚、繁华之外,还要考虑上海的地方特色;对声音的的运用要在真实的基础上有所设计,比如合理地夸张、大胆地对位。对音乐的使用既要有时代的主题,又要隐秘的内心世界,要毫不张扬、恰如其分,要能够拨动剧中人和观众的心弦,要有余韵。
一部影片的成功与否,从来都是和广大演职员的辛勤努力分不开的。希望大家珍惜这次合作的机会,抓安全,讲团结,克服苦难,把《霓虹灯下新哨兵》拍成一部精品!
导演张玉中气质很儒雅,从来慢条斯理,在现场从不发脾气,他是兰州大学中文戏毕业的高材生,因此文笔很好,很受广大宣传策划欢迎。接拍《霓虹灯下新哨兵》经历了一个很痛苦的过程:拿到这个剧本就在想如何加强故事性的问题,因为原来一直在走老哨兵的路子,把戏里某个人说成老哨兵的后代,但其实很难有其直接的联系,老哨兵和新哨兵这两支部队很难有直接关系,想要脱开模仿的程度,旧瓶装新酒也很难,因为“老哨兵”的影片已经走到了极致,无论是时势造英雄也好,先入为主也好,它已经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经典,因此要“新瓶装新酒”,新在哪里?
故事出新,支撑一个影片的基础还是故事,故事人物在里面的张力吸引观众去看,导演希望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尽量增强它的故事性,毕竟观众才是第一位的。形式出新,所谓的形式和内容是要匹配的,古人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形式永远是为内容服务的,而真正好的艺术作品是让
中国电影《霓虹灯下新哨兵》精彩剧照
你感觉不到形式的痕迹。他在跟摄影师谈的时候,谈到就是要寻求一种最好表现故事的形式: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新时代,繁华都市的感觉,体现“大上海小哨兵,小哨兵大情怀”的内涵。我们就像把这个军营戏拍的青春时尚现代唯美,离老百姓更近。其实拍戏总是一个减分的过程,完美作品只是美好心愿,导演总是求上得中,求中得下,这是必然的结果。要彻底从那些传统的形式中跳出来,做一部清新的青春 励志电影。这部电影是给年轻人拍的,给年轻人看的,没有那么多大道理讲,所有的教育意义都蕴含在青春偶像、精彩的动作戏,都市言情里面,因为他们是一支特殊的队伍,是要讲 80后90后成长的心路历程的电影,他们不是神是人,但他们又不是普通人,他们又年轻人的激情、朝气、困惑、迷茫,但所有这些都不是放肆的是受约束的,普通士兵和大上海,正是这样一种不对称的,错位的关系才显现得更有张力,更反叛。其实好莱坞的大片都是主旋律,只是表现形式会不同,比如正在上映的《全名超人夸比克》首先片中把他设计成一个“坏男孩”的形象,然后再一点点改变,最后成为全民公认的英雄,殊途同归,这样的描写更加真是让人信服。其实做这样一个戏还有一个重大意义:因为八一厂老是在拍大片,拍 《大决战》 《大转折》这几年又拍 《太行山上》 《我的长征》 《八月一日》, 明振江厂长一直想做一个现代军事题材的戏,想从革命历史题材里走出来,想从大的故事里走出来,走进普通小人物心里,走近一个普通士兵,正好有这个题材,它是个现代戏,没有战争历史背景的约束,而且又在改革开放30周年这个特殊时期, 关于80后90后的成长这是一个国家的话题。